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确保全州人民度过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经州委、州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心用情关爱困难群众,广泛开展救助帮扶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开展救助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和群众当中,妥善解决好城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县(市)提前发放救助金。及时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生活保障金。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加强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救助帮扶,开展“慈善救助情暖万家”慰问活动,确保困难群众安心过年。深入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确保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温暖过冬。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结合本县(市)财力状况,适当发放困难群众节日补助,守好基本民生底线。扎实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着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依法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关爱基层干部职工,尤其是工作在条件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同志。做好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军队离退休干部、老战士、在乡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烈军属、困难退役军人等人群的走访慰问工作。
二、加强市场稳价供应,切实保障节日消费需求。强化煤电油气热运协调保障,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严格落实极端灾害天气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与应急防范处置举措。全面开展燃煤机组专项检查,加大对供热企业巡查频次,重点检查供热设备运行状况,保障百姓用热安全稳定。持续开展燃气安全巡查、执法检查,严禁燃气设施带病运行,严厉打击燃气领域违法行为,认真做好群众用气服务保障。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确保市场供应物丰价稳质量优。整治规范人参市场秩序,确保人参产品货真价实、优质优价。充分发挥大型流通企业商业储备调节作用,指导企业拓宽货源渠道、延展采购范围,建立高效畅通的物资应急供应机制。聚焦“两节”期间大宗消费食品、民俗食品、节令食品等重点品种,强化全链条监管,确保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密切关注重要民生商品市场运行和价格变化,依法打击哄抬物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加大网络交易和服务监管力度,着力打造优质放心消费环境,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氛围。深入开展“新春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和“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好延边民族团结故事,广泛凝聚“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的强大精神力量。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优秀的文化产品、科学技术、健康知识等送到群众身边。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新时代“金达莱红”文艺志愿服务、“民艺、民俗、民风”优秀民间文艺院团走基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推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文化文艺产品。依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持续推进“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办好冰雪节事活动,进一步拉动冰雪市场消费,活跃市场氛围。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强综合执法,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
四、强化春运统筹调度,保障群众平安便捷出行。加强重点时段、热点路线、新雪季旅游景点运力储备和供给,做好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出租车与民航、铁路运输的有效衔接,畅通旅客出行“最先与最后一公里”。加强自驾车出行服务保障,落实重大节假日期间免收7座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引导错峰出行。统筹做好煤炭、燃气等能源物资以及粮食、肉禽、蔬菜等生活物资的运输组织,保障物资运输车辆便捷通行。严格落实军人、消防救援人员、英烈遗属、老幼病残孕等重点群体乘车服务政策,加强农民工、学生、农村地区群众等重点群体出行服务保障。全面排查风险隐患,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营运车辆安全检查和司乘等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大“两客一危”车辆监管,严厉打击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好极端恶劣天气的公路保畅,及时开展公路清雪除冰作业。优化完善应急预案,妥善应对运输受阻、旅客滞留、险情事故等突发情况。
五、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树牢“防胜于救”理念,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工作,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各类风险隐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聚焦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冶金工贸等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建设集中地区,加强火工品、检维修、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等环节安全监管,严防坍塌、中毒、爆炸等事故。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落实大型活动安全管理责任。抓好临建宿舍、养老院、商住混合楼、大型综合体、“多合一”等高危场所消防隐患排查整治。紧盯交通运输、冰雪旅游、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治理和房屋市政、大跨度经营场所现场安全管理,其他重点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深化排查整治,有效防范事故发生。集中排查整治城镇燃气安全隐患,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检查,确保供电、供水、供暖、供气设备设施安全运转。深入摸排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加强跨年夜、除夕夜等重点时段的灯光秀、焰火晚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和风险提示,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统筹做好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和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强化监测预警和重点场所日常防护,做好医疗救治物资和应急准备。
六、深入排查化解矛盾风险,夯实社会稳定根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警地融合”“警民融合”,按照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全力以赴排查化解婚恋家庭、邻里关系、涉众金融、欠资欠薪等常见多发矛盾风险,切实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源头。持续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质效,健全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强条块结合、部门协同,强化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风险联控、问题联治,形成工作合力。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以及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着力保障“一老一幼一青一妇”等群体合法权益。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党政机关、繁华商圈、旅游景区、公交站点、校园医院、车站机场、文体场馆、“网红打卡地”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强化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管制刀具等重点物品安全管理,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最大限度消除治安隐患。加强社会面巡防管控,优化防控力量布局,加强重点目标安全防范,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严防极端事件发生。密切关注社会舆情,积极稳妥做好风险研判和应对处置,加强正面引导,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七、倡导勤俭文明廉洁过节,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思想、廉洁理念、廉洁价值,严格要求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更大力度纠“四风”树新风。持续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纠治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违规操办婚宴借机敛财、公车私用等节日顽疾,有效防治“四风”隐形变异现象,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反对铺张浪费、推动厉行节约,让过紧日子成为习惯、形成常态。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坚决纠治多头调研、重复调研,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加重基层负担现象。聚焦任性用权乱作为,滥用监管执法权问题,大力纠治多头重复、过度频繁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对企业反映问题不理不睬,对合理诉求置若罔闻,对申请事项消极应付等问题,严防严治破坏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
八、落实值班值守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转。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等制度,保证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遇有重要紧急情况(含突发事件信息)要立即请示报告并妥善有效处置,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加强对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灾害天气监测预警,强化对公众逃生自救等常识宣传,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保持24小时待命,提前做好应急车辆、设备、物资保障,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初审:田俊怡
复审:金星丹
终审:郭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