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作为中国儒家哲学文化的经典著作,不仅具有向学生传授哲学知识并训练其哲学思维的功能,同时具有重要的思政教育功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挖掘《论语》中的精神内涵,找准与思政课教育目标契合之处,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全方位、深层次提炼《论语》中的优秀文化精髓,善于为我所用。
在课程目标上,实现君子人格养成与时代新人涵育的有机融合。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上,用《论语》中理想人格的智慧滋养时代新人培育,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共鸣性和向心力、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具有重要价值。《论语》中的理想人格主要体现在“君子”概念上,君子人格是仁义礼智信的统一,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君子践行的目标路径。显然,在精神品质、情感情怀和实践行为上,君子人格与时代新人有着高度一致性和共通性。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要注重系统全面地研究君子人格与时代新人的内在关联,将君子人格内涵的时代价值挖掘出来,厚培大学生对时代新人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使他们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联,从而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在理论指导上,实现《论语》优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这对高校思政课来说是重要的方法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思想方法。在《论语》中,无论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还是“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朴素唯物史观,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契合。基于此,高校思政课要将《论语》的优秀思想和丰富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深层次地结合,并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
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讲好《论语》中“立大志、明大德”和不务“虚谈”、多务“实功”的人生故事与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故事的有机融合。讲好中国故事,是高校思政课的职责和使命,《论语》中,不少故事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是滋养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而中国近代史中,一个个生动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精神风貌。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讲好《论语》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故事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体悟中华民族高尚精神的过程中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如将孔子所向往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理想社会故事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故事相结合,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人故事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故事相结合,将“礼之用,和为贵”的周礼故事与“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故事相结合,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现实、最鲜活的政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党,从而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实施方法上,实现知与行的有机融合。儒家文化特色之一就是知行合一。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王阳明讲“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重视“知行合一”,强调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知”是对系列科学理论的认知,是实践的理论构建,“行”则是将科学理论贯穿于整个实践行为之中,是理论的实践展开。如讲授科学的理想信念时,一方面,要讲清楚《论语》中“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担当意识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内在机理和价值关联,使大学生领悟到两者目标实现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积极组织大学生自主自觉地利用多种形式研读《论语》,并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和公益行动,把理论学习与行为养成相融合,成为既能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时代能人”,也能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时代仁人”,最终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31日 第09版
作者:王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