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能源转型:新旧能源交替,忘记“不可能”

全文2762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中国绿色转型正在从口号变为实际行动,清洁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022024年7月,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提前六年半完成2030年承诺的装机目标。

03然而,新能源企业面临利润下滑甚至巨额亏损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出台更有效的行动,为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04为此,新能源产业需从行业层面严格自律,央国企开发商的招投标比例分,以及严控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救市行为。

05另一方面,庞大的海外市场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增量,有望在2025年实现更有序、更温暖的市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作为长期关注能源和双碳领域的记者,今年我最大的感受是,绿色转型正在从一个代表前卫的响亮口号到可感可知的处处变化。燃油车不再是人们购车时理所当然的优先选择,屋顶上的光伏板也不再局限于小范围的试点。清洁能源“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这个阶段来之不易。四年前,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彼时消息传回国内,我仍然记得那时很多人在谈论起这个话题时所流露的困惑表情。

“为什么一定要减碳?”“拖累经济效益怎么办?”“怎么才能找到最优解?”如今这几个问题依然有人不时提起,但我们能够给出的答案,已经远远超出这些问题本身。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们必须也一定能够实现绿色转型。有此番底气的原因很简单:想,全是问题;做,就会有答案。

‌双碳目标的核心是实现清洁能源替代。2024年7月,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这意味着,中国提前了六年半完成了2030年承诺的装机目标。尽管装机规模与实际出力之间存在差距,但支撑清洁能源发电的基础牢靠是毋庸置疑的。

宏观数据体现的产业浪潮固然令人欣喜,但微观层面很多企业所面临的利润下滑甚至巨额亏损却令我们担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将会出台更有效的行动,让产业回归合理收益,为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图片

传统能源:主力队员学坐替补席

2024年我采写的第一个话题,是盘点多省如何部署能源工作。每年年初,各省召开的省级能源工作会议,往往会透露当年工作的重点难点。而在今年的工作序列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大油气开发力度、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等表述,频繁被各地划重点。

对比几年前的能源工作会议内容,我发现保障能源供应被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但是新能源天然带有“看天吃饭”的属性,它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是电网颇为头疼的问题。更严峻的是,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接近新能源渗透率的临界值。

熟悉能源领域的读者都知道,近年来学界广为传播的能源“不可能三角”,即能源清洁、经济和安全不可能同时满足。那我们能“既要又要还要”吗?长期看来,必须能。但短期看来,还不行。所以,当下很多地方首先要处理好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再是清洁和经济。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传统能源的功能转换,涉及清洁能源的推进节奏,涉及不同发电主体的利益再平衡。每一项工作都在大电网中彼此联系,每一次收益机制的改革都要反复磨合。

今年7月,我在贵州探访新质生产力如何重塑能源产业,有限的时间里我没有去看漫山遍野的光伏板,而是特意去看了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中一个新建的火电厂。厂长告诉我,以前的工作思路就是简简单单建一个火电厂提高地区的供电能力,不会考虑太多的效率、风险和电网消纳问题。但是现在模式变了,讲究的是清洁煤电、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发展布局。

说起煤电,我不免感到有些紧张,毕竟化石能源燃烧是造成温室气体的第一大排放源。但在实地采访中,我悬着的心却逐渐放下来。因为当地的煤电规划并没有表现出恐慌和盲目,相反体现了很大的理性和克制。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这个基地的火力发电和新能源发电不是独立的叠加关系,各新能源场站电力都要汇集到煤电厂打包送出。传统的煤电机组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煤电忽大忽小的发电乃至重新启动,需要付出很长的等待时间和高昂的成本。而这里新建的煤电机组具备深度调峰能力,最小发电出力甚至可以达到25%额定负荷以下。

这意味着,煤电的定位不是新能源的竞争者,而是为新能源提供灵活调节功能的服务者。如果用足球比赛的情景类比,我们可以把煤电形容为从主力队员坐到替补席位,现在替补队员的“板凳深度”提高了。如此既能为电力系统不会因新能源的波动失控而兜底,也把最大的舞台留给了清洁低碳的新能源。

当然,仍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我们该付什么样的薪水给替补队员,是按照打一场比赛给一笔酬金,还是底薪加绩效,抑或是纯固定工资?以前的煤电是完全看绩效,今年1月起,煤电终于有了底薪。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告诉我,这种收入机制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煤电大范围的亏损情况,有的地方开始压低煤电的上网电价,相当于绩效收入减少了,总收入和以前差不多甚至可能更低(详见《多家煤电上市公司业绩报喜,低碳化改造挑战仍大》)。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更多时间。

新能源:增收不增利,打响反内卷

这一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延续了产品刷新纪录、成本快速下降的态势。

无论4月在石景山参加储能国际峰会,还是10月在顺义参加国际风能大会,几乎每个参展企业的展柜,都会摆出当期或者近期推出的新品。一场活动下来,客户就会发现,同样的价格能拿下比去年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循环寿命,或是更大的单体容量、更可靠的测试性能。中国新能源制造业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和自我革新的精神,让外界惊叹。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新能源企业的财报大多不甚理想,某个光伏龙头厂商今年前三季度甚至巨额亏损60多亿元,这是过去十多年里前所未有的情况。也正因此,但凡谈及新能源产业为主体的峰会,言必谈结构性产能过剩、如何应对内卷的问题。这个话题从2023年谈到2024年,情况有什么变化吗?

当然有。以前反内卷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各大厂商单打独斗的应对策略,而今年已经拓展到了行业层面的严格自律、央国企开发商的招投标比例分和严控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救市行为。多方的主动介入,显然比厂商的被动应对效果更好(详见《风光储掀起“反内卷”浪潮,厂商的“好日子”要来了吗》)。

在我看来,这种行为上的变化,首先来自认识上的转变。2023年我在采访诸多企业人士如何看待新能源大打价格战时,经常得到的一个回答,是“低价竞争本就是竞争策略中的一种,市场自然有其优胜劣汰的规律”。那时,很多企业凭借背后雄厚的资金实力,并不担心自身会成为这种行为的受害者。然而,价格战的激烈程度之高和拉锯时间之长,以及上市融资的难度大幅提高,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敢于承认,低于成本价的销售行为本质是不正当竞争,损害了社会的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合理的收益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向发展和技术创新。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12月11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防“内卷”作出部署,我们期待后续行动将为企业减轻压力。

除了国内市场回归良性竞争的预期,庞大的海外市场也是巨大的潜在增量。尽管当前企业出海经常面临绿色壁垒和贸易关税等挑战,但在尊重他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去海外设厂与当地利益共享也不失为共赢的策略。

回看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坡路总会走得累一些。20年前,中国光伏的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没有人能想到,如今我国的光伏组件产量能够连续16年居世界首位。正如一位曾经参与中国能源领域多份重要文件起草的专家,在采访中谈及绿色发展时所说的那样,“时刻记住,挑战只有一个。那就是能不能忘掉一个词:不可能。”

制度优势、规模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是中国绿色转型路上的有力支撑和保障。而在电力体制改革、扩大电力市场、落后产能出清、加大海外布局等积极因素的影响下,我们相信,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将会更有序、更温暖。一代又一代人接过科技创新的接力棒,那个理想中的净零世界,我们终会抵达。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