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推动各级党组织与旅居党员“双向奔赴”——旅居党员有家更有为

12月的“太阳城”元江暖意融融,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避寒旅居。截至11月底,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旅居游客达1.5万人,这意味着在县城约5个人中就有1名旅居游客。“暖冬”经济升温,元江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为旅居人员解难题、优体验、促融合,护航旅居产业发展。同时,凝聚旅居人员中的人才力量,让他们发挥专长,服务元江经济社会发展。

图片

元江县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医疗机构、爱心企业等,为旅居人群送健康、送关爱。 南门鑫城公寓配置党建书架、农家书屋分点等,为旅居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空间。

靠前服务,旅居变安居

早上10时许,冬日恋曲小区绿树葱茏、阳光暖暖,李振生在小区散完步,顺道买回了一把青葱。

“10月中旬入住小区时,买菜要跑到城里,油钱比菜钱还贵。现在好了,在小区门口就能买到。”李振生来自东北,他告诉记者,冬日恋曲小区距县城中心近5公里,旅居游客较多,由于刚投入使用不久,加之周边人流量小,生活配套不完善、这让他犯了难。这时,红河街道党工委书记普文光带着街道、社区干部上门来听民意,帮大家解难题。工作人员通过逐户上门拜访、邀请代表座谈、建立微信交流服务群等,摸清了小区旅居人员基本情况,收集汇总了困难诉求和服务建议。

“我们反映的问题,两三天就解决了,不错不错。”来自浙江杭州的旅居游客陈绍武竖着大拇指夸赞道。

为更好服务旅居人员,红河街道于11月底成立冬日恋曲小区旅居党员党支部,依托区域党建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县级相关部门、社区、物业管理等多方力量,引入摊贩在小区安全地带设置卖菜点,引进快递网点,协调外卖延伸配送范围,以定点定时方式优化公交线路,开辟近两亩的菜地供旅居人员使用……旅居人员反映的问题和建议逐一有了回应。

“党组织牵头把各方力量有效聚合起来,就能更快更好地服务旅居人群。”元江县委组织部部长李志江介绍,11月底,元江县及时研究出台党建引领助推旅居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从强化住房保障、完善交通出行网络、优化医疗服务、丰富旅游产品与服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旅居党员融入、建好“候鸟”人才作用发挥平台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调动整合各方力量,力求把服务做实做细。同时,依托全县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实施筑“巢”暖“候鸟”初心合伙人项目,链接群团组织、医疗系统、养老机构、爱心企业等资源,常态化开展送健康、送文化、送温暖等多样化服务,让旅居人员住得舒心、暖心。

搭台引线,流入变融入

朱红兵、徐丽君夫妻来自重庆,已经连续两年到元江旅居过冬。吸引他们留在元江的,除了优良的气候和生态,还有那群“老朋友”。

“去年,看到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为旅居人员免费提供乒乓球培训的消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去了,结果一去就爱上了,后来我和老伴还一起加入了老年乒乓球协会,结识了很多当地的朋友。”性格开朗的徐丽君笑着说。

为让旅居人群更好融入当地,元江县用心搭建平台,当好桥梁纽带。各级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党群阵地,全部面向旅居人员免费开放,并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菜单式、定制式服务。在旅居人群聚集的小区、社区,将有一定威望、号召力强的旅居人员纳入党群“议事堂”,组织有专业特长的旅居人员成立合唱、太极、舞蹈等文娱社群,举办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组织联谊活动、志愿服务等,增强旅居人群与本地居民建立的熟悉度、信任度。

元江用心做好服务管理,积极引导旅居党员在促进相互融入、服务发展、推动治理上发挥作用。以县党群服务中心为牵引,城区两个街道14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兜底,依托元江高铁站、南门鑫城公寓、冬日恋曲小区以及房车较集中的停靠点,建立“1+2+N”体系的旅居党员服务站,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引导旅居党员主动亮身份、找组织。在旅居人群集中的社区明确一名旅居联络员,结合每月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每月至少与社区内旅居党员联系1次,共同开展学习等活动,让旅居的党员们找到组织、阵地和归属感,打造一处“远方的家”。

双向奔赴,客人变主人

南门鑫城公寓是元江县旅居人群较为集中的小区,目前有200多名旅居人员入住。这几天,公寓旅居人员党支部书记李兰有点忙,她以外地人的视角,多方搜集整理具有元江特色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以装饰画、背景墙、景观小品等形式,将元江文化融入到公寓中,让更多旅居人员了解元江、爱上元江。

“当地党委、政府拿出真心为我们做实事,我们很感动,我们热爱元江,把自己当元江人,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要用行动来表白。”李兰说。去年9月,在朋友介绍下,她从新疆乌鲁木齐直奔元江,开始了在元江的旅居生活。从承担南门鑫城公寓旅居人员党支部书记职责把旅居党员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到加入“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活动为山区孩子送去知识的温暖,再到尽己所能宣传元江、推介元江,李兰把自己当成了元江的一分子。

像李兰一样,越来越多的元江旅居游客发挥自身特长,力所能及地在元江发光发热。旅居党员徐朝华和杨文珍曾经是专业运动员,她们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80名气排球爱好者开展气排球运动推广暨实战技术运用和规范执裁培训;来自辽宁营口的李惠艳牵头成立旅居元江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热心旅居人员常态化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元江县把旅居人才视为宝贵财富,建立常态化“候鸟型”人才信息收集机制,建立“候鸟”人才数据库,打造“候鸟”人才工作站,建立完善“候鸟型”人才“一事一议”评价办法、关爱制度等政策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而“候鸟型”人才也围绕特色产业、旅游发展、教育医疗、基层治理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余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云南日报 记者杨茜 通讯员周家颖 张华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