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哀牢山中的民族风情韵味悠长

图片




古老的查姆、神秘的“三笙”、动听的阿噻调、精美的彝绣……双柏县孕育了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双柏像一座民族文化的宝库,历经千年沧桑而风华正茂;双柏像一场传统歌舞的盛会,历经代代传承而生生不息。

图片



查姆文化
双柏民族文化浓郁,底蕴丰厚。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叙事长诗《赛玻嫫》是彝族“根谱”,彝族民间说唱《阿佐分家》是彝剧“始祖”,彝文医药书《齐苏书》比《本草纲目》还早12年成书。

图片

传承至今,查姆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全新的演绎,展现了双柏群众勤劳勇敢、不畏艰辛、追求进步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力量。

图片


“三笙”文化

双柏县是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乡,至今保留着6500年前崇拜虎的现象。以“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为主的“三笙”文化,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民族民间文化,被世界誉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

图片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笙”舞蹈不断融入民风民俗、生产生活,在创新中得到全新的演绎。“三笙”跳出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跳出了对历史的记忆,也跳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歌小调

阿噻调、四弦调、阿乖佬、阿力则、阿苏蔗、仁义调……双柏的民歌小调,广泛流传在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有生产劳动和狩猎时唱的,有谈情说爱和谈天说地时唱的,还有在婚嫁和丧事以及各种祭祀活动中唱的。这些种类繁多的民歌小调,传唱在人们生活当中。聆听哀牢山中的歌谣,感受丰富民族文化。

图片



笙歌不息

双柏民族节日众多,虎笙节、中元节、开街节、花鼓节……每逢节日,人潮涌动,成千上万的百姓,从四山八岭赶来,四弦铮铮,笙歌阵阵。人们踏歌起舞,赞颂着美好生活,把一个个民族传统节日变成了民族风情浓郁的原生态歌舞表演。

图片

图片


彝族刺绣

图片

哀牢山的美,风光秀丽,诗情画意。生活在这幅天然画卷中的双柏群众,把美绣在了服饰上。

图片

茶余饭后,在村头老树下、在菜地边、在跳脚场、在水井旁……彝族绣娘的绣花针,绣出自然美景,绣出生活富足,绣出绿孔雀家园的壮美画卷。


图片

来双柏吧!这片神奇秀丽、风光旖旎的土地,将开启您修身养性的民族文化之旅!(通讯员 黑政钢)



编辑丨黄彦闽

来源丨“学习强国”楚雄州学习平台

一审丨黄彦闽

二审丨农   耀 

三审丨符文华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