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4年7月17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亚特兰大卡特中心出席活动的资料照片。
他是最长寿的美国总统,也被国际舆论界誉为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守护者。在他2014年撰写的《从农场到白宫——卡特自传》中文版封面的腰封上,着重强调了他与中国结缘至深,曾经与中方共同缔造了中美关系的蜜月期。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9日,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古语有云:仁者寿。一个“仁”字贯穿了卡特漫长的一生。
不当总统也要为和平斡旋
离开白宫那年,卡特56岁。在此前的四年总统任期,他曾经面临过伊朗革命、人质危机、两伊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等一连串意料之外的挑战。面对挑战,卡特坚持用和平手段处理国内、国际问题,为他在全球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让他与世界各国人民维持了友好的关系。
卡特自传记载,1981年,当卡特回到家乡普兰斯,他开始琢磨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这时,成立卡特中心的念头突然跳进了他的脑海。他把夫人从睡梦中叫醒,告诉她:他们可以建立一个邀请重要人物前来的场所,自己可以在冲突的双方之间调停。如果冲突双方愿意,他还可以到各自的国家去斡旋。
1994年是卡特中心参与国际冲突调解的集中年份。那年春天,卡特获准出访朝鲜,与朝鲜领导人就核问题在内的多个重要问题达成共识,这些共识一直保持到克林顿卸任之后。那一年还发生了海地民选总统被迫流亡、克林顿决定召集三万美军入侵海地的紧急事件。卡特再次主动请缨,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
最令卡特感到遗憾的恐怕要属斡旋塞尔维亚与波黑之间的冲突,在他的努力下,冲突双方签署了停火协议,协议在生效后的四个月内广受好评,但在到期之后却未能延长,导致冲突再次爆发,卡特为此耿耿于怀。
为全球环境教育卫生事业服务到老
除了探讨军备控制问题、调解军事冲突,卡特中心很大的精力都倾注在全球环境、教育以及卫生领域。据自传记载,每年,约有价值1亿美元的药品和卫生物资从卡特中心被分发至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卫生项目。在卫生领域,他们主要专注于对抗疟疾和五种热带疾病。中心每年大约要治疗3500万患者,还承担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沙眼手术。
1985年,他还和一位日本慈善家一起筹办了一个旨在提高非洲粮食产量的农业项目。这个项目最终教授了800万个非洲家庭学会产量翻倍地种植玉米、小麦、大米、高粱和小米。
长达30多年,直到90多岁,卡特夫妇仍带着志愿者们,每次花一周时间,为那些贫困家庭建造和修葺房屋。这些房屋并不局限于美国的各个州,而是扩及匈牙利、南非、墨西哥、菲律宾、海地、尼泊尔、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多个国家。
以身作则:留给后世的“遗言”
回顾人生的每个阶段,卡特说,每个阶段都充满挑战,但又是成功和快乐的。比如年幼时遭遇大萧条,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他只能卖命地工作,可是家人之间的温暖与呵护给他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当海军的那段时间,他和战友们同甘共苦,还和心爱的罗莎琳组建了家庭;经营农场的十七年为他的家庭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让他积累了与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的经验;当总统的四年让他解决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与巴拿马政府签署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根据该条约,巴拿马于1999年底从美国收回运河的主权和管理权;推动以色列与埃及签署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戴维营协议”;也收获了他政治生涯中最为精彩的一笔——推动中美建交。
卡特任总统期间,中美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8年年底,在中美将迎来建交30周年之际,卡特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与中国建交是美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卡特说:“从那时开始,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我认为这一关系现在是美国和世界各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外交关系。我的国家和你们国家之间建立了友谊和相互尊重。我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在自传的结尾,卡特给美国和世界留下了一段“遗言”。他说:“随着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以及其他国家经济与政治力量的崛起,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我希望我国领导人能充分发扬本国最值得称赞的优秀品质……我们的政府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成为一个反对战争、竭力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并且实现和平的政府。美国应该紧密团结其他国家成为保护环境事业的中坚力量。我们应当以身作则,向需要帮助的人分享我们的巨大财富。”
“以身作则并不是一种牺牲。恰恰相反,重拾与他国人民之间的信任、赞赏与友谊,国家的福祉也会提高。”这是仁者卡特用一生践行印证的美好理念,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精神财富。
作者:顾文俊
文:顾文俊图:新华社编辑:刘畅责任编辑:张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