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大决战,全球科技巨头纷纷站队,释放哪些信号?

2024年12月,全球科技产业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中美芯片大战加剧,美国一方面加大对中国的芯片制裁,另一方面,中国却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特别是在成熟芯片领域。

与此同时,欧洲的科技巨头们却选择加大与中国的合作,试图在全球芯片市场中寻找新的机会。

这一切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中美芯片大战的背后,究竟透露着什么信号?全球科技企业的站队,预示着中美科技竞争将进入新的阶段吗?

图片

中美芯片大战的背景

芯片产业被称为现代科技的“命脉”,它不仅关系到电子设备的性能,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安全。

在这场芯片大战中,美国一方面限制中国获取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和技术,另一方面中国也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逐步赶超。

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企业实施的芯片禁令以来,华为等公司深受其害,甚至使得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在短时间内遭遇了巨大的技术封锁。

图片

根据报告,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制裁不仅限于高端芯片,还包括芯片制造设备和相关技术。

超过140家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制裁黑名单,其中包括涉及芯片制造的关键企业,如华为、中芯国际等。

美国还进一步限制了包括先进光刻机在内的高端芯片制造工具的出口,试图阻止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崛起。

然而,这场制裁也带来了意外的效果——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在某些领域实现了“突围”。

特别是在成熟芯片领域,中国在过去几年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到2027年,中国在成熟芯片市场的产能占比预计将达到39%这一进,展令美国始料未及。

欧洲企业与中国合作的加速

在中美芯片大战的背景下,欧洲的科技巨头们选择与中国加强合作,尤其是在成熟芯片领域的生产合作。

据2024年12月26日的报道,欧洲芯片公司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纷纷加大了与中国晶圆厂的合作。

图片

2024年12月中旬,英飞凌的CEO Jochen Hanebeck公开表示,英飞凌将部分芯片生产转移到中国代工厂,以满足中国市场对重要芯片部件的需求。

英飞凌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微控制器(MCU)和功率半导体制造商,尤其在电动汽车和能源管理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与中国的合作,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同样,恩智浦半导体和意法半导体也在2024年底宣布,双方将在中国建立更多的合作生产线。

恩智浦的执行副总裁Andy Micallef表示,恩智浦正在寻求扩大在中国的供应链,以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欧洲芯片大厂纷纷表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显然是看中了中国在成熟芯片市场的巨大潜力。

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商业逻辑。

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日益完善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吸引了欧洲企业的积极布局。

随着中国市场对汽车、家电、5G通信、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需求激增,欧洲企业急于通过合作布局以保证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是出于对全球市场和供应链稳定性的考量。

中国在成熟芯片领域的崛起

尽管美国在先进芯片领域对中国施加了巨大压力,但中国在成熟芯片领域却实现了强劲的突破。

2024年,中国的成熟芯片出口额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增速高达20.3%。

尤其是在汽车、智能家居、通讯设备等领域,成熟芯片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图片

成熟芯片在全球市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汽车的发动机控制、导航系统,到智能手机、家电等设备的核心控制单元,都需要大量的成熟芯片。

而这正是中国崛起的关键领域。

中国通过加强自主研发,逐步替代进口成熟芯片,减少对国外芯片的依赖。

2024年,中国前11个月的芯片出口额达到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0.3%,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芯片产业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芯片制造和设计中心之一,逐步向全球市场输出成熟芯片产品。

全球科技产业的未来走向

随着中美芯片大战的愈演愈烈,全球科技产业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欧洲企业与中国的合作加速,表明全球科技巨头正在重新审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在成熟芯片领域的崛起,既是对美国芯片制裁的回应,也是中国科技产业长期战略布局的体现。

图片

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中的份额将继续扩大,尤其是在成熟芯片领域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未来,全球科技巨头的合作与竞争将进一步推动芯片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是否会进一步升级,也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

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限制中国发展先进芯片,美国却突然发现成熟芯片快被中国主导了》2024-12-19

证券时报《中欧企业合作加码 强化中国芯片供应链》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