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进一步贴合当地实际,沪喀加强文化双向推介让更多人爱上喀什

图片

2024喀什星空音乐节点亮喀什古城高台民居。

今年以来,上海文化润疆的实施路径更趋适合喀什实际、符合各族群众需要。

从喀什举办的2024首届喀什上海文化周、喀什星空音乐节、上海美食集市到上海举办的沪喀文化周、喀什空中文化月、喀什美食节,两地不断加大文化双向推介力度,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并且爱上了喀什,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现情谊纽带,喀什文化周深化两地交融互鉴

从上海到新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正穿越石库门,汇入叶尔羌河。

9月27日晚,2024喀什星空音乐节在喀什古城高台民居拉开帷幕。多次登上春晚的唱将级女歌手黄绮珊演绎代表作《向云端》等、影视剧金曲女神金玟岐带来经典作《岁月神偷》,在热门综艺中人气持续高涨的旅行新蜜蜂乐队和“披荆斩棘的哥哥”朱星杰唱跳俱佳,新疆本土歌手帕尔哈提与酸奶乐队融合摇滚乐与民族元素,来自上海的歌手平安在喀什夜空唱响《今夜无人入睡》,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送上祝福,一首《我爱你中国》引发全场大合唱……

这是喀什地区首个高品质音乐节。当晚在大山中的边境乡——叶城县西合休乡,以及在五千多米高的红其拉甫口岸的百姓和官兵,与喀什地区12市县的群众,都可以通过公共空间大屏、移动端小屏同步收看。

同期举办的2024上海文化周活动将上海现代化国际化风格与喀什地区的民族艺术相融合,让喀什各族群众深度了解当代上海文化发展。活动集中呈现了上海的文化润疆成果,累计触达线下群众60余万人次,主题报道覆盖人数超6000万。

上海轻音乐团为文化周开幕式献上开场曲《金梭银梭致青春》,融合了经典歌曲《金梭和银梭》与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在喀什古城城门、百年茶馆、喀什人民广场和高台民居,乐团与当地音乐工作者上演了四场由不同民族、不同乐器演奏的“轻音”快闪活动,深度融合海派与民族、原创与改编、器乐与歌声。

上海木偶剧团节目《布拟新趣》选用新疆非遗艾德莱斯绸制作全新木偶,将其完美融入海派木偶艺术。该团还将海派多媒体皮影戏《九色鹿》专场演出带到上海对口援建的喀什六中,共有600余名师生共同欣赏了这场海派木偶艺术盛宴,并有54名学生参加了《非遗工坊》手工制作课堂。

展示民族风情,沪喀文化周全城联动全民打卡

两个月后,从新疆到上海,壮美风光、民族风情、丝绸之路的悠悠古韵跨越天山南北,映入外滩的灯火。11月29日至12月5日,2024沪喀文化交流周在沪举办,为两地文化交流搭建桥梁,续写沪喀友谊新篇章。

文化周涵盖五大核心板块:文旅产业推介活动、文化演出和展览活动、群众文化交流活动、融媒体合作交流活动、智库学术研讨活动。

在上海—喀什文旅投资促进大会现场,上海对口援疆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巴楚县四县文旅代表来到现场推介,“千年丝路锦绣传承”非遗文创开发、“喀什丝棉经线数字化印花和无水工艺”研究、“浦莎号”援疆包机游深度开发及宣介等9个项目在现场签约,从共同保护喀什非遗传承,到助力喀什传统棉纺织产业数字化,从共谋喀什文旅资源深度开发到文艺作品共创、文旅展陈共赋能、电商联盟共发展,产业援疆和文化润疆的载体在沪喀两地正在不断丰富。

“遇见喀什”沪喀市集为市民及国内外游客打造一个亲近喀什文化的绝佳舞台。活动期间,喀什艺术家们与上海本地的艺术团体同台献艺,把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表演也带到现场,共同演绎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交融盛宴。现场的展览推介环节,还为有意向探索喀什之美的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便捷的渠道。

沪喀文化交流周更加注重凝心聚力,《叶尔羌河》视听交响音乐会、“金色喀什”摄影展、“色彩喀什”油画展等将两地文化有机融合;沪喀融媒合作发展大会、智库学术研讨活动,群体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沪喀融媒人才、专家学者、群众等互动交流,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城联动,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在一周的时间里,音乐导赏、摄影艺术展、文化交流演出、手工体验、公益电影等约25项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静安区文化馆、宝山区文化馆及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开展,为广大上海市民带来精彩的沪喀两地特色文化盛宴。文化周还发起全城市民打卡活动,领取专属消费券,赢取“沪喀情深”纪念小礼品。喀什的传统手工艺、非遗、美食物产、民族服饰将逐一亮相上海街头,上海公交20路“遇见喀什风景线”主题巴士,带市民穿梭城市,体验快闪活动的乐趣。

展开历史长卷,文化润疆精品斩获“五个一工程”奖

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文化润疆工作投入,通过加强文化资源供给、推进文化交往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创新开展文化润疆工作。

将历史寓意融于一杯杯咖啡、杏皮茶;让人们通过VR“穿越”回重要历史时刻,与革命先辈共走来时路;在文创开发中加入喀什的馕、石榴等元素……位于月星上海城的喀什初心驿站自今年9月启用以来,充分利用上海的红色资源优势与“一大”红色品牌,结合喀什当地特点,同时积极联动各机关、街道,开展各类活动30余场,累计参与活动人数1000余人,成为喀什广大党员、群众感悟初心、增强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红色阵地。

一批文艺精品正在涌现,杂技剧《天山雪》便是其中之一。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公布,杂技剧《天山雪》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天山雪》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联合出品,历时三年创排。全剧以“逆风飞翔”的雄鹰精神作为引领,以杂技人的故事贯穿始终,串联起七十年来沪疆两地、三代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新疆、发展新疆的壮美历程。

《天山雪》的故事容纳了全国青年投身新疆建设的往事,也融入了新时代沪疆深化文化教育合作的“进行时”。创作者以上海市马戏学校培养新疆班的真实事例为框架,将各族人民携手奋进的深情厚谊搬上杂技舞台。它让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杂技艺术发展道路。

未来,上海援疆将持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以中华文化的涓滴细流浸润各族人民心田,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真正把文化润疆的“润”字做扎实。

  作者:

图:上海援疆前指编辑:赵征南责任编辑:范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