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疗有「最佳时机」?Nature|发情周期对优化乳腺癌治疗至关重要

为什么即使是相同的乳腺癌类型,不同的患者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的反应也大不相同?最近,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答案:发情周期(estrous cycle)竟然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12月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oestrous cycle stage affects mammary tumour sensitivity to chemotherapy”。


图片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内部有一个计时钟,用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昼夜节律和女性的月经周期。这些周期中的激素波动可以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甚至可能影响药物疗法的效果。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会显著影响乳腺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


如果把乳腺癌小鼠的发情周期比作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那么在一天中的某个特定时刻开始治疗,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当在发情周期的间情期(diestrus stage,相当于女性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开始治疗时,化疗的效果不如在发情期(estrus stage,相当于排卵期)开始时好。这就好比选择在一天中最合适的时间吃药,以确保药物能发挥最佳疗效。


研究人员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小鼠模型,并结合人类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间情期的小鼠体内发生了全身性和局部性的变化,导致化疗效果下降。这些变化包括化疗耐药性间质细胞增加、肿瘤血管直径减小以及巨噬细胞增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药物更难以到达肿瘤部位并发挥作用。有趣的是,在绝经前女性患者的回顾性队列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表明这种现象不仅限于小鼠模型。


图片在MMTV-PyMT 肿瘤中,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发情周期有关


从机制上看,间情期的特点是:

1. 发生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化的细胞数量增加,这一过程与化疗耐药性有关;

2. 肿瘤血管直径减小,限制了药物的递送;

3. 之前与诱导化疗耐药性有关的巨噬细胞数量在间情期也增加了。


尽管NAC会扰乱发情周期,但巨噬细胞的数量依然升高。然而,当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剔除巨噬细胞后,他们发现可以在间情期开始治疗时减轻治疗反应减弱的现象。这意味着巨噬细胞可能是导致化疗效果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表明,发情周期是决定化疗敏感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未来,医生或许可以根据患者的月经周期来优化乳腺癌的治疗时间,从而提高化疗的效果。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个性化医疗带来了希望——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像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一样,精准地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时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