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记者 丁贵梓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全国音乐剧市场中,演艺新空间及小剧场演出的场次占比近70%,市场影响力不容小觑。
近年来,以上海音乐剧市场为代表,涌现出不少优质的演艺新空间作品。不同于传统大剧场,演艺新空间在丰富戏剧演出形式的同时,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成为培育人才、推动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面临着题材创新不足、质量监控缺乏等问题。演艺新空间会给音乐剧行业带来哪些发展?
新兴市场排头兵
2024年年末,在上海,“进商场看戏”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南京东路第一百货C馆7层,5000平方米的空间被分割成十多个演艺新空间,不同题材的音乐剧在此驻演。过去,商场关门歇业后,门外一片寂静;而今,晚上10点,刚刚散场的观众还在商场门口聊得火热。
在上海人民广场周围,类似的景象屡见不鲜。
2019年,上海推出《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促使其演出场次每年不低于50场,以及可将写字楼、商场、园区的非标准剧场转换为演艺新空间。2020年,以戏剧厂牌“一台好戏”制作的环境式驻演音乐剧《阿波罗尼亚》为始,上海音乐剧在演艺新空间领域找到了新的发力点。如今,在上海环人民广场半径一公里内,五六十个演艺新空间散落在亚洲大厦、第一百货、大世界等地。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等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音乐剧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1月至10月,在全国票房排名前10的音乐剧作品中,《时光代理人》《嗜血博士》《#0528》《狂炎奏鸣曲》《阿波罗尼亚》均是在上海驻演的演艺新空间项目;而演出场次排名前10的作品,全是演艺新空间项目。
演艺新空间打破传统观演关系,强调沉浸式和参与感,演出形式更加灵活。不同于传统镜框式舞台,观众可以在风格复古的“小酒馆”里落座,不同位置会收获不同的观演体验。“音乐剧的娱乐和商业属性,与演艺新空间的演艺模式高度契合。”“一台好戏”副总经理袁齐介绍,2024年,《阿波罗尼亚》迎来了在上海的第1000场演出,这种围绕剧目内容量身定制的沉浸式观剧环境仍在吸引新的观众前来观演。在各类社交平台上,有不少观众分享选座经验,解析不同座位带来的体验。
“通过这些演艺新空间项目,周围商圈的餐饮、购物业态被盘活了。”《嗜血博士》制作方、戏剧厂牌涵金文化制作人覃子瑄介绍,此类驻场演出集聚带产生了鲜明的带动效应,催生了文旅新业态和新消费。
行业发展助推器
过去4年间,各类演艺新空间项目纷纷涌现,有的长期驻演,有的昙花一现。身处大浪淘沙的市场中,演艺新空间也在促使音乐剧行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需要10个顾易。”谈及演艺新空间项目的运营感受,覃子瑄发出如此感慨。顾易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承担了涵金文化部分作品的作曲、音乐总监和主演工作。放眼当前上海音乐剧市场,不难发现各个项目的主创团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交叉,这也反映出行业人才的紧缺程度。
演艺新空间模式发展早期,各类版权剧项目迅速打开了新兴市场的大门,培育了大批观众,完成了行业发展的前期积累。搭好了台子,还得有大量优质的内容来填充。而打造优质内容的关键之一,就是行业优秀人才的培养。
演艺新空间的存在,为音乐剧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我们一年500场演出,从舞监到灯控、音控人员,他们在小剧场里磨合成长,为将来走向大剧场打下基础。演员也是一样,几百场的小剧场演出磨炼下来,再去大剧场就会游刃有余。”覃子瑄说。
除了行业人才不足,各类演艺新空间项目的同质化和长期驻演的质量不一等问题,也给音乐剧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袁齐介绍,为确保演出质量,他们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并不断更新剧目制作、演出运营等领域的标准作业程序。“在演艺新空间,会发生在传统剧场里无法预计的突发状况,比如演出过程中观众和演员的动线冲撞等,就对场务的控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场务只有熟读熟背剧场管理规范,才能正确引导观众。”
当“新空间”走出上海
演艺新空间模式在上海音乐剧市场的成功,能否被复制到其他城市?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区分音乐剧市场中巡演项目和驻演项目的运作模式。袁齐介绍,目前国内的巡演项目大部分由演出制作方、出品方和巡演经营方共同承担。到其他城市巡演时,出品方往往会选择与保利院线、中演院线等演出经营方合作。但驻演项目并不涉及这些外包合作内容,制作出品方在做驻演规划时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回本周期。
“演艺新空间项目能否复制到其他城市,需要看具体城市的市场容量、活跃程度、目标人群以及营销方案等。”袁齐说。比如北京西区剧场,首先采取的就是承接上海成熟演艺新空间项目的镜框舞台版本。
2023年,《北京市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出台,提出培育多场景多业态演艺新空间。同年,东城区授牌大麦新空间当然有戏沉浸式剧场、笑果工厂隆福寺店、颜料会馆、77剧场、南阳共享际5家演艺新空间,西城区授牌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新空间剧场、繁星戏剧村、正乙祠戏楼等8家演艺新空间。“基于此,我们也考虑对西区剧场进行改造,未来将更偏向上海市场的经营模式。”袁齐说。
“任何项目的成功,都有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因素,一个项目成了并不意味着只要复制它就一定能成。”业内人士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扎实创作、因地制宜,才能为演艺新空间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