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吃,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和讲究。
梁实秋先生曾在一篇名为《吃》的短文中说:「我们中国人讲究吃,是世界第一。此非一人之言也,天下人之言也。」
一日三餐、烟火四季,往往包含了千家万户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浓缩了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文、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泱泱中国,地大物博,美食「不可胜食也」。若论及「特」,新疆当属独一份的存在。
羊肉串、大盘鸡、馕……细数这些闻名遐迩的风物美食,从选材到制作,从入口到入「胃」,都深深烙印了独特的异域风情与文化印记。
无独有偶,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商务部联合摄制、央视综合频道制作的大型美食文旅季播节目《三餐四季》第二季走进了新疆。在对乌鲁木齐与喀什的味蕾探索中,细腻描绘了新疆人的「三餐四季」,深刻挖潜了美食背后的隽永记忆。
吃,是入口、入心的过程
所谓美食,头一者,予人入口之欢、舌尖之美、味蕾之乐;更甚者,则予人入心享受,教人沉浸故事中,体味其中深意。
《三餐四季》将新疆的美食、风物与故事串联起来。每一口品味,都不仅仅是味蕾上的礼赞,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故事体验。
食重本味,敬畏自然的故事——
纪录片第一站解锁了乌鲁木齐冬季限定美食「冰碴驹俐」。
「冰碴驹俐」羊长于雪山,是新疆人待客的一道传统美食。在片中,牧民哈那提说「当水面结了一层奶皮子一样薄的冰时,就到了吃冰碴驹俐的最佳时刻」。在他看来,只有取自天山的冰川雪水炖煮出的冰碴驹俐才最为鲜美。
《吕氏春秋》有言,「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食物原料之味本是天生,烹调的功效在于挖掘。
新疆牧民遵循着「因时而食」的时令之道,以纯净雪水烹煮最原汁原味的新鲜羊肉,取之自然、用之自然,顺应天时、和谐共生。
引领「食」尚,代代相传的故事——
美食入口、入肠胃、入心间;乡愁的愁,很大程度上也是「肠胃之愁」。
作家刘亮程在片中的一段解读令人记忆犹新:「古人早就明白,人是用肠胃想事情;所谓断肠,正是人悲伤欲绝的时候」。可见,在中国的家庭里,美食不仅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技艺,也寄托着绵绵不绝的记忆。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
在「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店,店主是「馕八代」,家中打馕的历史已有100多年,店名从「爸爸的馕」到「爷爷的馕」变成现在「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
1982年是新疆第一碗炒米粉的起点。
进疆支边贵州人文忠福将米粉带到了新疆,并通过研发、改进,炒出了新疆第一碗炒米粉。时至今日,新疆炒米粉冠以新疆的名字在内地传播,成了新疆美食响当当的代表。
这些「年岁渐长」的美食在时间长河中代代相传,成了家族传承、乡愁寄托的鲜明印记。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故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自有一方风情。
丝绸要塞,文明融汇。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和烹饪技艺,为新疆的美食增添了蓬勃的活力,也孵化了这里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从类别看,新疆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两类。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饮食和以草原游牧为文化背景的饮食——一个蒸馒头,偏碳水;一个善烤馕,喜肉类。
两者交流融合,共同滋养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疆饮食文化,演绎了「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故事传奇。
守正和创新
美食代代传承,文化生生不息。
同样,作为记录美食的记录者,《三餐四季》也在「历久弥新」。
但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美食节目第二季,乃至第N季该怎么做,才能出新、出彩、出圈?
守正和创新,或许是不变的法则。
如何守正?
本季《三餐四季》依旧打造「寻味团」,为观众上演行动者的探味、沉浸式的吃播。
每期由总台主持「天团」+文艺嘉宾+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寻味团」,以嘉宾的视角实地探访、学习制作、即尝即评,探寻城市里最具人情味的美食、最暖人心怀的故事。
既承担纪录片的使命,又创造真人秀的氛围;既渲染故事片的情绪,又赋予文艺片的观感,这是《三餐四季》不变的设定。
如何创新?
美食地图拓展。从雪山到戈壁,从山川到丘陵,「寻味团」的足迹遍布祖国的东南西北。
城市定位求专。本期精选的乌鲁木齐和喀什,虽都属于新疆地界。但实际上,乌市的冰碴驹俐、酸奶、炒米粉,更凸显地域特色,是传统经典的「老字号」;
喀什的西瓜烤鸽子、窝窝馕、红柳烤串等,则吸收了老城的「新风尚」,突出了风味变迁。
故事意境深远。《三餐四季》第二季增加了食物的特写与写真、镜头的留白与灵动。
如,在面团发酵、汤水沸腾的过程中,增加了恰到好处的延时摄影,这种温情脉脉的「镜头感」,让时间的流逝与食物的变化更加具象,在「润物无声」中勾勒了过去与现在、连接了美食与人文。
1号结语
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
找寻美食背后的人情味,就是找寻「三餐四季」的核心灵魂。
《三餐四季》巧妙地以一日三餐串联起新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饮食文化,它不仅是一本盘点美食的「菜单」,也是一扇感知文化的「窗口」,将美食和文化的「前世今生」展露出来,让人每每思量,每每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