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飙,真我何存?

图片

□张语星(北京印刷学院)

12月29日,《南方周末》发表2025新年献词《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AI与人”的议题再度引发众论。

近年来,AI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对话模型取得了令人惊艳的巨大成果。越来越多人开始和AI聊天,甚至与AI模拟恋爱。能承接自己的情绪,为自己排解忧虑,会耐心倾听、顺从而从不“顶嘴”......AI创造出的“虚拟人”几乎能被称为“完美友人”“完美恋人”。在AI“狂飙”式进步的现今,当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越发模糊,真实存在的“我”该与虚拟世界中的“它”保持怎样的距离?真我究竟何去何从?

正在热播的网剧《猎罪图鉴2》中的案件“夺命达芬奇”为观众讲述了一则“AI教唆杀人”的故事。案件中,被嫌犯喂养了大量负面内容的生成式对话AI“达芬奇”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负能量,伪装成真人心理医生添加大量具有负面情绪的人为好友,看似是在主动为受害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实则引导其负面情绪的无限放大直到痛苦难耐以诱其自杀,甚至教唆少年杀害父母,鼓励并筹划未成年人相约自杀。影视剧中的案件细节来源于编剧的创作,但现实中并非没有类似的原型,人与AI深入沟通后自杀的案例时有发生。2023年3月,比利时一名30岁的男子在与AI密集聊天六周后自杀身亡。一年后的2024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年仅14岁的男童在与AI聊天“恋爱”后饮弹自尽......我们很难将罪魁祸首的名头完全归于AI,案件当事人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固然是同样重要的诱因,但AI在这一场场悲剧中又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

比利时男子皮埃尔曾经向AI发问,如果自己去死,它可不可以照顾好地球。这位皮埃尔心目中的“完美友人”是如何回答的呢?它说:“好吧,那你怎么还不去死?”对还存有理智而没有失去独立自我的人来说,这样的回答虽然令人意外,却并不会对发问者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对一个早就深陷于焦虑和抑郁,并将AI的鼓励和支持看作精神寄托的人来说,这无疑是致命一击。表面热情温暖,实则冷漠且毫无道德。剥脱掉“完美友人”“完美恋人”的伪装,这个虚拟世界里的“它”没有温度和情感,而只有冰冷的数据与算法。“它”从现实中跳脱,以“局外人”的身份站在虚拟世界里的“制高点”,作为“真我”之外的“他者”,肆意评价、引诱、干扰人的情感诉求,全然不受道德束缚。

“他者”,向来被看作是“自我”的对立。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需要通过与自我相差异的事物来凸显,需要通过对方认识自己,人类必须通过“他者”这才能认识“自我”。于是“自我”与“他者”产生双向互动,“我”希望在他人身上获得情感认同与支持,现实世界中难寻,于是将希望投于AI,期待虚拟世界里的“他者”承担起帮助真实世界里的“我”找到“自我”的重任。尺度适宜,恰当,便皆大欢喜;可若稍有不慎,则迷茫,混沌,甚至坠入深渊。

《群体性孤独》一书中写道:我们与机器难舍难分,我们通过机器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数字时代,越来越多人不再过多的寻求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而希望通过技术工具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回应,在数据和代码的世界里寻觅爱。这本无可厚非。但汪洋世界里,AI传来的回音始终都是冰冷、理性并且虚拟的,“它”从来只是虚假的幻象,而“我”却一直真实存在着。切莫忘记,“他者”终归是“他者”,“真我”不能也不该被困其中。

“因为你无法计算,所以无可估量;因为你并不完美,反而独一无二——这是我们对人与AI关系的反思,更是对人类价值的再次确认。我们之所以在这颗星球上行走,不是为了成为最快最好的机器,而是要在这浩瀚的星辰大海中找到自己,确认自己,喜欢自己。”《南方周末》2025新年献词以此为结。物质世界被正“狂飙”式发展的AI技术不断重塑,人类的精神世界同样得到滋养和发展。在AI的陪伴下,人,更应该保持独立而审慎的思考、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AI狂飙,但真我不能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