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10年,元至大三年。
这年秋天,57岁的赵孟頫携妻子管道升从杭州启程,取道大运河乘舟北赴京城大都。
这是一段长达34天的漫长旅程。陪伴他的除了家人和朋友外,还有两本《兰亭集序》石刻拓本。
“河声如吼,终日屏息。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
其一为好友、嘉兴藏家吴森同船携带。另一本是行至浙江南浔时,受赠于一位大号“独孤”的高僧。
题图:双松平远图 赵孟頫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1 赵孟頫与兰亭十三跋
在由宋入元这个艺术史上的转折期中,赵孟頫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关键人物。在后人看来,他开创的新画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被称为“元人冠冕”。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他对中国画坛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彻底推开了文人绘画的大门。如明朝人王世贞所总结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
他强调绘画要符合古人法度,既要有“古意”,同时也强调对描绘的事物要有造型能力。他通过自己的“以书入画”的艺术实践,维护了文人画的法度、标准和技术,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由此中国文人业余绘画,开始与专业的宫廷画师和民间职业画家平分秋色,甚至压倒了职业画师,占据中国审美的主流地位。
《元赵文敏公像》清汪恭摹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在公元1310年这趟漫长旅程中,赵孟頫将心中所思所想,记于独孤长老所赠兰亭卷后,在旅途中一共留下十三篇类似读书笔记的跋文,后人称之《兰亭十三跋》。
赵孟頫赴京所携俩卷,是定武系兰亭众多版本中的两卷。
那么,什么是定武兰亭呢?
2 定武兰亭之由来
如我们在此前节目中所介绍的,王羲之《兰亭序》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后世所传的所有兰亭,均为是复制品。
赵孟頫在第二跋中称:“兰亭帖当宋未度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难别矣。”
这一说法并非夸张,在宋朝读书人看来,若是家中没有一本兰亭序,都不好意思出门。
在宋人和元人的记载中,与米芾齐名的书家薛绍彭家中藏有二百种,他本人也是“定武兰亭”的作俑者之一;宋室南渡后,宋理宗内府记载兰亭传本名目共有一百一十七种;而奸臣贾似道一人就藏有八百种。
南宋诗人陆游有一个外甥名叫桑世昌,是兰亭脑残粉。他搜集各类兰亭资料写成十二卷《兰亭考》,其中所载的各种兰亭序版本,有一百五十多种。
这些众多的兰亭版本,从摹写者的身份划分,大致可分为褚遂良体系和欧阳询体系,褚本多指摹或临写的墨本,而欧阳询本多指刻本和拓本,其中以定武刻本最为著名,这两个系统也可称为帖学体系和碑学体系。
有关“定武兰亭刻石”的传闻和揣测说法甚多,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记载,后因苏轼门下黄庭坚和李之仪等人推崇,逐渐坐实为欧阳询临本。
但关于其作者除欧阳询外,还有赵模、王承规、褚遂良、智永和尚、怀仁和尚等数种不同说法。
这些说法中传播最广、故事性最为完整的,便是欧阳询版,其剧本的大纲如下:
欧阳询所摹的兰亭序在当时就被唐太宗选定,刊刻上石立于弘文馆中,供学生临摹学习。
一个世纪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战神哥舒翰在潼关战败,唐玄宗一行从长安仓皇逃往四川,而太子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护送下,抵达朔方节度使治所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在此登基称帝,改年号为至德,是为唐肃宗。
肃宗即位后,将正在河北与史思明鏖战的大将郭子仪诏回灵武,计划以朔方军为基础,联络回纥、西域之兵东讨叛军。于是郭子仪与李光弼率军队五万赶赴灵武行在,经过长安时于弘文馆中发现了欧阳询兰亭刻石,将其带至灵武保存。
一个半世纪后,五代时后梁开国皇帝朱温(907—912年在位),将兰亭刻石从灵武迁往新都城开封;四十多年后,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南下占领中原,将此石从开封掠走。
947年,耶律德光一行北归至栾城(今河北石家庄栾城区)附近,在西北6公里处一个名叫“杀虎林”(也作杀狐林等)的地方,突遇暴病而亡。契丹人将德光“破其尸,摘去肠胃,以盐沃之,载而北去。”
意思是为防尸体腐烂,将遗体像腌腊肉那样处理。德光虽然被契丹人带走了,但欧阳询的兰亭刻石却就此消失。
直到又一百多年过去,北宋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年),这块刻石才被重新发现。
按照北宋的行政区划,庆历年间杀虎林所属的栾城县,为中央直属的河北西路真定府辖区,河北西路设置四府,分别为:真定府、中山府、信德府和庆源府。
北宋北方疆域示意图
真定府下辖包括真定、栾城等九县。真定县大致相当于如今石家庄市正定县,在唐代为成德军治,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初置真定府路安抚使,治真定府,统真定、磁、相、邢、赵、洺六州。
既然该石消失于栾城附近,当其被重新发现后,为什么不叫真定兰亭,或者成德兰亭呢?
在北宋时,与真定具有同等战略地位的还有东北的中山府,其府治为定州,即如今的河北定州市,现为河北省辖县级市,由保定市代管。
正定、定州和保定,称作河北“三定”,而正定和定州,常被人混为一谈。
在宋代,保定为保州,这“三定”同为边关重镇,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是抵御辽军南下的重要防御阵地。
定州同样从庆历八年开始设置定州路安抚使,此后直到政和三年(1113年),升为中山府。
而在上述行政区划之前,早在唐德宗李适(779—805年在位)时期,为了防范河北藩镇叛乱,开始由朝廷直接任命,在定州设立义武军节度使;北宋继承唐和五代旧制,义武军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些支郡,到了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4年)初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为定武军节度使。
相比前朝,宋代的节度使依然维持了军号和节度州的地位,但其管辖的范围和权力都大大缩水。太平兴国二年 (977),宋太宗诏令所有节度使属下的支郡都直属中央管理,节度使所领只是一州府,由朝廷派出知州、知府处理当地政事。
当欧阳询的兰亭刻石在真定府栾城县附近消失了一个世纪后,一位名叫李学究的人重新发现了它。
3 定武兰亭的两个体系:“五字损本”和“五字未损本”
庆历年间这段发现经过,古人记载比较含混,如今网络资料也比较乱。
大体有以下两种说法:
1,李学究于庆历年间发现于定州。
2,庆历年间,此石被栾城人李某发现,后被官府收购,藏于定州州衙府库中。
总之,因此石被长期保存于定州,而定州为定武军节度使州府,因而称为“定武兰亭”。
而在桑世昌的《兰亭考》中,还记有另一种说法:“唐太宗得右军《兰亭叙》真迹,使赵模搨,以十本赐方镇,惟定武用玉石刻之。文宗朝舒元兴作《牡丹赋》刻之碑阴。事见《墨薮》,世号定武本。”
抛开这些细节,剧情继续向前演进。
到了熙宁年间(1068—1077年),薛向(字师正 1016—1081年)知定州,薛向善于理财,是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为王安石推行均输法的得力干将。均输法的制度设计,其目的是调节供求关系,减少贫富差距,但执行的结果却并不如意。
他在定州所作的工作,也被沈括在《梦溪笔谈》所记载,沈括“熙宁中奉使镇、定(即正定、定州),时薛师政为定帅,乃与之同议,展海子直抵西城中山王冢,悉为稻田。引新河水注之,清波弥漫数里,颇类江乡矣。”
而在中国文化史上,薛向的儿子薛绍彭却比他的名气更大。
薛绍彭的书法地位,在当时与米芾齐名。
米芾说,不管世人称呼他们这对书坛组合为“米薛”、还是“薛米”,并非孰高孰低,就像称呼“兄弟”或者“弟兄”一样。
传说薛向知定州时,与薛绍彭合谋,翻刻了定武兰亭,将翻刻版留在府库,而将原石藏于家中。在翻刻中,薛绍彭故意将原石中“湍、流、带、右、天”五字刻损一二笔,以此作为辨别真伪的暗记。
由此,定武兰亭又分出“五字损本”和“五字未损本”两个系统。
如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的第一跋中所记:
“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然极难辨。又有未损五字者,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此盖已损者,独孤长老送余北行,携以自随。至南浔北,出以见示。”
由此可知,与其同行的吴森随身携带的家藏《定武兰亭》为五字未损本,而独孤长老所借阅的是五字损本,尤其难得。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这卷《定武兰亭真本》,便是五字损本,传为元代书画家柯九思旧藏。从字迹缺损与碑石的自然裂纹分析,是目前仅存可见的初拓本,也是最得原石风貌,保存也最为完好的拓本。
《定武兰亭真本》卷首清代王文治题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定武兰亭真本》 (五字已损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尽管薛绍彭有故意毁坏文物之罪,但他的确也是兰亭的真爱粉。
他所临写的兰亭墨迹本中,也从一个侧面为后人展示了兰亭风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宋薛绍彭临兰亭叙》卷,为绢本,纵29.3厘米,横89.5厘米。全卷见文后。
薛绍彭虽然为定武本作俑者,但观其书风,更多取法唐人摹本。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有《宋拓薛绍彭重摹兰亭帖卷》,就是他重摹唐搨硬黄兰亭,然后勒石。该拓本纵25.5厘米,横105.5厘米。
在兰亭序后,还刻有薛绍彭一段赞文:
“文陵不载启,古刻石已残。锋铓久自灭,如出拙笔端。临池几人误,讵识笔意完。正观赐拓本,尚或传衣冠。兹寔兵火馀,分派非殊源。妙用无隐迹,神明当复还。秘藏惧不广,模勒金石刊。庶几将坠法,可续后世观。来者倘护持,何止敌璵璠。”
在薛绍彭之后,定武兰亭的故事远未结束,有关此后的剧情演绎以及赵孟頫的兰亭十三跋是否留存?且待下回再为您介绍。
本文为《有过多少往事:两岸故宫典藏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系列节目文案之四,文本及视频中部分素材取自相关网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勿随意转载并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宋薛绍彭临兰亭叙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