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巴西工厂被叫停、新势力欧洲遇阻,2024汽车出海困难重重

全文3842字,阅读约需11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2024年11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达到534.5万辆,同比增长21.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

02中国汽车出海面临新的困境,如本地化、精细化、品牌化方向的转变,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特殊性。

03为此,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需要与当地品牌合作,建立品牌认知,同时逐步积累当地客户信任。

04另一方面,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需要面对技术壁垒和时间挑战,如欧洲市场的汽车租赁和金融服务公司已与本地大企业绑定在一起。

05尽管如此,中国汽车品牌仍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长期主义的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编者按:以变革应对变局,以远见超越未见。大象新闻、大象财富联合腾讯新闻、腾讯财经推出2024年终策划《变局之下》,回望2024、展望2025,让洞见穿越时间,向未来寻求确定。

作者 | 伍文靓

编辑 | 苏鹏

2024国内车市竞争格局愈发严峻,各家车企“拼刺刀”杀的眼红的同时,出海热潮有增无减。 

2024年截止11月,汽车累计出口量达到534.5万辆,同比增长21.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 

出海浪潮持续高涨以及这一个个喜人的数字背后,却是汽车出海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个新的困境。 

在早期,国内自主品牌的出海市场主要集中在拉美、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几乎是共识。 

因为这些地区的准入标准更宽松,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极高,反而对产品以及品牌没有太多要求。这些因素也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出海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 

例如某自主车企早期将目光锁定在南美市场,准入标准与国标相当。同时,基于对当地市场“矿业、农业、渔业”等产业货物运输需求的洞察,将国内生产的皮卡车及SUV以出口的方式投放至南美,产品迅速获得用户的认可。 

当时该车企甚至都没有在海外建立本地化团队,出海业务团队坐在国内的办公室里跟单、做票、催款,就在2008年实现了海内外销量一比一的好成绩。 

当然,这只是早期中国汽车出海的一个缩影。 

彼时国产车加上运费、关税、经销商利润,在海外的定价一般是国内的2倍左右,但与大行其道的德系车、日系车相比,国产车仍具有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在那个粗狂的汽车出海时代中,不少自主品牌车企通过成本优势和实用耐用的产品特点,敲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 

但时至今日,中国汽车出海的逻辑已经发生了巨变——向着本地化、精细化、品牌化的方向前进。 

车企经营与管理的“水土不服”

进入完全陌生的市场,人要比车先适应环境。 

在泰国生活了近一年,但林琳依然没有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长时间接触酸辣浓郁的香料,还是让我怀念起国内丰富多样的饮食风味。” 

林琳是一家中国车企泰国市场的负责人。目前泰国新能源市场正迸发出强大活力:根据泰国制定的电动车发展目标,泰国预计在2024—2025年,EV 3.5措施将导入约17.5万辆电动汽车;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35万-52.5万辆;到2030年电动车将占其汽车总产量的30%。 

新的增长曲线浮现在眼前,包括长城名爵比亚迪小鹏等车企集体嗅到掘金机会。踏着出海浪潮,包括林琳在内的一众“出海人”也集体进入泰国市场。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文化、气候、时差等因素使然,在异国他乡,“出海人”惊讶发现,“中国的办事逻辑,在泰国行不通。” 

林琳依然记得,2023年该公司想趁万佛节(泰国最重要的佛教节日)在当地举办一场营销活动。但一圈招标下来,林琳发现泰国当地没有一家广告公司愿意承接这场活动。“活动招标预算甚至都开到了300万,但广告公司依然无动于衷。” 

这是文化使然,泰国人对物质的保持着低欲望,他们将节日视作家庭团聚的契机。不过这也给林琳团队启发,之后的营销活动,他们将营销活动与家庭元素绑定在一起,比如举办亲子日、车主家庭聚餐甚至旅游。 

“当地消费者非常愿意参加这种活动,并且积极在社交网络帮助做活动宣传,这种传播效果要比广告还要有效。”林琳说。 

职场的内卷在国外也陡然失灵。一家身处欧洲办事处的中国员工也告诉未来汽车Daily,欧洲有严格的工作时间限制,“独自加班甚至会让欧洲本地同事感到不舒服。” 

该中国员工刚到欧洲公司时因不熟悉本地工作,经常有加班情况。“有一次在食堂吃完饭,想趁饭后接收一个文件。”该中国员工说,彼时他刚打开电脑,便被主任严厉禁止。 

“他很严肃的告诉我,在休息时间工作会引起工会的注意。” 

行业人士认为,如果要搭建起一个比较合理的本地化汽车团队,当地人的员工占比可能要达到90%,尤其是销售、市场、服务职能岗位。财务、人力等关键岗位可以以中国人为主。 

整体上来说,海外子公司将严格按照当地的要求进行工作和休假。但由于需要和国内协同,一部分人员在时间上会更灵活。 

泰国与中国时差1小时,而欧洲、北美等地与中国的时差在6到8个小时之间。虽然加班文化在海外并不行,但为了保证中国与海外工作进展的同步,“出海人们”也在主动地打破时差。 

以欧洲和北美为例,海外业务团队往往是早上和国内总部开会,互换信息,尤其是销售、品牌等岗位;下午则走访合作伙伴,搜集一线情报,在晚上做好分析之后同步给总部(国内白天),当地第二天早上开会汇报,如此周而复始。 

这种国内外24小时连轴转的模式,能够快速让总部了解当地目标推进的情况,做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但这也考验着出海人的精力。“一般‘出海人’最多在海外驻扎3年。”林琳告诉未来汽车Daily,“因为时间太长,身体和精力会跟不上。” 

实际上,这一波中国汽车产品出海的背后,也是中国汽车企业管理的出海。 

在设立海外子公司的初期,由于资源有限,往往不会优先配备人力、行政、法务等岗位。HR的工作自然而然地就交给了海外业务负责人,但很显然,如果生搬硬套中国式招聘/管理模式一定是行不通的。 

以北美市场为例。“当地招聘的普遍规则是不鼓励甚至不允许询问候选人的历史薪资,更别提让候选人提供收入证明。”速腾聚创北美总裁赵培培告诉未来汽车Daily。 

这背后的原因是,美国部分州法律禁止询问历史薪资,以防止薪酬歧视;同时,美国职场更看重岗位价值的公平评估,而非依赖历史数据。 

消费者需求多样与升级,考验产品研发与售后体系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目前大家在谈及中国汽车产品出海时,主要还是基于国内已开发的产品针对目标市场做测试认证,满足可销售性即可。 

如果想要获得海外用户的认可,针对当地市场正向开发产品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行业人士说道,“在阿尔及利亚,我们发现当地年轻人是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新科技敏感,简易网联娱乐功能必须成为标配;同时,用户驾驶习惯较为粗放,需要优化车辆耐用性。此外,当地地中海与沙漠带混合气候让用户对空调性能要求极高,特别强调快速制冷和忽冷忽热的高效切换。” 

在俄罗斯,情况又大不相同。由于道路状况时好时坏,对四驱车的需求大;常年下雪,对车的防锈防腐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产品要做到十年防锈。 

包括底盘调教、碰撞测试、排放标准,这些都需要在产品开发初期就考虑清楚。如果后期要改,难度会非常大,成本也会很高。所以这也是现在许多车企都在研发“全球版车型”的原因之一。 

图片德国的奥迪充电桩 来源:受访者供图 

如果说,产品的不断升级和创新是为了让消费者对品牌有认知,那么服务体系的同步建设则是让消费者从认知走向认可的重要环节。 

尤其是在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市场,消费者会对产品的耐用性和质量要求会更苛刻,而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机制也非常完善。一旦出现大量的投诉,企业的口碑和品牌就会毁于一旦。 

中国汽车2023年的出口量是522.1万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如此成绩是中国汽车产业共同努力的成果。 

但有行业人士建议,中国汽车企业要重视售后服务——这在早期可能会亏钱,但长期是利润来源,可以从配件维修扩展到后续的其他增值服务;同时慢慢积累起当地客户对品牌的信任。 

因为,做海外市场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 

新能源车难卖:品牌认知低,本地合作难

新一轮的中国汽车出海浪潮,由新能源汽车掀起。与此同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又有着天壤之别的特性。 

“Made in china”的电动智能车跑满了中国的大街小巷,但在海外的道路上,更多的还是奔驰宝马和奥迪等德国车,以及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 

把车卖给国外客户,首先要在本地市场建立品牌认知。 

在海外,CHANGAN(长安)这个品牌当时几乎无人知晓。为了打开局面,我们需要借助长安在国内的合资伙伴,比如Ford(福特)、Suzuki(铃木)、Mazda(马自达),向当地潜在合作伙伴解释:“Who is Changan?” 然后进一步回答:“Why Changan?” 

作为曾经任长安海外市场的负责人,赵培培曾告诉未来汽车Daily。 

另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中国品牌建立认知的第一步就是与国外品牌做捆绑。“领克高度捆绑沃尔沃,能一下子找准站位,而上汽的产品卖向欧洲都会与名爵做品牌做捆绑。” 

而没有外资品牌做捆绑的品牌,只能通过铺天盖地的传播打响声势。 

在比亚迪的日本官网上,演员长泽雅美的写真已经放在了首页。据日本相关人员介绍:“比亚迪在日本的知名度还不高。在日本汽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为了让大家认识到这家电动汽车公司,长泽被选为关键人物。” 

在泰国的街道上,巨幅广告牌随处可见。这是中国汽车品牌们的兵家必争之地。从曼谷素万那普机场出发,一路上,上汽名爵、比亚迪、广汽埃安的巨幅海报在高速公路旁依次排列。这些广告牌不仅尺寸惊人,位置也都是黄金地段。 

一切都是为了做品牌宣传。相关车企人士透露,一块广告牌的租金在15万-20万泰铢不等(折合人民币3万-4万不等),但如今一块广告牌的租金已经上涨到30万泰铢(6万人民币),且两年起租。 

在海外当地建立品牌影响力只是第一步,卖车才是对出海人真正的考验。 

海外汽车市场格局对中国汽车品牌而言算不上包容。泰国首都曼谷也仅为十分之一个北京大小。大曼谷地区占整个汽车市场50%的份额,其他外府占据另外一半。大曼谷地区的汽车市场主要以SUV和双排皮卡为主。 

主流汽车品牌疯狂在曼谷淘金。丰田品牌在曼谷开设了100余家丰田4S店,是北京市丰田门店数量的三倍。在曼谷4S店最集中的地区,每隔2.5-3.5公里便有一家汽车品牌4S店。 

图片曼谷4S店布局 来源:受访者供图 

外来者很难在如此臃肿的销售网络突围。“我们每个月会组织高管团队与用户委员会的正面沟通,一方面让他们帮我们去论证我们的市场战略与规划,另外一方面也通过他们聆听用户的真实声音。”长城汽车泰国市场负责人表示。 

相比于泰国,欧洲市场的壁垒要更高。 

有德国当地的汽车产业内部人士表示,无论是汽车租赁还是销售渠道甚至金融服务公司,这些生态已经与本地大企业(奔驰、宝马和奥迪)积极绑定在一起,这对中国品牌外来者并不友好。 

“蔚来前期只能与租车公司合作,前期先以‘租车体验’的方式慢慢撬动当地用户心智。”上述人士说。 

欧洲还为中国车企堆砌起一道技术壁垒。有小鹏汽车人士曾透露,小鹏的产品在欧洲完全发挥不了实力,“因为软件、智驾等因法规被欧洲市场限制。” 

蔚来的换电体系也难以在欧洲施展拳脚。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曾表示,在德国建设一个换电站,需要长达16个月时间,而在中国,从选址到完工只需要6个月。 

在壁垒面前,中国车企只能被迫做“时间的朋友”。丰田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为9%,但丰田在欧洲市场已经经营了50年。 

与“时间”和“规则”进行缠斗,是2024年每个站在出海浪潮上的汽车人必须要面对的困境,但从来不会阻挡他们“走出去”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