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平江路,半部苏州史;一座虎丘山,半部苏州史……一部苏州史就两个地方?

图片

图片

低调的江南城市常州,历史底蕴深厚。它曾与苏州、湖州齐名,号称“三吴”。要想了解常州的过去,少不了要去青果巷流连一番。常州城市名片青果巷被称为“江南名士第一巷”,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众多的传统民宅、名人故居、文化殿堂、古井牌坊,文物旧迹俯首可拾。唐荆川、恽鸿仪、李伯元、赵元任、周有光、史良……众多名人曾从这里走出,影响神州大地。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这是常州人送给青果巷的美誉。青果巷与常州的这种关系在其他城市也存在,比如镇江。最能担当镇江人杰地灵声誉的当数西津渡。同样,“一座西津渡,半部镇江史”这一响当当的口号也从镇江人口中呼唤出来。

这种带有格式化的口号并非常州与镇江的特例,放眼长三角,原来它早已大行其道。在杭州,有“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在淮安,有“一座清晏园,半部淮安史”。在徐州,有“一座户部山,半部徐州史”。在无锡,有“一条古运河,半部锡城史”。在盐城,有“一条建军路,半部盐城史”。在嘉定,有“一座法华寺,半部嘉定史”。宁波与温州的版本略有不同,但格调完全一致,它们分别为“一部宁波史,半部在月湖”和“一部温州史,半部在塘河”。通过这些顺口溜的表述,一座山,一脉河,一条路,一处景点,一席方寸之地,都能担当城市史的半边天,派头十足。

在苏州还会出现顺口溜“打架”的情况。平江路是苏州古城的缩影,似乎可以担当“一条平江路,半部苏州史”这一名头。但是,名人们也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那么来句“一座虎丘山,半部苏州史”似乎也有道理。可这样的话,平江路与虎丘就组成了整部苏州史,那苏州其他的城市名片该怎么办?南京的模式化顺口溜更绝,既有“一条秦淮河,半部南京史”,又有“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还有“一座栖霞山,半部南京史”。好了,一部南京史已经包含不了这三处山水,遑论其他。

这种夸大城市名片在整个城市史上地位的顺口溜不止一种。另一类“先有某地,后有某城”的模板也很常见,如江苏有“先有天宁寺,后有南通城”和“先有紫竹庵,后有海州城”,浙江有“先有天王塔,后有衢州城”,安徽有“先有荆山街,后有芜湖城”。同样,这种顺口溜模板在名城苏州也出现了“撞车”:平江路继续出现在这一模板中,“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其他还有“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和“先有木渎镇,后有苏州城”。

其实,一处地标,即使历史再显赫,功能再强大,它也代表不了半部城市史。城市里的一处小景,一条道路,一件设施,即使历史再久远,早期再辉煌,也要纳入整部城市史中进行考量才能彰显其价值。充满土味的顺口溜因夸大其词显得权威性不足,但其展现出来的对城市地标的挖掘,对城市之根的探索,对城市历史文明的思考,却是弥足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