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期末考试前,家长和老师应关注孩子的做题技巧,而非仅仅要求他们认真做题。
02为此,家长和老师可以教授孩子如何读题、找出关键信息、整合信息以及回答问题。
03通过练习和积累经验,孩子能逐渐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04同时,家长和老师应鼓励孩子在遇到难题时不放弃,勇敢面对挑战。
05最后,期末考试旨在考查孩子对整本书的知识掌握程度,掌握做题技巧有助于孩子取得理想成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凝妈悟语
考试前,我们常常会跟孩子说,“好好考试,认真做题”!
但是,到底怎么是好好考、认真做呢?在孩子心里就是一笔糊涂账,明明会做题的做错,很简单的题漏做,错过的题重复错,上次考不好,下次也考不好。
孩子还很委屈地表示,我认真了呀!
我们往往误会孩子能力不行,实际上,是他没有掌握做题技巧,导致不该丢的分数丢了,该把握的分数失之交臂。
上次,孩子做一张数学试卷,做到选择题被一道题难住了,我让他圈出难题继续做下面的题。刚做了一题又卡壳了,不想继续。
我帮他梳理了做题思路,他豁然开朗,对上面的一道难题也有了信心,重新回去做题,原来很简单。
解决这两题后,后面的计算、数图形、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只花了10来分钟轻松做完,而且全对。
所以,我们不要只是要求孩子认真做题,而是教会孩子怎么做题,对孩子才真正有用。
特意总结了适合孩子的做题步骤,以供参考。
第一步,读题
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
用手指指着题目,一个字一个字地向右滑动,开口默读题目至少两遍,这样可以保持极度的专注,不漏掉关键信息,也能正确提取足够的解题信息,增强答题信心。
读一题做一题,做完一题紧接着读下一题,遇到难点先圈出来随后再做(掌握下面的做题步骤,其实没有难题)。
习惯性漏题的孩子,可以用一张白纸盖住下面的题,做一题向下移动一次,能确保完整读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每个题目的关键信息都不一样,有的就在题干里,有的在选项里,而有的在图形里,需要孩子在不断练习中积累经验,锻炼出一眼看出关键信息的能力,而不被多余文字干扰。
数字是第一明显又重要的关键信息,首先做好标记。
此外,单位、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动作、运算符号、第几、一共、还有、还剩、原来、再有、已经、同样多、一半、之间、推迟、走了、来了等等词语都是关键信息,需要依次标出。
比如下面填空题,关键信息就在题干里,是:两位数、个位、最大的一位数、十位是1,10名、第8位、向后转。
下面的选择题,关键信息在选项里,要挨个看选项,不要被信息不全的题目影响心情,是:9本、6本、还剩、一共等等。
下面的解决问题,关键信息在最后一句和图形里,前面的4行文字,对解题都没有帮助,不要被长篇文字吓到。
第三步,整合关键信息
找关键信息的目的是为解题服务,不是圈画这个动作本身,一定要把关键信息用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去解决问题,必要时要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确保不遗漏关键点。
比如上面的一道填空题: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读作( ),和它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要思考,两位数是两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一位数是9,放在个位上,就是写在右边,十位上是1,要写在左边,这个两位数就是19。读作后面要写中文十九,相邻的两个数,是把19夹在中间的数,分别是18和20。
比如选择题,要从选项入手,逐个排除。第一个13需要4颗珠子,后面的3和12都需要3颗珠子,那么3颗珠子不能摆出的数就是13。
比如解决问题,关键信息“飞走”是减少,应该用减法, 飞走了“两次”,要减两次,不能丢三落四。
第四步,回答问题
整合了关键信息,解决了问题,千万不要忘了在试卷上相应空格内填写答案,这样才算完整答题,才能得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经历了做题的过程,但忘记了回答问题,很是可惜。
填空题,不需要写过程,把答案写在括号内。
选择题,要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内,而不是写具体的数字或结论,
圈画题,需要按要求涂画、圈画、画对号或其它符号,不要不舍得在图上动笔,也不要用错符号。
计算题,最好竖着一列一列做,效率高不遗漏。把得数写在等号后面,连加连减的,按顺序从左到右计算。
连线题,每组都要连线,要保证全面,不能只连一部分。如果遇到计算后再连线的,千万一定要连线,计算只是完成了部分任务而已。
看图列算式,把关键信息填在相应的方框内,问号在大括号处求总数用加法,问号在部分处求部分用减法。
解决问题,需要计算过程或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要写上答案。对一年级来说,因为会写的字有限,写计算过程的,不用写答也算对,但画图解决问题的,要回答数字和单位。
写在最后:
期末考试是考查对整本书的知识掌握程度,题目不会很难,但如果孩子不会做题,找不到关键信息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本该会做的题也不会做,成绩不理想,自己也不开心。为了过个好年,收获学习自信,也要教会孩子做题技巧,得到一个理想成绩。
我是@凝妈悟语
家有两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读12年后重新出发
分享学科学习、阅读、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