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网讯(梁春霞)12月30日上午,忻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大型音乐剧《大河长歌》进京演出及主题曲MV的相关工作情况。河曲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县政协党组副书记丁国妍进行发布,河曲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景旭光,著名导演、大型音乐剧《大河长歌》主题曲MV导演赵志强,著名导演、制片人、策划人、大型音乐剧《大河长歌》主题曲的作词人黄诚坚,青年编剧、作家、词人、大型音乐剧《大河长歌》主题曲的作词人源子夫分别回答记者提问。忻州市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俊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河曲位于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河曲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是国家西电东送电力生产县、全省重要的新型能源工业基地,蔬菜基地、小杂粮基地。河曲还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县,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之地,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故里,是一门忠烈杨家将故事的源头。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孕育了河曲民歌、二人台、河灯会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河曲享有“民歌的海洋”“二人台的故乡”“中国北方民歌之乡”的美誉,三度被国家文旅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持续擦亮非遗文化品牌,厚植河曲文化沃土,河曲县倾情推出了大型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该剧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指导,由忻州市委宣传部、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河曲县委、河曲县人民政府联合打造,著名导演、原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总负责人郎昆先生出任总导演。
音乐剧《大河长歌》以黄河与长城两大文化为基石,巧妙地融合了河曲独特的风俗民情、地貌特征以及深厚的文化印记,是河曲聚焦非遗文化、黄河文化打造的精品力作。剧情跨越1979年至2019年四十年时光,细腻讲述了一代民歌王何长歌和他的女儿何娟娟两代民歌人薪火相传,在保护、传承和发展河曲民歌二人台过程中不懈奋斗的感人故事。
2024年9月29日、10月1日及10月2日,音乐剧《大河长歌》在忻州连演三场。随后,10月6日与10月7日,该剧又在太原成功上演,均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与广泛好评。演出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河曲人对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更以非遗文化的精彩传承与展示,深情致敬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
为了让河曲文化走出忻州、走出山西、唱响全国,写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这篇文章,大型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定于2025年1月9日,在北京保利大剧院隆重上演,诚挚邀请广大观众莅临剧院,共同感受这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
歌曲《大河长歌》作为同名音乐剧《大河长歌》的主题曲,由著名歌手云飞、任君阳共同演唱,著名音乐人李杰和词作家黄诚坚、源子夫携手打造,是一首守望黄河、歌颂梦想的歌曲,是一首为生长在黄河岸边人们唱响的生命赞歌。
自2024年9月24日正式上线以来,歌曲《大河长歌》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对黄河母亲的无限热爱与崇敬。每一段韵律、每一个曲调都深情表达了对河曲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对这片土地上可贵人文精神的颂扬。
随着歌曲的推出,《大河长歌》在歌坛好评不断。为了更全面地推广这部音乐剧,其主题曲MV也就应运而生。在著名导演赵志强先生的执导下,剧组在河曲晋蒙峡谷、西口古渡、临隩公园等多地取景,历经一个多月的精心筹拍与制作,今天,《大河长歌》主题曲MV正式和大家见面。作为音乐剧的先导片,它用唯美的音乐与画面,为音乐剧《大河长歌》做出了完美的注解与提升,是一部融合了河曲自然与人文精华的宣传片。
此次新闻发布会由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忻州市新闻中心承办。省、市主流媒体记者20余人应邀参加发布会。
链接:答记者问
1、问:音乐剧《大河长歌》向大家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河曲文化,在《大河长歌》演出期间,还有没有一些推介活动以便让观众朋友们进一步了解河曲?
答:景旭光(河曲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大河长歌》于北京隆重上演之际,河曲县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河曲民歌的天籁之音、有二人台的精彩演出、有国家级非遗文化河灯会的璀璨展示,更有河曲特色农产品的推介活动,力求为大家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河曲的独特魅力。今天,我谨借此平台,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河曲。
河曲,因黄河在此优雅转弯而得名,古称隩州。这片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它依傍黄河,雄踞长城,形成了难得一见的黄河、长城“双龙并行”自然奇观。作为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以及省级黄河湿地公园,河曲的风光别具一格。境内有昔日西北水陆贸易著名的集散码头——黄河西口古渡,这里见证了走西口移民勇敢迈出的第一步;这里有黄河上唯一一处有人居住的小岛——娘娘滩;有风景如画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途景色美不胜收;有位于黄河大峡谷悬崖峭壁间的神奇景观——弥佛洞;还有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被誉为“晋北小五台”的海潮禅寺;以及以独特虎斑纹地貌著称的翠峰山和优雅别致的文笔塔等风景名胜。此外,省级3A乡村旅游示范村柏鹿泉、榆岭窊和美丽的唐家会等村落,更是游客们观光、采摘、休闲、康养、游玩打卡的绝佳去处。
河曲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更有诱人的美食。这里的酸粥、碗托、黄河鱼、海红果、杏瓣儿、赵家沟羊肉等传统特色佳肴,共同构成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河曲味道”。近年来,河曲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专注于“特”“优”农业产业的提升。河曲因此荣获“富硒杂粮之乡”的美誉,并培育出众多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诸如富硒小米、河曲红葱加工品、杂粮代餐粉以及海红果饮品等,均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和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在《大河长歌》演出期间,河曲县也特意将这些珍品带到农产品推介活动现场,供大家品鉴。在此,也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河曲游黄河、观长城、品美食、听民歌悠扬,赏二人台婉转。大美河曲,热忱欢迎您的到来!
2、问:《大河长歌》主题曲MV的创作背景、创作思路及其对河曲县有什么帮助?
答:赵志强(著名导演、大型音乐剧《大河长歌》主题曲MV导演):
《大河长歌》主题曲MV的拍摄以黄河为背景和底色,立足于黄河流域重要的文化地标——河曲县。河曲地处黄河“几字湾”核心地带,既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黄土高原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点。多年来,在母亲河的哺育和滋养下,形成了河曲独特的地理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展现中华民族历史记忆、黄河文化基因的绝佳选择。这为《大河长歌》的拍摄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背景支撑。
在拍摄《大河长歌》MV时,我将河曲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融入其中,形成以下几点创作思路:
1.融合地域特色与黄河之美。通过黄河的辽阔与壮丽,展现河曲的自然之美。从黄河水流到河曲的黄土高原,用富有层次感的镜头语言,表现出这片土地的雄浑与厚重。画面色彩浓郁、构图大气,意在凸显黄河的磅礴气势,同时也传递出河曲在黄河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塑造人物形象,传达民族精神。MV以真实而质朴的人物形象为主体,通过河曲人民的生活场景,如传统民俗活动,表现出他们的坚韧与纯朴。这种表现手法让黄河的精神不再抽象,而是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具体化,赋予作品更深的情感力量。
3.巧妙嵌入文化符号。以二人台等具有河曲特色的文化符号为点睛之笔,将河曲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融入MV之中。一方面,这种表现方式让作品更加鲜活;另一方面,也让观众通过艺术通码这种形式直观感受到河曲的文化魅力。
在创作灵感方面,灵感源于黄河文化的深远和厚重,同时也得益于河曲独特的地域特征与人文魅力。黄河的百折不挠的壮丽景象和河曲人民的淳朴善良、坚韧不拔坚毅的性格是作品的灵魂。通过拍摄《大河长歌》,希望传达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同时以《大河长歌》为窗口,让更多人了解河曲这片文化宝地,感受到河曲文化这块瑰宝,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赓续发展注入不竭源泉。
最后,MV对河曲县帮助方面,我想从四个方面阐述一下:
1.提升河曲的知名度。MV的拍摄及发布,为河曲提供了一个面向全国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大范围传播,河曲丰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2.助推文旅产业发展。MV中呈现的二人台艺术、黄河壮丽景观及当地的民俗活动,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从而助力河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3.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曲文化又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大河长歌》MV得以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进一步在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4.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作品通过河曲人的生活与精神展现了黄河文化的力量,同时也让当地居民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独特价值,增强了河曲人民对家乡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总之,《大河长歌》主题曲MV的拍摄不仅是对黄河文化的一次艺术再现,更是河曲县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内涵、擦亮文化品牌、提高知名度、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这部作品为河曲提供了一个向外界讲述自身故事的舞台,也为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文化活力提供了契机。
3、问:《大河长歌》主题曲的创作灵感与理念?
答:黄诚坚(著名导演、制片人、策划人、大型音乐剧《大河长歌》主题曲的作词人):
感谢山西、感谢忻州、感谢河曲,是你们用深情厚谊给了我一个为我们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创作的机会。
在打造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时,我深切感受到,若将这部凝聚众多精英心血的作品比作一朵绽放在天地间的奇花,那同名主题曲便是它散发的迷人芬芳,二者交融,共同绘就黄河文化与河曲非遗的壮美画卷。
对我而言,音乐剧宛如一幅缓缓铺展的黄河长卷,细腻呈现河曲风土人情与二人台非遗传承的精彩。
而主题歌,是我眼中画卷里的点睛之笔,凝聚着整部剧的灵魂。在情感表达上,音乐剧借剧情推进、舞蹈演绎传递对黄河文化与河曲非遗的热爱与传承,主题歌则像灯塔,把这份情感升华,让观众仿佛站在黄河边,触摸岁月沉淀的厚重,感受文化的深情。
著名音乐人李杰创作的旋律,好似奏响了黄河奔涌与天地长风的雄浑交响,我和源子夫共同创作的歌词,充满诗意与文化内涵。我们一心想让这首歌在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上做到极致,引领听众聆听历史与文化交织的乐章,体悟传统文化传承。
创作主题歌,我们的灵感来自河曲采风。在这里,我们与才华横溢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交流,他们对音乐的纯粹热爱深深触动我。从此,源于黄河之滨非遗艺术的创作想法在我心里扎根,我渴望为这片土地贡献力量。
当有机会创作《大河长歌》主题歌,黄河的壮阔与河曲独特人文风貌浮现在眼前。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无数生命与灿烂文明,河曲则是黄河畔的明珠,其民俗风情与二人台等非遗,是华夏文化的瑰宝。
我和源子夫怀着崇敬与热爱,探讨创作方向,希望通过歌曲展现黄河气魄、河曲文化韵味与传承信念。创作歌词时,我们精心雕琢,用象征手法,像“守望这条生命的河,天地悠悠潮起潮落”,把黄河比作生命之河,唤起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我爱这条生命的河,九州纵横英雄气魄”,挖掘黄河承载的民族精神;“今昔往昔,生生不息,踏歌千山九曲大地”,突出河曲文化的传承,表达守护非遗的决心。
感谢著名音乐人李杰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才华,谱出灵动且富有感染力的旋律,融合黄河雄浑与河曲文化的婉约,让听众在旋律中感受文化魅力。
《大河长歌》主题歌,是我对黄河文化和河曲非遗的深情告白。我真心希望这首歌能像钥匙,打开大众探索黄河文化的大门,让更多人关注河曲二人台非遗,让这些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传承不息。
4、问:《大河长歌》主题曲的作词思路?
答:源子夫(青年编剧、作家、词人,大型音乐剧《大河长歌》主题曲的作词人):
感恩河曲山河有情,用其深厚的底蕴,借我之手写出了《大河长歌》的主题歌歌词。在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土地上,我似是那幸运的妙手,在与河曲的深度交融中,偶然间捕捉到了那来自山河的灵感,从而成就了这主题歌的歌词。它不仅仅是我的创作,更是河曲这片土地的馈赠,是山河底蕴与我之幸遇的结晶。
“守望这条生命的河,天地悠悠潮起潮落”,河曲位于黄河之畔,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生命的象征。河曲县境内黄河流经71.6公里,那浩浩荡荡的河水,潮起潮落,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也激发了我对生命之河的敬畏与守望之情。
“走过这条生命的河,万里春风浩荡辽阔”,河曲的春天,黄河岸畔蓝天碧水一色,涛声鸟语和鸣,成群的白天鹅嬉戏觅食,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如春风般的希望与辽阔。
“我爱这条生命的河,九州纵横英雄气魄”则与大禹治水的传说相呼应。传说中大禹治水划分九州,其大公无私、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英雄气魄的体现,而河曲作为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禹治水的精神也在这片土地上传承,赋予了歌词深厚的文化底蕴。
“唱起这首生命的歌,春华秋实耕耘收获”,河曲二人台的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如《打金钱》等,展现了人们春华秋实的耕耘与收获,其生动活泼的表演、洒脱奔放的唱腔,也为歌词注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情感色彩。
“今昔往昔生生不息,踏歌千山九曲大地”,河曲因县城西濒黄河恰当河之弯曲处而得名,那蜿蜒曲折的黄河,犹如历史的长河,见证着今昔往昔的变迁,也象征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明城墙也是河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护城楼作为明代长城敌楼,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就如同歌词中“长歌唤醒沧桑大河,春风舞动千年的诉说”所表达的那样,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正是因为河曲的黄河文化、大禹治水传说、民歌二人台艺术以及明城墙等独特的风土人情,才成就了《大河长歌》这首主题歌的诞生。
因为河曲,才有了这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与真挚情感的《大河长歌》歌词。因为河曲,它不仅是一首歌,更是河曲这片土地及其文化的生动写照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