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资源交易中心:“布局优化+新通道”助推交易服务提质增效

红网时刻新闻12月31日讯(通讯员 刘莹琪 戴星)12月30日,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区历经40天的升级改造,正式投入使用。经过两天的实际运行检验,设施设备功能一切正常,为株洲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改造,中心严格依照省内规范性文件、服务标准,结合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评标区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实现该区域服务功能“三升级”,为强化评标区封闭管理,提升评标效率,提供高效、规范、廉洁的服务环境。

图片

布局升级,交易环节“零沟通”。为有力助推全市交易数字化水平高质量发展,实现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双提升,中心将原10间评标室增至13间,其中3间作为远程异地专用评标室,以解决远程项目评标室不足问题。每间评标室将原来的集中会议式评标升级为独立席位评标,从空间上隔离实现“零沟通”,强化专家独立评标意识,提高评标效率。

图片

设备升级,交易环境“零进入”。为降低围标串标风险,实现专家入场规范化,中心启用评标专家专用电梯,一站直达专家等候区。此基础上实行电子设备安检入区、智能机器人送餐服务,确保专家与各方主体之间实现交易“零接触”、人员“零进入”。中心还特别注重信息技术应用,通过重新规划视频点位布局,引入全新的评标计算机、高清摄像设备和通讯设备,有效解决过去显示终端分辨率低、显示不清等问题,实现评标操作过程更加流畅,音视频设备更加高效。

质量升级,交易服务“零距离”。为提升评标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服务环境,中心设置评标学习区,提供操作视频、业务知识、操作指南等学习资料,旨在提高评标专家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还充分考虑评委的休息需求和工作特点,合理规划设置3间评委休息室,配备床位、被褥、应急药箱等设施和物品,保障评标专家休息质量、提升评标效率,确保交易活动顺利进行和各方主体权益保障。

此次改造升级,获得各方交易主体一致好评。评标专家表示,封闭的等候区、学习区和休息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专业的环境,有助于提高评标效率和质量。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升级改造是交易中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降低交易风险、全面提升服务质效的重要举措,随着升级改造工程完成,交易中心将继续秉持“阳光交易、洲全服务”的理念,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