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从前“只有飞鸟才能到达的地方”——察隅三记

这里是祖国的边陲。

地处藏东南的察隅,自古被形容为“只有飞鸟才能到达的地方”。

对口援藏工作开展30年来,一批批深圳援藏干部人才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在察隅大地上燃烧光和热,有力推动了当地如期脱贫摘帽、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察隅人民干劲十足,正奋进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对口援藏工作开展30年之际,深圳特区报记者近期走进察隅,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确立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显著改善中,从城乡巨变中,撷取了几个不同人物的鲜活故事,是为三记,从不同层面生动呈现深圳助力察隅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

图片

洗澡记

还是小女孩的时候,达瓦卓玛就有一个朴素而执着的愿望。

一锅热水的记忆

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

达瓦卓玛关于美的最初记忆,和一锅热水有关。

图片

达瓦卓玛

25年前,11岁的达瓦卓玛,正是臭美的年龄,总希望自己能更干净、更漂亮。

有太阳的日子,她会约上几个小姐妹,烧一锅热水,轮流用热水勉强洗个澡,是最幸福的时光。

“当年,在雪域高原生活,我们女孩子想要洗个热水澡,那是真的难啊,我们村最富裕的人家都没法在家里洗热水澡。”站在雄久村新居宽敞的院子里,达瓦卓玛感慨万分。西藏地区冬长夏短,春天雪水入河,冰入肌骨,冬天河水更是冰冷。临近过年,大家才会搭个车去县城,花二十块钱洗个热水澡。

几年前,距离察隅县城28公里的雄久村,还在交通不便的山坡上,达瓦卓玛一家五口挤在几十平方米的二楼木板房里,睡的是通铺。“像个集体宿舍,几乎没有什么私密空间。”达瓦卓玛叹了一口气说,更难以忍受的是,楼下饲养的猪、牛、鸡等牲畜味道大,又很吵闹,让人很难睡个安稳觉。

没有太阳的日子

有了梦想,单调的日子也有了色彩。

小女孩一天天长大。2008年,达瓦卓玛考上了西藏大学,在学校洗澡终于不是问题了。

8年前,在深圳援藏工作组的帮扶下,雄久村每家每户都申领到了太阳能热水器,为村民打开了新生活方式。

“热水器是村里的新宠,总算能在家里洗澡了!”达瓦卓玛家的第一个洗澡房也是这个时候搭建起来的,但因为察隅县雨水天气多,没有太阳的时候还是洗不了澡。

村旁的桑曲河日夜流淌,雄久村的面貌迭代更新。

2017年,深圳援藏工作组在实地走访雄久村后,确定了就近搬迁计划,制定了新的雄久村项目详细方案,包括村民住房、排污工程、牲畜棚和饮水工程建设等内容。3年后,新村竣工,28户村民告别人畜共处的木板房,喜迁新居。

打开水龙头的喜悦

这是一处别致的藏式民居。

达瓦卓玛的新家宽敞明亮,上下两层、7间房。金灿灿的阳光洒满院子,菜地上的萝卜缨子、小白菜生机盎然。

达瓦卓玛10个月大的女儿央金措,在学步车里咿咿呀呀,摇摇晃晃学走路。

最让达瓦卓玛高兴的是,新家有单独的卫生间,贴了洁白的瓷砖。山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搬下来了,电热水器也装上了,打开水龙头,热水强劲稳定。

“终于实现洗澡自由啦。”达瓦卓玛开心地说,“现在,无论累了乏了,还是下雨下雪天,都能随时随地、舒服地洗个热水澡了。”

屋外,整村推进示范项目改造正在抓紧实施。

包括雄久村在内,深圳第十批援藏工作组投资8200万元,对G219沿线10个村庄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

“村子的提升改造工程今年4月就动工了。”四川佳普绿宸有限公司的郭明义是雄久村整村推进的施工现场负责人,他说,“要修围墙,还要优化村路和村口的和美公园,统一风格,方便村民以后搞旅游。”

家门口就能就业了。

达瓦卓玛的弟弟原来不便出远门,现在在整村推进示范项目上给人开车,拉混凝土和沙子,每天都能挣到几百块钱。加上养殖、种植收入,弟弟一家年收入过10万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升“职”记

短短几年时间,索朗白玛的变化让她自己都认不出了。

图片

索朗白玛

“差不多”

2011年,拉萨人索朗白玛从西藏民族学院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后,分配到察隅县上察隅镇卫生院工作。

一晃就是5年。在镇卫生院,索朗白玛既是医生,又是护士,还要做药剂师,看上去是“全科”式锻炼,实则是因为人才缺乏,每一科都学艺不精。

索朗白玛说,当地人淳朴,安于现状,对医疗技术的依赖和追求不迫切,更看重精神平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部分因为这个缘故,谈及自己在乡镇卫生院执业生涯中医治患者的故事,索朗白玛的感觉都是“差不多”:“没什么成长意识,干什么都一样,差不多就行。”

“差不多吧,镇卫生院的患者对我们没啥要求,我们对自己也没啥要求。”说起过往,把“差不多”几乎挂在嘴上的索朗白玛有点儿不好意思,羞涩地低下了头。

索朗白玛说,当时的她从没想过考职称,没想过职业发展这些事情,就这样在乡镇卫生院干下去,也是一种“差不多”的生活。

初级

2016年6月底,深圳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来到察隅。9月,索朗白玛调至察隅县人民医院内科。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早在2013年9月,在对口支援机制下,深圳就与察隅县人民医院建立起对口帮扶机制。自2018年起,深圳累计投资逾亿元,新建察隅县人民医院、藏医院,并派出约百名援藏专家,硬件、软件两手抓,全力提升当地公共卫生系统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2018年9月,作为深圳援藏干部人才,王甘露来到察隅担任县人民医院院长,用3年时间,让医院“脱胎换骨”。当初的“转院医院”,变成了人们心目中可以信赖的医院。

索朗白玛的改变也在深圳医疗援藏的潜移默化中发生。

“当时,我们很多医生都没有职称,大家也没有在意。”索朗白玛说,为了提升大家的专业素养,王甘露制定了奖惩制度,积极鼓励本地医生考职称,每一次晋升都有奖励,如果连续考不过就会调岗。

“只要有空余,各个科室的深圳援藏医生都会为我们提供职称晋升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索朗白玛动情地说,“他们还特地帮我们购买相关考试资料,耐心讲解考点,细致分析病例,确保我们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考试内容。”

最终,索朗白玛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初级职称,正式成为一名执业医师。

骨干

戴上无菌手套的索朗白玛,手持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轻柔地送入患者口腔,沿着食道缓缓向下推进。

随着胃镜深入,屏幕上开始显现出患者胃部的清晰图像。索朗白玛一边灵活地操作控制面板,一边专注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寻找可能的病变。几分钟后,检查顺利完成。

额角微汗的索朗白玛,抬头看了下身旁的师傅——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曾志宇。看到师傅赞许的表情,她开心地笑了。

早些年,由于察隅医疗条件差、人们就医观念不强,当地患者往往拖到消化道出血才就诊。

在一批批深圳援藏医生的接续奋斗下,察隅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师水平持续提升。

“在与深圳来的援藏老师们接触前,我对医学的理解还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缺乏实践经验和深入探索的勇气。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病例,我常常感到手足无措,缺乏应对的信心。”索朗白玛真诚地说,“他们总是鼓励我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我共同探讨临床难题,激发了我对医学知识的渴望,也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开启了我的医疗生涯全新篇章。”

在“传帮带”影响下,有了新目标的索朗白玛抓住机会,2022年主动来到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用3个月时间,认真学习消化内镜标准化操作技能。

学成归来的索朗白玛,与援藏医生一道,开启了察隅县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常规化检查,她操作呼吸机、肠胃镜的技能也越来越好。

从简单病例单独操作完成、复杂病例需要带教老师在一旁指导,到自己独立熟练处理,近3年来,索朗白玛跟着深圳援藏医生,已完成近700例胃肠镜检查,成长为县医院消化内镜室的骨干和负责人。

“明年我就可以考中级,考过了就是主治医师啦,以后还要更努力!”索朗白玛的脸红了,像雪域高原上明媚的朝霞。

强边记

虽然退役多年,但8年山林巡边守边的岁月,是僜人阿鲁龙心中永远的记忆。

图片

阿鲁龙

每次喷涂这两个红色大字都无比自豪

2010年至2018年,下察隅镇新村的阿鲁龙通过选拔,成为一名民兵,每年有几个月时间跟当地部队一起去巡边。

“那时候巡边条件还很艰苦,所有的吃穿用度都得背上,每个人要背60斤的行李。”阿鲁龙回忆,山里条件差,住要自己搭帐篷,吃的是大杂烩,喝的是溪水。遇上下雨下雪天气,路就更不好走。遇到桥塌了,还得停下来先修桥。

“巡边再辛苦,但只要每次在石头上、树上重新喷涂上‘中国’这两个红色大字时,我们都感到无比自豪。”阿鲁龙提高了嗓门告诉记者,“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固边守边,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给西藏山南的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中的话,始终是阿鲁龙爱国守边的强大动力。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让爱国守边意识深深扎根在村民心里

2018年以后,因为年龄等原因,阿鲁龙退出现役民兵。遇到突发情况,有需要的时候,他会跟现役民兵一起上。

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巡边守边让阿鲁龙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感情。

2016年,阿鲁龙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还是新村的宣讲员。每逢村支部开会,或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日、主题党日活动时,他都会给村民讲述卓嘎、央宗姐妹等爱国守边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让爱国守边的意识深深扎根在村民心里。

“我是党员,更要听党话,跟党走,关心群众,依靠人民,将党的‘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政策落到实处。”新村每个月5号、28号都有主题党日活动,从不缺席的阿鲁龙说,自己的爸妈、三个姐姐和哥哥都是党员。在新村,加上驻村干部,有30名党员,个个都是传承爱国守边精神的模范。

做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做幸福家园建设者。

路通财通。2008年,新村村民效仿“三尺巷”故事中的做法,各自让出部分土地空间,在当地政府和深圳援藏工作组帮助下,村里仅一人通行的窄路,拓宽成了宽敞的水泥路。

路边上,阿鲁龙的爱人红玉开了一家小卖部,每个月有两三千块钱的收入。“我们家还有茶叶地,租给别人统一种植,每年也有几千元收入。”红玉一边忙着招呼顾客一边说,家里另外种有玉米、水稻,玉米当饲料,饲养了二三十头猪、六十多只鸡,再加上阿鲁龙打零工,一家人全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紧挨着小卖部,就是阿鲁龙的家。门柱上,红色的“守边先锋 固边堡垒 兴边主人翁 共产党员户”铭牌分外醒目。

1967年,僜人下山时,盖的是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的两层木板房。2006年,木墙加厚了,居住条件改善了许多。2018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财政大力补贴下,和其他村民一样,阿鲁龙家也建起了新房,越住越宽敞。院子里,停着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阿鲁龙说,有了车,接送孩子读书、平时家人外出都方便。

日子越过越红火,村子越来越漂亮。

现在的新村,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栋栋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村级文化室、活动室一应俱全。

村外,远处雪山巍峨,近处群山环绕,一派郁郁葱葱;村里,村民满脸幸福,到处欣欣向荣。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意 方慕冰 吴德群/文 苗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