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丨25所高校书记校长寄语创新人才培养

  编者按: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最佳实践载体。一组海报看25位高校校长、书记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寄语,探索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实践。 

图片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面向未来,我们要倡导‘一流学者上讲台’,引导教师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的‘大先生’。”

图片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育人放在组织系统的中心位置,强化有使命感的探究式学习,着力造就更多担当大任、全球胜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支与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以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支撑和推动大学的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科技发展已进入‘大科学’时代,解决原始创新难题、攻克‘卡脖子’难题,需要多学科通力合作、并肩作战,要积极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

图片

  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高校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要通过系统性重塑和深层次改革,在人才培养体系和生态构建中重素质、重基础、重能力。”

图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激发科技人才活力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打造战略人才蓄水池,让科技创新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要肩负着为加快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贡献青年才智的历史使命。也要为全球的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贡献青年学子的力量。”

图片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坚持爱国主义传统,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统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古今贯通、中外融汇、文理交叉来培养学生‘三维融通’。”

图片

  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聚人才、砺人才、出成果。建立科学分类评价体系等,塑造最优的人才成长土壤和生态。”

图片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应用性学科应加强实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产业、了解产业,将师资、平台、成果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

图片

  郑州大学校长李蓬:“培养卓越人才,应以‘有内涵的卓越’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品格过硬、学术扎实、视野宽广、素质全面的复合型行业领袖。”

图片

  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就是实实在在的真抓实干,让学生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来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

图片

  青海大学校长史元春:“科技自立自强是大学本身的使命所在,科研体系、教育体系都是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

图片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要担负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加快本硕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图片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科教融汇,是高校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融合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图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甄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现代化‘强国之师’。”

图片

  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地方高校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聚焦有组织育人、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服务,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挺膺担当。”

图片

  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孔照胜:“农业始终是一个朝阳的产业,绿色的产业,希望更多的孩子们能够喜欢农业,投身农业,为农业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北方民族大学校长李俊杰:“对接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推动学校发展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把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图片

  安徽工业大学校长魏先文:“高校应树立人才培养大协同观,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图片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农业产业已迈入新的发展模式,多学科未来和智慧人工智能紧密衔接。农业专业的学生大有潜力,未来需要多学科知识支撑发展。”

图片

  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持续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图片

  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能源行业特色高校是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深度挖掘人才资源禀赋,着重培育能够承担新能源领域急难险重任务的人才。”

图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高校应当用科学家精神影响青年、感召青年、引领青年,增强当代大学生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自信。”

图片

  温州理工学院校长周文龙:“坚持推倒‘围墙’办大学,有效推进‘三融合’,产教深度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校城互动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策划

战钊 宋雅娟

文案

李欣哲 宋雅娟 谢芸 武玥彤

记者

宋雅娟 武玥彤 谢芸 张梦凡 蔡琳 肖春芳

制作

姜丽(实习) 王笑颜(实习)

资料来源

科普中国-科学报国正当时、光明日报等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