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东莞高埗“城管蓝”在行动

2024年进入倒计时,这一年,东莞高埗城管以“百千万工程”为重点,落实“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目标,重点围绕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六乱”整治、重要廊道风貌提升等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回望2024,高埗“城管蓝”在行动!展望2025,高埗“城管蓝”再启新程!

图片

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垃圾分类体系

多措并举,健全垃圾分类体系。2024年以来,东莞高埗城管全面开展“撤桶并点”行动,已“撤、并”不规范垃圾桶(箱)109个;推进垃圾分类收集点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体系。在新创社区、草墩村、欧邓村等地建成生活垃圾分类亭40多个,配置400多个生活垃圾分类桶和50多名垃圾分类引导员,强化源头分类。同时抓好分类运输,配备50多辆分类运输车辆,实现垃圾收运规范化管理。

图片

增绿添彩,扮靓美化圩镇城市风貌

从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到行道树、绿化带植物......市民可以发现,今年的高埗,增添了许多绿意。2024年以来,高埗城管扎实开展“四旁”“五边”植绿增绿美化行动,在“七个一”路线沿线增植时花彩带,完成3万多平方米的绿地整治提升。持续推动绿美高埗生态建设,共换(补)种时花14172㎡、绿化带植物2316㎡、行道树7100多棵,修剪树木2000多棵。同时,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升级改造横滘头村秋鹭湿地公园、文化广场一角等,建设口袋公园5个。

图片

市政设施提档升级,城市品质不断焕新

从路灯、树池的提升,到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位的增设......2024年,高埗城管结合各交通廊道道路特点,围绕环卫、市容秩序、市政设施、绿化管理等开展了道路环境整治和美化提升。

2024年以来,高埗城管加强道路巡查力度,持续排查治理道路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及修复人行道、路面坑洼约2500平方米,设置止车柱96支,同时,加大照明设施巡查频次,共更换灯头灯罩235个,提升亮化设施管理水平,提升道路管理秩序,让群众出行更安全。

此外,在振兴路、高龙西路和广场北路等路段共划设365个自行车停车位,为市民营造畅安舒美、便捷有序的路域环境。

图片

绷紧燃气“安全弦”,筑牢燃气安全底线

燃气安全无小事。2024年以来,高埗城管持续对餐饮机构、“三小场所”、出租屋等开展“拉网式”燃气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入户安全检查行动115次,排查整改燃气安全隐患500多个,开展燃气安全培训24场,参加培训2600多人,组织4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应急演练,紧守燃气安全“生命线”。

图片

稳步推进违建治理,新增违建零增长

推动历史违建“减存量”,守好新增违建零增长“底线”。高埗城管将无人机航拍系统、城管片长制紧密结合,并加强与住建、自然资源、供电和供水等部门和属地村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并落实快速拆除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震慑力度。今年以来,完成违建治理进度100.2%,发现和整改新增违建30宗,拆除面积共3947.6平方米。

图片

整顿市容秩序,提升城市品质

2024年以来,高埗城管加强对振兴南路、沿江南路、育才路、江城路、高埗村、上江城村等重点路段、区域环境秩序整治力度,共整治“六乱”行为5700多宗。

在清拆雨棚、广告招牌方面,对“七个一”路段沿街商户违规搭建的雨棚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拆除破旧雨篷67个,破旧商业广告、招牌92块;针对辖区乱堆放难题,高埗城管清理房前屋后、农贸市场等区域乱堆放297宗,清理乱拉挂、沿街晾晒和霸占停车位1000多宗。

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秩序,破坏市容环境。高埗城管对全镇范围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商铺出店占道经营等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工作,整治各类占道经营行为1500多宗。在指定区域,规范商户在黄线内摆卖,同时要求市场管理方做好日常管理和监督。同时,对于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高埗城管加强对共享单车企业的行业监管和处罚力度,清理共享单车乱停放行为877宗。

对于影响城市形象的“牛皮癣”,高埗城管制定《高埗镇“牛皮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养护人员对重点领域进行巡回检查,确保随贴随治,不留一处隐患。2024年以来,共整治“牛皮癣”2000多处。

图片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助力人居环境提升

自东莞“百千万·全莞拍”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以来,高埗城管积极鼓励市民群众主动参与和监督镇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对“百千万·全莞拍”活动及小程序使用方法等相关事宜进行宣传,同时,对群众上报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判断出问题集中区域、高发案件类型,召开分析会、全面摸底排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高埗镇人居环境提升,助力“百千万工程”。

展望2025年,高埗城管系统将继续围绕镇委镇政府和市城管局工作重点,下足“绣花”功夫,弘扬“工匠”精神,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为市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

文|记者 石梦卓
图、海报|林振烽 石梦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