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上海“网事” 勇敢者踏浪前行
作者/ 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1994年,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将中国与世界相连,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
其后的1995年,同样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年5月,一篇“豆腐干”新闻报道了一件“小事”,上海开放了一项电信新业务——交互网络(Internet)业务,用户通过它可与国外计算机互通信息。
事后来看,这件“小事”意义很大,推动中国互联网从教育和科研领域走向普通公众,像是那句“芝麻开门”。
正如一百多年前,上海用电波第一次与世界“空中对话”那样,通往互联网的大门被首次推开后,从此便一路狂奔。
“宽带第一城”“光网第一城”“千兆第一城”“双千兆宽带城市”“云上之城”“双万兆城市”……这些“第一”的标签,是上海在过去三十年为自己精心雕琢的印记;坚持“先发制人”,保持战略性领先,是上海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毫不迟疑的布局。
三十年,这座全球数字之都的基石,为“东方魔都”构筑起一个充满智慧、活力和包容的未来。
青铜时代(1994~1999)
互联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实现了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后,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就是其中重要代表。
1995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这天,上海作为Chinanet的节点,开办了国内最早的互联网业务,开放电子信箱、文件传输、万维网等业务,用户可通过公用电话网、分组交换网等,与国外计算机用户互通信息。
从这一天起,互联网真正从知识界转向市井生活,普通人上网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只是,当时很多人还想象不到梦想有多么绚烂,因为大家普遍对互联网的功能感到陌生,而且计算机远未普及。这一年接入上海Chinanet节点的用户只有千余户,其中,拨号上网方式占据绝大多数。
魏中竑就是这“千分之一”,他在1995年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生活。当时,他上网发Email给海外同学,甚至在1996年创办了个人网站,主要提供电影下载。
与此同时,上海展现出它超前的眼光和探索的欲望,推开互联网大门之后变得更为积极,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业务。
1996年2月初的一天,上海一口气展示了三项新业务通信网,包括上海ATM宽带通信试验网、上海CDPD无线分组数据试验网和上海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尤其是ISDN,后来更为人所知晓,它的商用表明上海可以提供更经济、更多样化、更方便的信息服务。
虽然同属于窄带业务,但相比拨号上网方式,ISDN的差异化优势非常明显,“拨号上网方式下,打电话和上网不能进行。而ISDN有两个数据通道加一个控制通道,可以边打电话边上网,不过速率会有下降。”国内最早一批网民、后来有着“中国光纤接入第一人”之称的徐珺说道。
1996年真是个热闹的年份,这年发生的另一件大事,是“上海热线”开网,这比“四大门户”出现得都要早。“上海热线”实现了社会信息资源共享,人们通过它能查阅天气预报、浏览新闻、收发邮件等等,之后还有游戏、电子商务等应用。到1997年底时,“上海热线”上网人次突破300万。可以说,“上海热线”培养了国内最早一批网民。
在这起步阶段,无数人意识到,互联网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连通和互动,编织出无限空间。
白银时代(2000~2008)
从“窄”到“宽”的变革
“爱之深、责之切”,无数人越来越钟爱于互联网之时,大家对缓慢网速的忍受度越来越低。
199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一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近一半(49.1%)用户对网速表示失望。
一项新的技术,满足了人们当时对网速的要求。
1999年国庆前夕,魏中竑无意间看到一则安装ADSL的广告。“当时ADSL的初装费是3000元,可以打对折,没多想,立即就申请了。”他说道。
令魏中竑感到意外的是,由于他是第一个申请安装ADSL的家庭用户,费用全免。1999年国庆节后,上海的首位宽带家庭用户诞生了。
“2000年,上海电信全面开放ADSL宽带接入业务,一开始下行速率是512K,后来有了1M、2M、3M、4M。2004年、2005年,我们推出端口不限速服务,下行最高可达8M,这是ADSL所能达到的极限。”上海电信产品开发管理与运营领域高级专家张君表示。
虽然现在来看,4M、8M网速不值一提,但在那时的网民们看来,这是一种足以让人感到眩晕的幸福。“当时真感觉到网速在飞,无论用什么形容词都描绘不出那种极速的感受”,魏中竑回忆说道。
ADSL规模商用,使得上海率先从窄带时代进入宽带时代,用户上网从“K”时代进入“M”时代。
为了加快宽带业务普及,2000年,上海电信启动家庭上网工程,并推出包月制上网等新方式。2001年,上海电信又推出ADSL资费优惠价,并大幅降低上网安装费。
种种举措推动下,上海宽带用户规模快速提升。
2004年5月16日,在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的同时,上海电信宽带用户在全国大城市中首次突破100万。
“宽带第一城”,就此诞生!
这段时期,变化的不仅是网速越来越快,上网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无线上网开始出现,推动“有线+无线”上网组合逐渐流行开来。
2002年5月,上海电信正式推出“天翼通”无线宽带业务,实现宽带上网不受“线”制,满足了人们移动办公的需求。之后,随着小灵通成功“挺进”大上海,上海电信推出了“灵翼通”无线上网服务,用户通过数据卡或者“小灵通+数据线”方式实现无线上网。
这段时期,上网应用大为丰富,最为典型的就是三网融合标志性产物——IPTV,它的直播、点播以及众多个性化功能,将电视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推动家庭收视方式大变革。
2006年9月,IPTV业务在上海全面铺开,随后闯荡出了IPTV发展的“上海模式”。2007年3月,上海增添了“IPTV第一城”的新标签,成为内地IPTV用户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城市。
这段时期,无数人的工作方式、生活形态因此发生改变。每个普通人,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汇成了璀璨星河。
黄金时代(2009~2021)
光网与城市更新“赛跑”
2009年,又是一个重要年份,姗姗来迟的3G牌照终于在这一年发放,移动互联网腾飞在即。这一年,有线互联网同样站在“展翅高飞”的起点,因为速率快、带宽大、能耗低的光纤开始全面取代铜缆。
光纤宽带时代的大门,正在被推开一条缝隙,推动者正是上海电信。
2009年6月,上海电信正式启动“城市光网”行动计划,在国内运营商中率先迈出光进铜退、光纤到户的步伐,全面推进光纤化网络建设,目标是“到2012年,上海将实现“百兆到户、千兆到楼、T级出口”的网络覆盖。
先行者不仅要有超前的眼光,同样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在攻克入户工程难、建设推进难、标准实施难、成片改造难等诸多难题后,2012年,上海电信在上海基本实现“百兆进户、千兆进楼”的网络覆盖能力,无论是覆盖能力还是用户规模都位居全国第一。
上海,由此实现了从“宽带第一城”向“光网第一城”的转变。
实现光纤网络全城覆盖,犹如打通了城市信息网络的“任督二脉”。在此基础上,上海电信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宽带提速行动,使得用户家中网速飞速提升。
4M、10M、50M、200M、300M……那段时间,市民陶铭东家里的网速每隔一段时间就被刷新一次,从看视频卡顿到秒速下载文件、分钟级备份海量数据,他感叹“电信宽带升级换代太快了!”
宽带网速与“城市更新”的赛跑,从未停止。
实现光纤全城覆盖、推动网速快速提升的上海电信,在2016年又确定了新目标,“3年内实现全城千兆网络覆盖”。
当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虽然当时国内外均已出现千兆宽带这个新事物,但都仅停留在小范围试点,大规模建设和商用千兆宽带难度极高,世界上没有成功先例。但上海电信做到了,提前完成了全城千兆覆盖的目标,在2018年10月完成了“千兆光网”建设计划。
世界电信业权威咨询公司Ovum对上海电信的千兆宽带规模建设行动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表示“上海电信展现出全球最大规模的升级行动,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上海电信的规模优势使其独一无二”。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成为了“千兆第一城”!这一刻起,上海电信在超高速宽带建设方面站在全球城市之巅。
陶铭东第一时间升级到“千兆之家”,对他来说,1000M是一次非常明显的跨越,家里的上网设备、智能家居设备越来越多,还有朋友来借用他家的千兆宽带拍车牌,“我非常享受将科技融入生活的感觉,这种感觉需要网络来加持”。
与“光”通行,让互联网有了更强大的“魔力”,生产生活的新图景不断铺展开来。
钻石时代(2022~)
绘就AI时代新图景
2022年,我国启动数字时代的“南水北调”超级工程,这就是“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同样是在2022年,OpenAI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横空出世”,在人工领域投下一枚“重磅炸弹”,掀起大模型发展高潮。
算力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大门的开启,无疑带来了新机遇,但也给所有数字城市建设者们带来了新“考题”:此时,需要怎样的数字底座和信息平台?
上海电信又一次率先“解题”,解题方法则是“由光入云”。
毫无疑问,光纤全面取代铜缆,推动城市信息能级极大提升,让用户体验到极致的网速和前所未有的应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变得多维,不仅仅需要网速,还需要算力、应用、安全等等,这是传统宽带无所做到的。
2022年,上海电信又一次迈出了变革的步伐,借助新型云网架构,为城市打造综合性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
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2024年5月,上海电信正式对外发布“智云上海”。“智云上海”犹如多面魔方,它不只是城市基础通信设施的升级,也不只有算力资源、弹性算网,还打造了赋能千行百业、千家万户的普惠服务体系,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智能、普惠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
“智云上海”是全球首个可支撑“全城上云”的超大城市级云网平台,构建了算力时代城市数字底座。它不仅汇聚了澎湃算力以及算力调度能力,还推动算力资源下沉到用户身边,实现“一跳即达”、边缘入算、灵活调度,为无人工厂、自动驾驶、视频AI等高实时性业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开放传神专注于开源大模型生态和社区,创始人陈冉表示,上海电信的算力基础设施最完整,他们陆续将90%的算力服务迁移至上海电信,因为社区聚集了2万多家客户、近百万开发者,所以社区对算力的需求非常丰富且灵活。
“智云上海”更是在推动上海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如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魔都在线、魔都WiFi已得到广泛应用。
陈亮亮是桂客公寓徐汇田林店店长,如今已经深深喜欢上了魔都在线。“一方面,魔都在线使用方便,扫码就可以获得网络服务。另一方面,魔都在线使用灵活,想用多长时间、想用多快的网速,住客自己可以选择。”陈亮亮说道。对于公寓运营方来说,这有效提升了住客的满意度,也帮助节省了运营成本。
从“窄”变“宽”、从“铜”到“光”、从“光”入“云”,在我国30年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有着超前眼光和果敢行动力的上海,和无数个“第一”连在一起,创新脚步不会停歇,未来图景更值得期待。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上海电信 费锋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