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伊斯堡暂停与华为的智慧城市合作,到基尔市单方面终止与青岛的合作,再到杜塞尔多夫取消一年一度的“中国节”,越来越多的德国城市正在悄然淡化与我国的友好关系。
这种从“默契合作”到“无声告别”的变化让人不禁好奇:这些合作为何被削弱?
背后是否藏着更深层的政治博弈?
在德国“去风险”政策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德关系正迎来一次重要的重新定位。
中德合作的辉煌过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德关系一度被认为是国际合作的典范。特别是在默克尔执政时期,德国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和城市层面的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数据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超过100个城市与我国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杜伊斯堡和武汉于1982年结成了中德第一对友好城市。
杜伊斯堡,作为德国的工业重镇和欧洲的物流枢纽,因为中欧班列的开通,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
这条从我国连通到欧洲腹地的“钢铁驼队”,不仅带动了中德之间的贸易往来,还直接为杜伊斯堡创造了15%的就业岗位。
由于与我国的深度合作,杜伊斯堡甚至被称为德国的“中国城”。
这种合作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在文化和教育方面,德国的多座城市也与我国建立了密切联系。
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在德国的设立,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合作项目无疑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提供了坚实的桥梁,也为德国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何友好合作关系被悄然削减?
尽管中德之间曾有如此深厚的合作基础,但近年来,德国多座城市逐步削减与我国的友好关系,让外界感到意外。
基尔市政府单方面取消了与青岛的合作,理由是“对合作成果持怀疑态度”。杜塞尔多夫则在2023年取消了传统的“中国节”,并将其转变为“日本节”,声称这是一次“形式调整”,并不涉及政治因素。
然而,这些决定是否真的与政治无关?
答案显然并不简单。2023年,德国政府出台了首份官方版的《中国战略》,明确提出要对我国实施“去风险”政策。
这一政策并不等同于“脱钩”,但它强调减少对我国的经济依赖,尤其是在供应链和关键技术领域。这一政策不仅直接影响了国家层面的合作,也对城市间的关系产生了连锁反应。
德国城市逐渐削减与我国的友好关系,背后有几个深层原因。首先是政治上的考量。
近年来,德国国内对与我国合作的舆论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政客和媒体将对华关系视为潜在的“风险点”,认为需要重新评估与我国的合作。
其次是经济上的压力。尽管我国市场对德国制造业至关重要,但德国政府在供应链安全方面的担忧促使其在一些领域主动减少与我国的联系。
以杜伊斯堡为例,这座曾经的“德国中国城”在2022年暂停了与华为的智慧城市合作项目。官方解释称,此举是基于网络安全的考虑,但也与德国政府整体的政策调整密切相关。
同样,基尔和青岛的合作终止,背后则更多反映了德国城市在面对国内政治压力时的“趋同选择”。
经济依赖与政策目标的矛盾
尽管德国城市逐渐减少与我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但经济现实却让“去风险”政策面临极大的挑战。中德两国的经济联系早已深度交融,德国制造业对我国市场的依赖更是显而易见。
数据显示,2021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2455亿欧元,占德国GDP的10%。尤其是在汽车产业领域,德国几大汽车巨头的销售额近一半来自我国市场。
大众汽车公司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家德国汽车巨头不仅在我国拥有多家合资工厂,还将我国视为其未来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而在化工领域,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近年来也在我国不断扩大投资,建设世界级的一体化生产基地。这些企业的成功正是中德经济互补性的最好体现。
杜伊斯堡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其发展依然离不开我国市场。
据统计,2024年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货运量同比增长了65%,这一数据说明,尽管德国在政策层面试图“去风险”,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两国的联系并未减弱,反而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德国面临的矛盾在于:一方面,它希望通过“去风险”减少对我国的依赖,另一方面,其经济和城市发展又无法完全脱离我国的支持。
这种政策目标与经济现实之间的冲突,注定让德国在对华关系上需要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从杜伊斯堡到基尔,从智慧城市项目到文化活动的取消,德国城市逐步放弃与我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这是否会成为中德关系的长期趋势?
面对我国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德国经济的依赖,德国的“去风险”政策能否真正实现?这一切或许还需要时间来揭晓。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观察家 | 美国与德国政治变局影响下的中德关系》
中国青年报《学界报告指出中德两国经贸合作趋势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