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坚持党建共建,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多方联动“新格局”

12月30日,合肥高新区“宁聚里”社区治理共同体共建项目发布会暨“宁里”迎新年俗文化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

作为高新区首个社区治理共同体共建项目,高新区长宁中心党委整合辖区服务资源,设立“张云书记”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和公益与法律援助服务站等阵地,设立“宁新”志愿服务队,努力打造基层治理领域的社区样本。

“宁聚里”共谱基层治理“协奏曲”

合肥高新区探索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模式,极大实现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合肥高新区是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宁聚里’社区治理共同体共建项目的启动,是高新区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党建工作部(组织人事局)部长(局长)卜红霞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高新区要持续完善“党建引领、平台联建、资源联用、活动联办、治理联动、成果联享”的“一引五联”工作机制,充分挖掘辖区各类服务资源,吸纳更多“合伙人”担任中心及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构建“一元主导、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联动新格局。

合肥高新区“宁聚里”社区治理共同体共建项目由高新区长宁中心党委负责人与中科大高新校区、合肥新华书店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共建,共建内容包括银“宁”港湾、健康“宁”里、“宁”新聚力等十个共建项目。“宁聚里”治理共同体共建项目的实施,是合肥高新区持续打造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社区的有力举措。

“合伙人”共搭基层治理“连心桥”

为了引导支持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发挥社区多方资源优势,高新区积极拓宽兼职委员吸纳渠道,通过意见征求、研究酝酿等程序,从驻区单位、共建单位、“两新”组织中,按照代表性强、联结性强、责任心强的原则,近半年来,已聘请55位中心和社区兼职委员,有力充实了基层治理力量。“很开心能加入社区大家庭,这让我们以共同目标为纽带,强化团体的互动和交流。”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安徽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合肥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合肥市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团委副书记齐亚军介绍道。

合肥高新区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部署,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组建了“宁聚力”等区域党建联盟,打造了“暖心有乐”友好街区,引导市直和驻区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担任中心和社区兼职委员,选派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驻肥高校大学生到社区实践,聘任外卖员、快递员等新业态就业群体为社区“兼职管家”,设立“幸福‘宁’家”社会公益专项基金,动员多元力量参与社区共治,有力推动了各方资源力量下沉基层一线,初步形成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微阵地”共建为民服务“幸福圈”

居民的所急所盼、所愿所需,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天,“张云书记”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公益与法律援助服务站正式授牌,这将极大提升为民服务品质,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这些为社区居民定制化“套餐”,将进一步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细,为基层安宁祥和筑牢坚实根基。

合肥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杨咸春在讲话中强调,高新区要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少活动家园等各类阵地,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要用好“张云书记”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公益与法律援助服务站等阵地,发挥社区优秀老书记“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依托“两代表一委员”、律师事务所等服务资源,共同做好居民矛盾纠纷前端处置、源头化解,推动人民调解做深做实,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

活动现场,震撼人心的国粹变脸,惟妙惟肖的观鱼龙灯舞、活灵活现的品中华彩带龙……一场场喜气洋洋的“宁里”迎新年俗文化节精彩呈现,吸引了市民驻足观看。写福字、剪窗花、拍全家福……市民纷纷拍照打卡。如今,“宁里”迎新年俗文化节又成为合肥高新区长宁中心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是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展现精神面貌的活力品牌。

下一步,高新区将凝聚各方力量,汇聚各方智慧,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地整合驻区单位、“两企三新”组织等参与基层治理,把“服务对象”转化为“治理力量”,交出一份精彩的奋斗答卷。(周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