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普洱”巾帼创业行动入选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
一针一线,一经一纬,织就非遗传承焕新的女性活力。2024年12月21日,普洱市妇联受邀参加第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论坛暨第六届全球女性发展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锦绣普洱’——助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可持续发展”主题分享,讲述了“锦绣普洱”巾帼创业行动在推动基层治理、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和妇女事业同步发展的实践成果。“锦绣普洱”从边疆走上国际舞台,成功入选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为全球女性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佤族织锦制作。 记者沈浩/摄
文化传承 实践非遗系统性保护
锦绣普洱大师工作室在上海建立佤族织锦传承基地,将民族织锦引向时尚之都;“天才妈妈”公益项目落地澜沧、西盟,“天才妈妈”李宪兰携西盟佤锦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自2022年“锦绣普洱”巾帼创业行动启动以来,以佤族织锦为代表的非遗项目率先取得突破,将西盟佤族自治县作为试点县,培树大师工作室辐射引领发展。“公司+合作社+绣娘”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推出7类80余种织锦刺绣文创产品,助力增收2000余万元,佤族织锦达规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佤锦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西盟县5000余名农村妇女有了就业机会,实现人均收入8600元以上,为佤族妇女提供了一个通过织锦技艺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新途径。
佤族织锦项目的成功实践,为“锦绣普洱”行动注入强心剂。傣锦、彝绣、哈尼刺绣等普洱市各民族丰富的非遗传统指尖技艺和织锦刺绣产品陆续被纳入试点。目前,已建设3个试点县、4个大师工作室,以点带面形成辐射引领作用,全市有女性非遗传承人348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7人。
在试点的基础上,“锦绣普洱”行动启动了非遗文化的系统性保护,推动指尖技艺在传承中发展。依托普洱学院的科研力量,组织专家学者、课题组21人对全市民族刺绣织锦文案图样进行收集整理,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历时2年,走访10个县(区)100余个村组,收集整理纹样图案106个。同时,对传统织绣品进行分解,建设普洱少数民族织锦刺绣纹案图样数据库,为非遗传承保护、设计元素的供应、招商引资推荐等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赋能 助力妇女家门口创业
“西盟姐妹”娜布拉和娜能直播带货时,身穿佤族特有的贯头式紧身无袖短衣和家织红黑色条纹筒裙,戴着大圆圈银耳环、银项圈,形象颇具民族特色,货架上陈列着佤族织锦手工艺制作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创产品及当地土特产。
“西盟姐妹”通过直播带货,年平均销售额达60余万元,在她们的带动下,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人均年收入1.7万元。如今,西盟佤族女性用电商平台、短视频等数字化平台推介产品的实例不胜枚举。
传统非遗搭上电商快车,以数字电商为平台,西盟印象佤族织锦技艺非遗工坊、兰花花拉祜族服饰非遗工坊纳入小红书“非遗上新”公益扶持计划,傣锦、佤锦、哈尼刺绣等非遗传统手艺和织锦刺绣产品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非遗技艺“出圈”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销路进一步拓展。
创新赋能,让传统非遗“活”起来。成立锦绣普洱民间刺绣文化保护与研究中心,推动普洱刺绣织锦产品传承创新和融合发展;与普洱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苏州刺绣研究所等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推动“锦绣普洱”产品更新升级,普洱刺绣织锦产品实现了民族与时尚、传统与生活、传承与创新、文化与经济四个方面的融合,让传统非遗焕发新生。
“锦绣普洱”行动的平台聚合效应进一步凸显,以政策集成推动锦绣产业全链条发展。成立“锦绣普洱”巾帼创业行动工作专班,制定印发“锦绣普洱”巾帼创业行动实施方案和普洱市妇女手工产业发展三年行动,从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到市场推广,“一条链”融合贯通。两年多来,持续加大培训,开展“云绣出滇”、刺绣织锦创意设计技能等培训班90余期,培训4000余人,提升妇女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能力;推出“巾帼创业贷”“锦绣贷”等金融产品,发放贷款7515.3万元;壮大全市织锦刺绣产业规模,目前全市有达规企业3家、刺绣专业合作社29家、手工作坊67家,吸纳妇女就近就业14628人,实现妇女手工业总产值2900余万元。
“锦绣普洱”是一种文化表达,更是一个产业符号,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柔性方式,助力了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和社会稳定,成为普洱各族妇女可持续生计的生动实践。(云南日报 记者沈浩 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