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在为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常会发生静脉炎、渗出/外渗、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不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而导管堵塞与静脉血栓有可能结伴而行。
本文将分享一例经颈内 CVC 化疗后出现导管堵塞,继而发现静脉血栓的处理经过。供大家借鉴。
那么问题来了:刚置入 2 天的 CVC,为什么突然就堵管了?导管堵塞属于什么性质?后续化疗该走什么途径?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处理过程。
导管堵塞的原因是什么?
文献报道,引起导管堵塞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 4 个方面[2]:
技术因素:冲封管不规范,夹闭不当;导管尖端不在最佳位置等;
药物因素:使用易沉淀、黏稠、不相容的药物等 ;
个体因素:凝血异常、脱水、肥胖(BMI≥30 kg/m2)、高龄、炎症、长期卧床、胸腔压力增加等;
导管因素:导管选择不当,如导管材质、导管型号等。
结合患者个体情况,恶性肿瘤患者属于高凝状态,输注 2 天化疗药物后出现消化道反应,自诉有恶心、便秘,进食减少。恶心及便秘可能造成胸腔压力升高,导致静脉回血返流直至中心静脉导管致血栓性堵管。
血栓性堵管分几种类型?
血栓性堵塞与导管内部及导管周围血栓的形成有关,主要包括管腔内血栓、纤维蛋白尾、纤维蛋白鞘三种类型[2]。
图:血栓性堵管类型[2]
管腔内血栓:指管腔内血栓或血凝块形成。相关因素包括:冲封管技术/时机不当、使用时管腔内流量不足、未及时续滴液体致血液回流、频繁回抽血液以及剧烈咳嗽、搬重物等引起胸内压力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的血液返流。
纤维蛋白尾:导管置入体内后,血小板和白细胞在导管尖端聚集,造成血液仅能单向流动,无法回抽的聚合物即为纤维蛋白尾。
纤维蛋白鞘:纤维蛋白附着导管外表面形成纤维蛋白鞘,形似袜套,包裹导管尖端,可沿导管延伸至穿刺点,呈单向阀状或套管状。
下图为该患者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将拔除的导管解剖后,可见导管头端有暗红色接近黑色的血凝块。
将暗红色血块用棉球擦拭后,可见该血凝块呈粉红色的纤维组织状,用力挤并不能被挤开。根据血栓性堵塞的分型,考虑为纤维蛋白尾。
考虑血栓性堵管时如何处理?
参考《成人 PICC 堵塞的预防及处理专家共识》[2]:无法明确导管堵塞类型时,可按血栓性堵塞先予处理。对于疑似血栓或纤维蛋白引起的堵塞,不论程度,建议及时遵医嘱给予溶栓剂,推荐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阿替普酶;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
溶栓剂选择:
1. 尿激酶(5000 U/mL):推荐每次推注 2 mL,多管腔导管建议每个管腔使用 1.5 mL;
2. 阿替普酶(1 mg/mL):推荐每次推注 2 mg/2 mL,如导管内容积 <2 mL,同样建议灌注 2 mL 溶栓剂,在导管尖端产生一定的溢出,帮助溶解延伸的纤维蛋白尾或纤维蛋白鞘,但最大灌注剂量不超过 4 mg/4 mL。
溶栓技术选择:
1. 不完全堵塞时,使用 10 mL 及以上容量注射器直接推注溶栓剂,避免暴力推注;完全堵塞时,使用单注射器或三通旋塞法进行负压灌注;
2. 操作要求:溶栓剂在管腔中推荐保留 30~120 分钟。存在导管内壁血栓或纤维蛋白鞘时,建议延长溶栓剂在管腔内的保留时间至 24~72 小时。保留溶栓剂期间导管上应附有明显标识,包括:暂停使用、已使用溶栓剂;
3. 满足保留时间后,使用不小于 10 mL 的注射器回抽,如导管通畅,回抽全部溶栓剂、分解产物及血液丢弃,执行正确冲封管。如导管未通,可重复操作;
4. 溶栓复通失败后,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如需要拔管,应多学科讨论替代的血管通路治疗计划。
该患者经血管外科会诊,在充分考虑使用溶栓剂的益处和风险后,未行溶栓处理而予以拔管处理。
后续化疗给药如何输注?
由于这些输液工具的穿刺置管需要提前预约,经综合评估后,患者第三天的化疗给药经前臂外周静脉输注。
根据该患者的化疗方案,依托泊苷和顺铂为刺激性药物,经外周静脉输注可引起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风险,在输注前签署「刺激性药物给药知情同意书」,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表:刺激性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外周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可采用预防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方法,如沿静脉走向贴敷水胶体透明贴。此外,留置针在当天输液结束后予以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