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你常带孩子去的地方,就是他未来认知世界的起点。”
这句话,是哈佛大学第一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Drew Faust)曾说过的。
她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滋养,而丰富的体验,更是能塑造他的格局与智慧。
德鲁·福斯特提倡,父母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接触丰富多样的场景,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帮助他建立认知框架,打开思维边界。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哪些地方最值得带孩子去?
多带孩子去4个地方玩,孩子眼界宽阔、格局高,有智慧,还能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一:博物馆,知识的“游乐场”
博物馆对孩子来说,是探索世界的“知识游乐场”。
一位宝妈说,她的儿子,正进入“爱问为什么”的阶段。
有一次她带儿子去了博物馆,回来后忍不住和布谷妈感慨:
“这孩子在博物馆里,像开了挂一样,每看到一个化石就问‘这是哪个年代的?’、‘恐龙灭绝后发生了什么?’我虽然回答不上,但他兴奋地翻了好几本书查答案。”
后来,儿子在作文里写了一篇关于恐龙的文章,逻辑清晰、生动有趣,第一次被老师表扬。
以前特别讨厌写作的儿子,居然喜欢上查资料、写作文了。
宝妈感叹道:“原来,多去博物馆,孩子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激发了对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3-12岁的孩子,通过参与互动展览,能显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
因为在博物馆,孩子能直观地看到恐龙化石、宇宙星系模型、历史文物,接触书本中难以呈现的真实事物。
你会发现,孩子去到博物馆,总是充满好奇,不断地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这些问题背后,其实就是他大脑高速运转的过程。
这些观察和提问,会让孩子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
无论是科学展品的逻辑推理,还是历史文物的文化背景,都能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多角度看待问题。
所以,多带孩子去博物馆,你会发现,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能变得更丰富、更深入。
二:大自然,创造力的“孵化器”
你有没有注意过,孩子在大自然里,总能玩得比在室内更久、更投入?
他在草地上看蚂蚁搬家,或者在沙滩上挖沙坑时,总是全神贯注?
这是因为,大自然是孩子的天然课堂,它没有固定的规则,却能让他们自由地观察、探索和创造。
科学家发现,大自然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观察型学习”,这种能力对科学认知和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
所谓“观察型学习”,其实就是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模仿学习”。
比如孩子通过观察小鸡啄米、鸟儿筑巢、流水的方向、植物的生长等等,他就会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
他会知道,蚂蚁会搬食物回洞穴、树叶会随风摆动、泥沙遇水成型等等。
这些观察,不需要额外的指导,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而且,在自然环境中的事物丰富而多样,“观察型学习”更容易发生。
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去探索世界,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等待标准答案。
更重要的是,接触自然还能调节情绪。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周接触一次自然环境的孩子,注意力恢复得更快,情绪也更稳定。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不仅能让他们更聪明,还能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平和。
三:图书馆,大脑的“加油站”
布谷妈身边有一个孩子,三年级前,他和别人聊天的内容,还是游戏、动画片。
但三年级后,他妈妈戒掉了他的手机、电视,每周带他去图书馆看书、借书。
到六年级时,他已经看了几百本文学、历史、文言文著作,对于历史典故,他信手拈来。
学语文更是不在话下,他老师说,他的作文水平,完全可以在高考中拿高分了。
阅读,是让孩子变聪明的“超级工具”。
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去图书馆的孩子,在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测试中的表现,显著优于同龄人。
在图书馆里,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接触到多领域、多视角的知识。
而且,图书馆的学习氛围,能感染到孩子,让他在未来的成长中拥有更多学习主动性。
四:历史古迹,格局的“放大镜”
历史古迹,能让孩子直接感受到时间的厚重,和人类智慧的积淀。
当你的孩子站在几百年前的古城墙下,或者看到一片古代遗址,他会问:
“这些东西是怎么留下来的?”
“古人是怎么生活的?”
这些问题,正在把孩子的思维,从日常琐事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索。
研究发现,实地参观历史遗迹的孩子,其对历史的理解比单纯通过书本学习的孩子更深刻。
当孩子开始理解时间的长度、文化的多样性,他们的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开阔,思考方式更加全面。
更有意思的是,历史遗迹,还能帮助孩子建立文化认同感。
通过了解历史,他们会更清楚自己的根在哪里,未来又该如何去看待不同的文化和人群。
你有没有发现,以上这4个地方,其实并不复杂,也不需要花费太多。
但它们,却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孩子的认知方式,让他们眼界宽阔、格局高,大脑更有智慧!
你会常带孩子去哪些地方玩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读书、带娃、写作,分享育儿知识,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