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诗情画意
宣
城
市
人物
梅尧臣、胡宗宪、胡雪岩、梅清、胡适、王稼祥、吴潜
美食
水阳三宝、胡适一品锅、广德蒿子馍馍、广德油焖笋尖、宁国火烘鱼锅贴、小炒旌德黄牛肉、绩溪挞馃、水馅包、泾县焖面、泾县茂林糊
宣城,“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古韵今风交织,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
宣城,不仅有着敬亭山的秀丽,还有着桃花潭的幽静。来宣城,可以重走徽杭古道;可以在查济村、龙川村一览徽派古建筑群,鉴赏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
宣城,如诗如画,山水间流淌着千年的文脉,青砖黛瓦间流淌着诗与远方的低吟浅唱。
敬亭山 // 摄影:程洪
太白独坐楼
皓月亭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我们互相看着都不觉满足,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注解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②尽:没有了。
③孤云:陶渊明《咏贫士》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赏析
李白的一生,传奇又浪漫。少年仗剑游天下,壮年以才华名动朝野,老年则失意而潦倒。
中国的名山胜水留下了他逍遥的足迹,有迹可循的就包括了80多座山、60多条河。著名的名篇就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传世经典。
因为出身商家和桀骜的性格,按大唐律例,虽有满腹才华,李白却没有走科举取仕的路,直到年过四十,才得以拜谒了唐玄宗,授予李白一个翰林供奉的职位。虽得到皇帝赏识,生性自由放任的李白,最终还是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最终离开长安,继续诗酒相伴的游荡生活。
也许是病急乱投医,也许是身怀报国心。遭受安史之乱的动乱之后,李白又稀里糊涂地成为永王反叛时的幕僚,因此蒙受牢狱之灾,戴罪流放夜郎。
从天宝十二年(753年)秋天到宝应元年(762年),也就是从五十三岁至六十二岁,十年期间,李白曾七次之多到宣城游历,观赏江山美景,赋诗抒情,留下了不少千古传唱的诗篇,《独坐敬亭山》是其中一首。
广教寺双塔
据中华书局出版的《李白全集编年笺注》,这首诗是作于公元753年。带着失落与失望,李白离开长安,来到宣州。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敬亭山之名,也随之鹊起。
《独坐敬亭山》,诗名里便有了的一个“独”字,便透露了一个冷清。眼前,孤云独闲,连鸟儿都不见几只。这时,诗人心里是孤独。
为什么说李白孤独呢?短暂的朝堂风光无限,却陡然失意落魄,壮志难酬,万事成空,呼朋唤友的日子,都如一哄而散的鸟儿,随云而去,飞得不见一丁点的踪影。
飘不去的,只有眼前如朋友又如恋人的敬亭山。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李白还在《春日独酌》中写道:“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所归依,可李白却感到自己无处可去。
再看他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在这首诗中,孤立既不是孤独,也不是宁静和隐逸,而是为诗人提供了机会,显示创造性的、丰富的自我,以及以自己的想象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
孤独时看山,得意时戏水。人生,如画,一卷卷翻开,都有言说不尽的恓惶与无奈。到敬亭山顶,也许,能理解孤独的李白,读懂李白诗歌背后的情怀。
链接信息
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北郊水阳江畔,原名昭亭山,西晋时为避文帝司马昭名讳,改为敬亭山。
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最高峰名“翠云峰”,海拔324.1米。山虽不高,却别有韵味。
敬亭山与诗结缘,被称为“江南诗山”。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朝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沉醉于宣城山水,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这是他《游敬亭山》中的诗句。
200多年后,李白追寻谢朓踪迹,来到敬亭山,与山对视许久,留下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千古绝唱。谢、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等,或登临、或歌赋、或绘画,寄情山景,抒发胸怀。梅尧臣眼里“昭亭非峻峰,雄雄若蹲虎”(《昭亭山》),明代诗人程敏政说“青山一万仞,我爱敬亭名”(《敬亭山》)。
游览敬亭山后,可以登临谢朓楼,还可以感受宣城梅氏家族绵延不断的文脉。品尝宣城木瓜、宣州板栗、水阳三宝等美食,欣赏文房四宝的雅致,人流连忘返。(于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