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海军对美作战构想的演进与航空母舰建设(1)

图片

中图分类号: K304; E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3451( 2018) 01 - 0024 - 13

日本因其独特的岛国地理环境,近代以来一直将维护海洋安全、争夺海上利益作为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目标。自 1907 年制定《帝国国防方针》开始,日本海军视美国为威胁其海洋安全、遏制其海权扩张的主要假想敌国,在世界军事变革潮流与敌我力量对比变化中,暗中相继制定了“舰队决战”“渐减邀击作战”“连续作战”等作战构想,谋求同美国争夺在亚太地区的海上霸权。日本关于未来战争的设计,对其海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正是为适应对美作战构想的演进,具有优越的远距离侦查能力、对主力舰队的护卫能力与对敌舰的远程打击能力的航空母舰(以下简称“航母”) 才逐渐成为日本海军的重要建设对象,航母的建设发展也成为日本迈入世界海军强国之列的重要标志。

目前国内学界,对日本海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海权理念与国防政策发展、海军与陆军间的政治对立以及“大舰巨炮主义”作战思想等方面,而对日本海军建设发展进程中最主要的海上武器———航母的建设与运用问题论述较少,鉴于此,本文拟依据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日本内阁机密档案、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所藏日本海军机密档案、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纂的作战资料、回忆录等史料,对日本海军对美作战构想的演进进行回顾,在考察其航母建设的基础上,透析日本海军从崛起到败亡的历史过程。

一、《帝国国防方针》的制定与对美“渐减邀击作战”构想的出台 

自 1853 年“黑船事件”发生,面对欧美列强来自海上的威胁,日本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始重视近代海军建设与本国海权的维护。明治维新后,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日本开始逐步对外扩张。19 世纪末20年代初,日本为实现明治天皇在《安抚亿兆宣扬国威之御宸翰》中所宣称的“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这一扩张性战略,相继与中俄两国展开了对远东地区主导权的争夺,先是通过甲午战争割占中国台湾并取得在朝鲜半岛的特殊地位; 又通过日俄战争独占朝鲜半岛,并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延伸至中国东北的南部,进而攫取了南满铁路经营权等各项特殊权益,从而建立起了从台湾岛、澎湖列岛上溯至朝鲜、中国东北的广阔“利益线”。在这一侵略扩张的进程中,其“大陆征服欲望显著增强,并以此为背景,陆军的作战计划成为日本帝国作战计划的主干”,将“大陆利权的维持与扩张视为国防的至上目标”。

日俄战争后,日本的国防战略从1871 年兵部省在《军备意见书》中所确立的以“守备内地”“防御沿海”为核心的“守势国防”转变为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攻势国防”。出于重新设定假想敌和配置兵力之考虑,制定反映其军事战略的《帝国国防方针》被提上日程。

1907 年 2 月—4 月间,由陆军参谋总长奥保巩与海军军令部部长东乡平八郎共同拟定的《帝国国防方针》,经过西园寺公望内阁与山县有朋元帅府斟酌研究,于 4 月 19 日得到明治天皇最终裁可。日本在此方针中“以俄国为第一敌国,美、德、法诸国次之”,提出,“陆军兵备的假想敌国中,我陆军最应重视俄国在远东地区使用兵力应采取攻势态势,海军兵备的假想敌国中,我海军最应重视美国海军在东洋采取攻势态势”。

日本海军之所以将日俄战争期间曾经居中调停并帮助日本获得胜利的美国视为主要对手,最初“主要是考虑便于获得预算”,因为在他们看来,“日美之间的对立仅处于未来可能性的范畴,还没有现实的紧迫感”。然而,随着英国在大洋彼岸掀起军备变革浪潮,日本海军的神经开始被触动了。

1906 年,英国皇家海军正式开始建造新型战列舰———“无畏”号,其配备有“10 门 12 英寸的主炮,航速 21 节,具备厚装甲,高干舷以及相对较高的炮座等特征,它的火力是其他战列舰的 2. 5倍”⑤,“无畏”号的横空出世使各国海军的主力舰黯然失色,自此大口径主炮、重装甲防护与大吨位成为评价海军实力的主要指标,海上霸权的争夺正式进入“大舰巨炮主义”时代。为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列强纷纷致力于军备变革,拉开了造舰竞赛的序幕。 

日本海军为确保其在远东地区的优势地位,提出,“根据《帝国国防方针》,海军应该重视在东洋地区对假想敌国采取攻势,从而进行兵力配置,为此我军应常备一支最新式即最精锐的舰队,其兵力最低限度是保有 8 艘 2 万吨战列舰、8 艘 1. 8 万吨装甲巡洋舰,将以上舰队作为主干,为完备其作战机能辅以其他巡洋舰及大小驱逐舰艇若干艘,作为国防上的第一线舰队”,“鉴于列国海军发展趋势及制造能力的进步,装甲舰有效舰龄为 25 年,划分为三期,以竣工后八年为第一期,第九年至第十六年为第二期,第十七年至第二十五年为第三期”⑥,力图将原来的“六六舰队”⑦,扩展为一支以 16 艘舰龄不满 8 年的主力舰为核心构成的“八八舰队”⑧。 

日本在远东地区的迅速崛起,开始引起美国的担忧。1907 年 12 月 16 日,西奥多·罗斯福政府,为了显示“太平洋和大西洋一样是我们( 美国) 的内海”,决定派出一支由 16 艘新锐战列舰和7 艘驱赶舰组成、官兵达1. 4 万的庞大舰队,进行世界巡航,威慑日本。西奥多·罗斯福声称,“要使日本感到美国是不可战胜的,美国海军能够在任何时候保持最高效率的旺盛斗志”。桂太郎内阁闻讯后为避免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主动邀请美国舰队访问日本。这样,作为“促进国际友好和增进日美两国信赖纽带”的美国舰队于 1908 年 10 月到访横滨港。11 月,日美两国政府趁关系回暖之际缔结了《高平———罗脱协定》,决定本着相互理解协商的态度处理两国间的分歧,暂时消除了笼罩在太平洋上空的战争阴云。但亲眼目睹美国“白色舰队”的日本海军高层,清楚地意识到排在世界海军实力第 5 位的自己与第 2 位的美国海军之间的差距,考虑到未来日美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开始着手制定对美作战构想,并在“1908 年的海军演习中首次将美国海军作为假想敌进行实际演练”。

1910 年,日本海军战略家佐藤铁太郎在其著述《帝国国防论》中大胆设想,“假若日美两国开战,由于菲律宾近海及港湾在我海军势力范围内”,“美国海军若等待大西洋和太平洋两舰队汇合后奔赴菲律宾,必将耗费许多时日,即便太平洋舰队单独前来,菲律宾也将较长时间内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总之,我等认为将来日本海军应将对德作战的标准,设定为对美作战的最低标准,对日本舰队而言,驻菲律宾的美国舰队将成为牺牲品”,“毋庸置疑我等确信,美国海军的菲律宾舰队最终将遭受我海军的沉重打击,并且该岛将成为我舰队的根据地,为我海军提供优良港湾”。同时,在军备标准上,“进攻方舰队必须对防御方舰队多出五成以上的优势兵力才能取得主动权,而防守方舰队必须达到进攻方七成以上兵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见,此时日本海军的对美作战构想仍延续着日俄战争中的“舰队决战思想”,注重主力舰对决的“大舰巨炮主义”,日本海军军力达到美国海军的七成自此成为其发展军备的基本标准之一。

进入 20 世纪的第二个10年,日美关系波澜迭起,特别是在海权与中国问题上,从相互猜疑逐步走向分歧、对抗。首先,在海权问题上,日本通过占领德属南太平洋诸岛,控制了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这使得日本能够切断夏威夷与菲律宾之间的海上通道,对美国的太平洋战略造成极大威胁。其次,日美两国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截然相反,日本的立场是独霸中国,具有鲜明的排他性,而美国则坚持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不承认日本所谓的对华特殊利益和特殊地位。

日本海军为应对日美冲突,加速了扩军进程。1914 年 7 月 10 日,大隈内阁海军大臣八代六郎首先提出“八四舰队案”,他认为“考虑到国家财政,为实现建造八八舰队应首先完成八四舰队的建造”,计划保有 8 艘舰龄未满 8 年的战列舰的同时,将原有的 8 艘装甲巡洋舰替换为 4 艘更为先进的战列巡洋舰。其中 8 艘战列舰分别为正在建造中的 4 艘“超无畏”级战列舰: “扶桑”号、“山城”号、“伊势”号、“日向”号以及即将开工的 4 艘“长门”级战列舰: “长门”号、“陆奥”号、“加贺”号、“土佐”号。4 艘战列巡洋舰则分别为从英国进口的“金刚”号及日本国内仿造的姊妹舰“比睿”号,还有两艘同级舰: “榛名”号和“雾岛”号。1918 年,日本第一次修订《帝国国防方针》,提出了新的扩充海军军备方案,将“八四舰队案”扩充为“八六舰队案”,计划拨款建造战列巡洋舰“爱宕”号、“高雄”号。到 1920 年 6 月,日本海军计划建造 8 艘高速战列舰和 8 艘战列巡洋舰的“八八舰队案”又在国会获得通过。

日本海军的扩军举动被欧美列强视为对其海上霸权的公然挑战,于是一战结束后“列国竞相发展高速巨舰”,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海军军备竞赛。伴随着一艘艘战舰的下水,军费开支给各国财政造成沉重负担。至1921 年日本海军预算比例竟高达国家预算总额的三成,即便如此也仅相当于美国海军预算的三分之一。1920 年至 1921 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迫使军备竞赛难以为继,日本海军也不得不希冀通过外交弥补军事资源的不足。1921 年至 1922 年美国首倡召开华盛顿会议,就海军裁军、太平洋问题和远东问题展开国际协商。

1922 年 2 月 6 日,在华盛顿会议上折冲樽俎的美、英、法、意、日五国最终签署《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签约各国需放弃各自的主力舰建造计划,不能建造或获得新的主力舰”,“主力舰和航空母舰,在 1921 年 12 月 12 日之后十年内不得开工建造”。这使得此前多年无序性的军备竞赛告一段落。根据条约“第一章第四条: 各签约国的主力舰吨位不能超过本条所规定的水平,美利坚合众国为 52. 5 万吨、英帝国 52. 5 万吨、法兰西国 17. 5 万吨、意大利国 17. 5 万吨、日本国 31. 5 万吨”,“第七条: 各签约国的航空母舰吨位不得超过以下的标准,美利坚合众国为 13. 5 万吨、英帝国13. 5 万吨、法兰西国 6 万吨、意大利国 6 万吨、日本国 8. 1 万吨”。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当时各国海军的“主力舰决战”思想影响,条约虽然规定“除主力舰与航母之外不得建造吨位超过 1 万吨的辅助舰”,但并未限定 1 万吨以下辅助舰的建造规模。所以各国纷纷将注意力转向吨位在 1 万吨以下准战列舰级别的重型巡洋舰建造上。

1921 年的华盛顿会议开启了以国际协定限制各国军舰建造的“海军假日”时代,但对于日本海军而言,华盛顿体制的确立决定了日美两国走向对立,增加了未来发生武力冲突的可能性。如前文所述,日本海军进行“舰队决战”的基础是保持对美海军 7 成军力。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使日本海军的主力舰及航母保有量被限制在美国海军的 6 成左右,为改变日本海军所处的不利地位,研究对美作战的日本海军军令部作战部负责着手修改对美作战构想。

1923 年,日本第二次对《帝国国防方针》进行修改,美国取代俄国一跃成为它的第一假想敌国。《方针》指出,“在不久的将来帝国的国防方针应同我国发生冲突具有最大可能性,且拥有强大国力和军备的美国为主要目标重点防备,对同我国接壤的中、俄两国以亲善为宗旨力图为我所用,并始终保持威慑两国的实力”。自此,日本海军将美国从观念上的假想敌国转变为现实中的假想敌国。鉴于日美两国在国力与海军实力方面的差距,海军军令部在同年制定的《帝国军用兵纲领》中提出,“同美国开战初期应迅速在东洋对敌形成压制,同时与陆军协力破坏敌军在吕宋岛以及关岛的海军根据地,在敌舰队主力从东洋方面来航途中,逐步削弱其势力,伺机以我主力舰队予以击破”。以 1923 年《帝国军用兵纲领》的出台为标志,日本海军对美作战构想正式由“舰队决战”具化为“渐减邀击作战”。所谓“渐减”,就是逐步削弱敌人之意; 所谓“邀击”,就是拦击、截击之意。日本海军决定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即将决战时机推迟,雪藏主力,而在之前尽力以辅助兵力和其他手段消耗美国海军,待到将其消耗至日本海军所期望的程度,再伺机与其展开主力舰队决战。

在“渐减邀击作战”中,航母在第二阶段承担对美军舰队的远程侦查与打击任务,在第三阶段舰队决战时“部分航母编入以高速巡洋舰为主力的前线警戒部队,配置于主力舰队的前方,利用舰载机搜索敌舰动向。部分部署在主力舰队承担防空任务”。航母凭借其出色的护卫能力与远程侦查、打击能力,成为“渐减邀击作战”构想中的重要辅助战力而受到重视。因此,日本海军在对美“渐减邀击作战”构想下着手加强辅助舰与航母的建造力度。

1930 年 1 月,为遏制各国海军在建造辅助舰方面掀起的新一轮军备竞赛,英国邀请美、日、法、意四国再次于伦敦召开海军会议,各国在历经3 个月的艰难交涉后,于4 月22 日签订《伦敦海军条约》,对缔约国主力舰数量进一步作出裁减,将限制建造主力舰的期限由 10 年延长至 15 年,并专门对辅助舰作出规定,“将标准吨位超过 1850 吨、不大于 1 万吨的巡洋舰分类分为两级: 主炮口径超过 6. 1 英寸的甲级巡洋舰和主炮口径不超过 6. 1 英寸的乙级巡洋舰。甲级巡洋舰总吨位为美国18 万吨; 英国 14. 6 万吨; 日本 10. 8 万吨。乙级巡洋舰总吨位美国 14. 3 万吨; 英国 19. 2 万吨; 日本10 万吨”。日本在会议上提出本国辅助舰总吨位达到美国辅助舰总吨位的七成,但这一诉求再次遭到抑制,在几经周折后,最终以达到美国海军辅助舰总吨位 69. 75% 的结果勉强缔约。《伦敦海军条约》将日本海军的辅助舰保有量限制在美国海军的 7 成以下,面对这一不利状况,大力建设航母成为日本海军提升其战斗力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