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俄乌战场传来一则爆炸性新闻。俄罗斯军方宣布在乌克兰克拉马托尔斯克附近俘虏了一名澳大利亚籍雇佣兵,并公布了他的战俘视频。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名雇佣兵被我国网友认出是天津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前外教奥斯卡·詹金斯。
一时间,学生们纷纷留言:“这是我的老师,他怎么上战场了?”
这名曾教授生物学的素食主义者为何从课堂走向战场?
他的选择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
从素食主义外教到战俘,他经历了什么?
奥斯卡·詹金斯,32岁,来自澳大利亚,曾是一名大学生物学讲师。
2015年,他来到我国,最初在上海担任一名普通的语言外教,随后在2017年受聘于天津某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生物学课程。
他热爱中国文化,经常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环保、健康饮食等问题,甚至有学生称他为“素食主义导师”。
詹金斯的个性鲜明。他热衷于宣传素食主义,曾通过抖音和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素食心得和环保理念。
他喜欢骑行、登山,经常带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这些经历让他成为学生眼中“非常有趣”的老师。
这一切在2024年初戛然而止。他突然宣布辞职,称“中国不适合素食主义生活”,并公开表达了对生活压力的无奈。
根据他离职后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詹金斯透露,由于经济困境,他选择前往乌克兰加入雇佣兵队伍,希望通过高薪缓解个人债务问题。
他加入了乌克兰“国际军团”,这是一个主要由外国志愿者组成的军事组织。
在今年5月,他还曾发布自己在战地的照片,身穿军装,手持武器,背景是一片废墟,配文写道:“为了自由,为了信念。”
詹金斯的转变让人费解。一个热爱教育和自然的外教,为何突然成为一名雇佣兵?他的学生和同事在得知消息后,既感到惊讶又深感遗憾。
雇佣兵的战争角色与詹金斯的被俘过程
雇佣兵在俄乌冲突中并不少见。据统计,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国际军团”吸引了大量外国志愿者,主要来自北美、欧洲和大洋洲,其中包括约60名澳大利亚公民。
这些雇佣兵的命运通常不容乐观。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已有25名澳大利亚人在乌克兰战场上死亡。
2024年12月,詹金斯被俄军在克拉马托尔斯克附近俘虏。根据俄罗斯军方发布的战俘视频,他在镜头前供述了加入雇佣兵的动机,坦言自己是因经济困境和招募广告的吸引才选择走上战场。
在视频中,他显得十分疲惫,衣衫不整,显然经历了长时间的战斗。
俄罗斯军方对雇佣兵的态度一向强硬,多次表示这些人是“为了金钱或意识形态作战”,并不享有战俘的国际法保护。
根据《日内瓦公约》,正规军队士兵享有战俘身份及相关待遇,而雇佣兵通常不在此列。这让詹金斯的处境更加危险。
澳大利亚政府已介入此事,并向俄罗斯表达了关切,要求确保詹金斯的生命安全。然而,俄罗斯对此并未给出明确回应。对于詹金斯本人而言,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身份反差背后的复杂讨论
詹金斯的战俘事件在我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随着他的身份被确认,学生们纷纷晒出与他的合影,回忆课堂上的点滴。
有学生留言:“当初他还和我们聊过环保,怎么现在成了雇佣兵?”这一身份反差让很多人深感意外。
讨论的焦点逐渐聚焦于两个问题:外教为何选择参战?以及雇佣兵的存在是否合理。詹金斯的选择或许并不单纯是个人的决定,而是多重因素的综合结果。
经济困境是最直接的原因。他曾在公开场合提到,由于高额生活成本和薪资不足,他无法维持理想的生活。
意识形态的驱动也是重要因素。他在社交平台上多次提及“自由”“信念”等词汇,显示出对乌克兰局势的关注。
另一方面,雇佣兵的角色也备受争议。在国际法中,雇佣兵的身份模糊,既不属于正规军,也无法享受战俘的保护。
这种法律和伦理的灰色地带,让他们成为战争中的高风险群体。从詹金斯的经历可以看出,雇佣兵不仅要面对敌军的威胁,还需承担被俘后不被承认身份的风险。
詹金斯事件还引发了对外教群体的关注。在我国任教的外教来自世界各地,背景复杂,各自动机也千差万别。
虽然绝大多数外教以教育为主业,但詹金斯的选择却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一职业群体的多样性与风险。
詹金斯从外教到雇佣兵的转变,让人看到了战争背后隐藏的复杂人性和社会问题。
他的经历是否会改变人们对雇佣兵的看法?战争中的选择又将如何定义个人的命运?这些问题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去解答。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俄乌实现“最大规模战俘交换”,泽连斯基: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观察者网《俄军首次在库尔斯克俘虏外国雇佣兵,英国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