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天津篇:藏在烟火气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如果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名词离自己的日常生活很遥远?那如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表述:天津快板、相声、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老豆腐、锅巴菜、泥人张……你会不会觉得「嚯,这不就是我的日常生活吗」?

图片

《非遗里的中国》天津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生动展现了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的多样化应用和创新性发展。

是展示,也是种草

刚刚打开节目,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天津非遗就映入眼帘,众多著名的、小众的非遗一项项被展示给观众们观看。还没等反应过来,一段脍炙人口的天津快板就为本次天津非遗探索之旅定下来「种草」的基调。因此,《非遗里的中国》天津篇,不仅是对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更是一位带你走街串巷体验各种文化活动的「好朋友」「老街坊」。

图片

这场文化之旅从天津的锣鼓艺术「汉沽飞镲」开始。「汉沽飞镲」是从劳动中诞生的艺术形式,汉沽,地处渤海湾临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渔民在劳动的过程中用锣鼓点来传递信息,经过岁月的洗礼,逐渐形成了「汉沽飞镲」这种艺术形式,这也是天津海洋文化的生动缩影。

不仅是「汉沽飞镲」,曲艺艺术「铁片大鼓」同样是从劳动中诞生的艺术形式。「铁片大鼓」所使用的「铁片」是庄稼人犁地使用的犁铧。在农民休息的时候,会将犁地的犁铧摘下来使用,休息结束后再安装上继续劳作。此外,还有「天津相声」「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等具有代表性的天津非遗,其诞生与发展均与天津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紧密相连。

图片

一方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犹如生命的源泉,不仅滋养着当地民众的身心,而且孕育出具有独特地域标识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深深扎根于劳动人民日常起居的土壤之中,饱含着民众对生活真挚的热爱以及坚韧不拔的执着信念。历经岁月沉淀与传承,这样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与精神内核,成为天津人民群体性格与生活风貌中鲜明且耀眼的标志性特征,生动展现出天津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内涵。

图片

《非遗里的中国》天津篇不仅表现出天津非遗所具有的烟火浓郁、亲民质朴的特质,更像是进行了一场大型的「种草活动」,将节目所具备的「非遗赋能文化旅游」的属性充分激发。

节目在对各种非遗进行展示的时候,嘉宾团也代表观众们对这些非遗进行了体验。他们在天津古文化街的戏楼前观看、体验「汉沽飞镲」;在广东会馆里体验曲艺艺术;在古文化街品尝天津十八街麻花、独流焖鱼……这些文化体验凭借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呈现与情感传递,充分激发观众对天津非遗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实现从文化认知到文化消费实践的跨越。《非遗里的中国》天津篇开启了非遗赋能的新文旅样态,实现了非遗和文旅的深度融合。

图片

是传承,也是创新

《非遗里的中国》天津篇既呈现出天津非遗的浓郁历史底蕴,同时也展现了其积极面向未来的姿态。节目中,非遗传承人在介绍自己所传承的非遗的时候,不仅对该文化的来源娓娓道来,还对其创新之处进行了生动的展示。

「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是天津杨柳青画社工艺美术师的创新,其依托天津的海河文化,采用独特的工艺和艺术表现形式——杨柳青木版年画,又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创作了一幅属于当代人、当代天津的「清明上河图」。

图片

不仅如此,在天津杨柳青画社,年画可以是冰箱贴,也可以成为数字藏品,变得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需求。

图片

摇滚版「满汉全席」是借由摇滚乐创新相声文化的表现形式。从小受到相声浸染,长大后学习音乐的乐队主唱周飞想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承,于是便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摇滚乐进行融合,呈现让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形式。

图片

祥和饽饽的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传承者,将精湛的糕点制作技艺与「红楼梦」中提倡的「因时而食」理念相融合,复刻了书中的经典糕点——「桂花栗粉糕」。这种复刻不仅传递了祖辈们希望保留下来的是思想、是态度、是技艺,而非单纯复制、一成不变的风味,更表达了对传统味道的创新理解。

图片

这些创新使非遗跟上了时代的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

1号结语

天津,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其非遗宛如璀璨星河,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通过《非遗里的中国》天津篇的呈现,我们看到了天津非遗的展示与种草,更见证了传承与创新。从「汉沽飞镲」到「杨柳青木版年画」,从「传统相声」到「摇滚版满汉全席」,每一项非遗都是天津人民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传统文化坚守与发展的执着追求。

《非遗里的中国》天津篇带领我们一同走进天津,感受天津非遗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去探索、去热爱、去传承,共同书写天津非遗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