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报新年献词 | 2025,人民城市 温暖中国

图片
图片


2025年,是我们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又一次跨过时光的门槛,昂首阔步迈向充满希望的又一个新年。冬日的暖阳驱散寒冷,每一缕光都承载着时间的重量;岁月温柔且坚定,每一阵风都拂去遮蔽历史的尘埃。弦歌不辍,是以中国。

  

2024,我们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传承与发展中,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2024,我们纪念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长征路上,我们稳步向前。2024,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五周年。人与城双向奔赴,共创幸福。

  

2025,温暖的生活气息、复苏的忙碌劲头,诠释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原文 :《2025,人民城市  温暖中国》

作者 | 本报编辑部

图片 | 网络


图片



人民城市以人民幸福为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的深邃航道中勇毅领航,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阔航程直挂云帆,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画卷在风云激荡的奋进历程中磅礴展开。

  

民为邦本,“城,所以盛民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城市理论润泽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从强调城市的规划应以人民为中心,到注重城市建设的系统性与精细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城市观得到进一步守正创新,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赋能,人民城市理论不断迭代更新,日臻完善。

  

北京以中轴线为脊梁,传承千年文化底蕴,用科技编织安全之网,打造韧性之城。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融,文化与科技共舞。北京以其厚重的历史使命感,为人民筑牢幸福根基。上海在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城市更新行动如妙手回春,让老旧街区焕发出新的生机;精细化管理似绣花功夫,雕琢出城市的精致容颜;数字化转型若智慧灯塔,照亮城市未来发展之路。成都秉持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理念,打造公园城市样板。深圳以创新为翼,在塑造现代城市文明的征途上砥砺奋进。杭州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完美融合。长沙以智慧点亮城市,青岛以更新重塑风貌,芜湖以合伙凝聚力量……每一座城市都是人民城市理论的生动践行者,它们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人民城市的壮丽史诗。

  

图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城市观的核心立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的深刻诠释。人民至上是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与治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城市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每个人安居乐业的港湾。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愿我们的城市更加注重人本价值、空间正义和人民幸福;愿城市的每一处规划,都能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愿城市的每一次发展,都能增进人民的福祉和幸福感。愿城市因我们而更加温暖,我们因城市而更加精彩。



习近平文化思想“城”就美好



文化既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道理。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把文化放在全局中的更重要位置。上海,这座承载着历史与梦想的城市,始终将人民稳稳地置于城市发展的核心位置,用心践行着这一温暖而有力的理念。

  

从外滩的灯火辉煌到新天地的石库门风情,从田子坊的创意工坊到上海中心大厦的云端眺望,每一个时空都是文化与创新的对话;从豫园的灯会到上海博物馆的特展,从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到静安寺的钟声,每一处地标都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诗行;从上海书展的学术研讨到上海电影节的光影盛宴,从上海图书馆的数字化古籍到上海科技馆的互动展览,每一场活动都是向传统的致敬与对未来的期许。自贸区文化领域的开放政策,吸引了众多国际文化企业和机构的灼灼目光,为人民城市的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资源;610余处红色地标、30余处中共中央早期在沪机关旧址遗址,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图片


在城市建设中,上海充分尊重人民意愿,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杨浦滨江,曾经“闻江不见江”的“工业锈带”,如今已华丽转身为“近水更亲水”的“生活秀带”,串联起城市的过去与现在;世博文化公园内的“双子山”圆了市民的“绿水青山”梦。在社会治理中,推动基层民主协商,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公共服务,精准回应民众需求,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在文化领域,上海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优势。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上海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以“思想铸魂”,用“理论奠基”,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上海故事,在上海,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与宣传不断加强,主流价值更加深入人心,为城市发展凝聚精神力量。品质之城,人民至上。人与城互相成就,城与人共融而生。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上海,“城”就美好。



理论之光引领复兴之路



“树高千尺有根,江河万里有源。”古老的根脉,深植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土壤,绽放出时代的新芽。在优秀传统文化支撑和托举下,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于全球经济风云变幻中稳立潮头。经济发展之笔,绘就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文化守正创新,传统与现代交融发展。人民城市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体现,已被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坚实的理论在实践中砥砺升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图片


过去一年,老旧小区在改造中焕发新颜,优质教育资源持续下沉,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的每一寸进步,都与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这是复兴的坚实根基。这一年,市民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城市建设。环保志愿者守护绿水青山,文化传承者续写城市文脉,创新先锋驱动产业升级,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汇聚成奔腾不息的发展动力。

  

新岁序开,同赴新程。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继续秉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勇毅前行。让我们期待有更开阔的视野谋划发展蓝图,有更精细的治理雕琢城市品质,期待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期待人民的梦想在城市沃土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时维新元,风帆再次扬起。我们深谙前路虽荆棘载途,但信念坚定如磐石。穿越迷雾,破除藩篱,将一个个挑战转化为发展的机遇,将一次次危机转变为创新的动力。时代的命题,正等待社科理论界交出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