班玛县坐落于神秘而壮丽的青藏高原东南隅。这里地域广袤,风光旖旎,森林草原相映成趣;人文多彩,底蕴深厚,传统文化璀璨生辉;红色闪耀,精神不朽,长征足迹激励后人。在这片土地上,班玛公安基层队伍始终遵循“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主动肩负使命,勇于面对挑战,他们立足岗位实际,紧握责任之舵,做强公安主业,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为“三色班玛,最美藏乡”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今年以来,班玛县公安局党委紧紧围绕“州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机制改革这一主线,以扎实推进党建引领阵地、立体防控阵地、服务群众阵地、执法规范阵地、警营文化阵地、“两所一庭一督”联动阵地等“六大阵地”建设为重要抓手,切实增强了基层队伍的战斗力,大幅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水平,有力强化了执法规范化建设,极大丰富了警营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部门间的协作效能。一年来,派出所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与显著提升,基层派出所的单位和个人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7次、个人三等功8次,荣获嘉奖或通报表扬 22次。赛来塘派出所是年度内青南地区唯一一所被公安部拟评为一级的派出所,班前派出所是年度内全州唯一一所被公安厅评定为二级的派出所。
理清“两张清单”核心,破除主防空间阻碍
同时,班玛公安深入落实州局党委关于组建“两个专业化办案队”的工作要求,派出所办案量大幅减少,主防工作时间显著增加。在明确的职责划分下,派出所与其他部门之间沟通更加顺畅,协作更加紧密,基层治理成效更加显著。警务机制改革后,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 59.3%,破案率上升36%;行政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1%,查处率上升25%;警情数同比下降18%;矛盾纠纷主动排查化解率同比上升36%;派出所办案量同比下降64%;民警开展社区警务时间同比提升67%。
班玛公安各派出所紧密结合实际,从民情、社情、警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创新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班玛警务工作注入新活力。
赛来塘派出所推出“1+3+N ”警务模式,构建主防中心、联勤警务站和警务支点组成的警务矩阵,实现全方位治安防控;江日堂派出所的“微光警务”以细致服务汇聚守护力量,开展安全宣传和法制教育,建立警民联系微信群;吉卡派出所的“帐篷警务”结合当地特点,伴随牧民群众冬夏季牧场转场搭建帐篷作为流动警务站,为牧民提供服务;知钦、班前派出所的“边界警务”针对边界特殊情况,加强与周边协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这些创新举措突出了品牌特色,体现了民警风貌,践行了“务实见效”的工作要求。
在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与强化基层治理的征程中,州公安局“多警种一体化赋能基层”工作犹如一阵强劲的东风,为班玛公安派出所带来崭新机遇与活力。通过这一赋能举措,派出所的履职能力显著提升,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动力。为进一步巩固赋能成果,班玛公安从机制建设、评比评价、考核复盘、跟踪问效等多方面制定实施一系列跟进措施和固化办法,持续深化赋能成效,成为包括派出所在内的全警种部门不断前行的重要方向。
信息化赋能更为派出所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派出所工作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从海量数据深度挖掘到云计算即时分析;从数据洪流精准导航到云平台智能决策;从数据驱动精准打击到云端赋能协同作战,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派出所的主防效率和精准度。
于班玛公安派出所而言,落实“主防”之责,恰似构筑平安大厦的基石,而“以打促防”则是其中关键的加固梁。
秉持“打击即为最优防范”理念,派出所配合专业警种部门在今年主动警务浪潮中破浪前行,将扫黑除恶常态化推进,剑指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的违法犯罪及盗抢骗、黄赌毒等“顽疾”,对民生案件更是快侦快破,毫不手软。在危爆物品监管战场,尤其是枪支收缴一役,线上线下齐发力、宣传管控双管齐下,巧用“打、缴、查、管、控”战术,收缴非法枪支 24 支,断了安全隐患“源头”。
立足派出所“主防”主阵地专业警种协同发力,班玛公安对违法犯罪拉起高压“警戒线”,打击处理故意类案件成效斐然,刑事、行政案件发案量双下降,打击处理人数逆势上扬。以主动出击为笔,“以打促防、以打开路”作墨,绘就群众“平安画卷”,厚植“幸福成色”,稳固辖区防控根基。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在未来的工作中,班玛公安将持续提升“州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工作能力,切实将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的新警务理念牢固树立并扎实落地,有效引领带动各项工作开展,最大限度地将警务要素资源转化为公安机关的新质战斗力。班玛公安将以更为昂扬的姿态、更为坚定的步伐、更为务实的举措,为平安和美、幸福吉祥、辉煌灿烂的新班玛贡献强大的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