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们来到著名的乐山大佛景区。从北门进入,沿着蜿蜒的阶梯一路攀登,欣赏沿途的风景。乐山大佛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其规模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
乐山大佛始建于公元713年,完工于公元803年,历时90年,是三代人修建完成的,距今已有1218年的历史。
当时为什么建乐山大佛呢?乐山大佛地处三江汇流处。发源于阿坝州松潘县的岷江自北而来,发源于青海省玉树州阿尼玛卿山脉的大渡河与青衣江相汇后从西而来,在此三江相汇,水势汹涌,直抵凌云山脚。洪水季节,不同方向的洪水相互冲击,形成巨浪,常常导致舟楫倾覆,船毁人亡。民间相传是海底海妖作怪。
三江口东岸的凌云山上有座寺,名叫凌云寺。凌云寺主持海通法师,经常看到此地水流湍急,不断有人因为水浪打翻船只而丧生。为了能够镇住海妖,普度众生,不让人再无辜受害,决定修筑一座大佛。海通和尚为了能够建成大佛,四处化缘,得到许多的帮助与施舍。有一个贪污成性的官吏,看到了海通化缘得到许多钱财,随起贪心,不断侵扰施工,索要钱财。谁知道海通和尚断然拒绝,说道“宁剜双目,不舍佛财”。贪官以为海通和尚只是说说而已,出言讽刺,真要剜掉双眼,就放任他们随意建造佛像。没想到海通和尚真的用手剜掉了自己的双眼,吓得贪官和随从屁滚尿流地跑了。海通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使得不少官员羞愧难当,他们停止阻挠建佛工程,反而进行帮助,因此乐山大佛建造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公元713年,即唐代开元元年,正式开始修凿大佛。大佛从头部修到肩部时,海通法师圆寂归天,工程因此中断。公元739年,章仇兼琼出任益州长史(相当于四川省长),捐赠俸金拨税款,海通法师的徒弟和工匠继续修造大佛。修到膝盖时,章仇兼琼升迁长安,任户部尚书,公元746年工程再次停工。公元785年,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捐赠俸金继续修建大佛。公元803年,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大佛终于完工。为什么乐山大佛是弥勒佛而不是其他佛祖呢?在唐代弥勒佛受到了广泛的崇拜。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传说武则天曾下令编造《大云经疏》,声称自己是弥勒转世,并大力提倡弥勒崇拜,这促使了全国范围内塑造弥勒佛像的风气。乐山大佛的建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因此建造者选择了弥勒佛的形象。神奇的是大佛建起来后三江口再也没有水灾,所以很多当地老百姓来拜佛。据说正月初一黑压压的拜佛人流中,大多是乐山当地人,他们来拜谒大佛,祈求健康平安。平时半个小时可以到山顶的路正月初一要1.5个小时才能到。上山游客络绎不绝。看到左边山崖上一尊佛像,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有佛头,另一尊佛像风化严重面目全非。看到这些古代佛教文化遗产,遭受人为毁坏或者自然环境侵蚀,觉得心疼。途中看到一尊观音菩萨和其他地方观音菩萨不一样,通常观音是双腿盘坐在莲花上,或者站在莲花上。这尊观音是单脚踩莲花,另一只脚是翘起来的。乐山是佛的道场,观音是菩萨,菩萨在佛的前面要称“弟子”。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弟子在老师的地盘悠闲自在,所以把脚翘起来。世人叫他跷脚观音,称这尊观音为观自在菩萨。大江对面古色古香的房子是光伏楼,光伏楼一楼平台高度和大佛脚脚掌平台高度一致。乐山民间一句老话,“大佛老爷一洗脚,乐山老百姓全洗澡。”2020年8月18日大水漫过大佛脚掌,乐山市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岷江水位暴涨,人民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再上去到了龙湫虎穴。“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唐代诗人岑参的这句诗,说的就是凌云山中的这一景。相传有青龙、白虎感化皈佛、护守凌云,化石龙石虎于此。龙湫潭崖壁上一张嘴的龙头在吐水,两边两只龙爪,下面是一个红色的“龍”字(“龍”字为清代嘉定知府史致康草书,一笔挥就。)左下是一条龙尾,看似一条龙盘旋在这里。“神龙见首不见尾”,此龙的尾巴露出来说明不是神龙,而是一条困山龙。白虎头朝外看江,身高头低是下山虎;白虎后面的是一座阳墓。白虎治煞,将墓室的煞气镇住,人们放心从此前经过。白虎左上方崖壁亦草书一“虎”字与龙湫潭“龙”相对。再过去是凌云山千佛岩摩崖造像群,唐代凿刻的造像有佛像、菩萨、塔、经幢等。摩崖造像基本上是由民间自发镌造的,因而内容丰富多样,形象也是多姿多彩,可惜很多被风化了。电影甄嬛传有一个镜头在乐山大佛千佛岩石刻拍摄的。临近山顶有是明代开凿的兜率宫,内有弥勒佛像一尊,高约2米。兜率宫也称兜率天,梵语意译为妙足天、知足天、喜足天、喜乐天等。按佛教的说法,弥勒居住的地方是欲界六天的第四层天,这里的一切妙不可言,人间四百年光阴,兜率天不过区区一昼夜,说明没烦恼的日子过得快。兜率宫内弥勒佛是国产的,乐山大佛是进口的。乐山大佛是海通法师根据从尼泊尔带回来的画像开凿的,头上有1021块石头镶嵌而成的 螺髻。我们先参观凌云寺。凌云寺门前的牌匾上的“凌”字被写成了三点水,是写错了吗,非也。是故意写错的 ,原因在于乐山大佛前汇合的是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故意写成三点水以代表三江汇流。亦说凌云寺灵气比别的地方多一点。凌云寺是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丹墙碧瓦,绿树掩映。天王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殿外两侧分列着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字的碑记。殿内正中塑像为弥勒坐像,皤腹欢颜,俗称“大肚罗汉”。穿过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大雄宝殿的雄写法特别,有十三画。据说是一位佛教理事会的高僧修改的,改过之后的“雄”字笔画数是十三画。十三这个数字在佛教中被认为是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凌云寺台阶是十三级;十三在佛教中被视为功德圆满的数字。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凌云寺是中国最有名的三大寺之一。中国最有名的三座寺:第一座中国年代最久远的洛阳白马寺,第二座是以济公修行而得名杭州灵隐寺。凌云寺之所以它们齐名,是因为凌云寺许愿不用还愿而得名。如果许愿应验再来凌云寺,不需要在佛祖前面提还愿,但可以许下一个愿望。山顶平台可以看到大佛头顶。乐山大佛微微睁开的眼睛似乎凝视着世间的万物,守护着芸芸众生,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神秘的微笑,神情既严肃又慈祥。耳朵垂至肩部,耳轮优美,线条流畅,如同在倾听众生的虔诚祈愿。靠近围栏可以看到大佛上部分。要近距离看整个佛身就要走旁边的凌云栈道下到佛脚平台。我们从大佛左侧的凌云栈道向大佛的底部行走。今天虽然不是节假日,游客依然很多,佛脚平台游人数量是控制的,佛脚平台游人超过确定上限,下山栈道门关闭,所以我们是走走停停。悬崖的岩石是黄色的砂石,崖壁上有许多手指头大小的洞,据说是游客排队等候时手指头挖出来的。我也用食指顶着崖壁左右旋转,还真的刮出黄砂。栈道是一级级石梯组成,沿崖迂回而下,石梯陡峭,行走其间惊险又刺激。栈道最宽处有1.45米,最窄处0.6米仅容一人通行。在临江栈道看滔滔江水,让我想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英雄豪杰岂只三国周郎赤壁,海通和尚“宁剜双目,不舍佛财”,章仇兼琼、韦皋捐赠俸金拨税款修大佛,造福百姓,不也是英雄豪杰吗。凌云栈道全长约500米,共有217级石阶,虽然陡峭而且蜿蜒曲折,但我们有一颗瞻仰大佛虔诚的心,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大佛脚底平台。仰视乐山大佛,深感自己的渺小。大佛顶天立地,雄踞凌云山栖霞峰崖,高峻伟岸,依山而居,临江危坐,头齐山顶,足踏大江,双手抚膝,是一尊真正的巨佛,是我们神往景仰的全国最大的石刻坐佛。乐山大佛依山凿成,与山体浑然一体。大佛整体高71米,头部高14.7米,头部宽10米,耳朵长7米,鼻子长5.6米,眉毛有5.6米长。嘴巴和眼长3.3米,颈部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长28米,脚背8.5米,脚面可以坐百人以上。大佛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佛像的每一处细节,如手中的莲花、袈裟的波浪和面部的微笑,都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美的追求,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其雄伟的身姿和精细的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参观乐山大佛,不仅能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涤之旅。在震撼与宁静中找寻到内心的平和与力量,这正是乐山大佛赋予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最珍贵的礼物。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寻求心灵慰藉的普通游客,这里都将成为你生命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