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非传统风险因素:从流行病学、潜在机制到防治策略
2024年12月,European Heart Journal(IF=38.1)在线发表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王宁荐团队题为"Non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epidemiology, mechanisms, and strategies"的前沿综述,评估当前房颤发病的非传统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证据,汇总潜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研究背景与方法
2023年ACC/AHA/ACCP/HRS 指南以及2024年ESC 指南中相继阐述了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房颤风险因素,包括心衰、冠心病、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吸烟及饮酒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筛选了除上述传统危险因素之外与房颤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优先考虑具有前瞻性设计、大样本量、并在不同人群中进行验证的研究。最后,生活方式(睡眠、夜班工作、饮食)、生物标志物 (肠道菌群、高尿酸血症、同型半球氨酸)、不良健康状况或疾病 (抑郁症、癫痫、潜能不明克隆性造血、感染、哮喘)和环境因素 (声学污染,气候变化和绿化)被纳入讨论。
生活方式
生物标志物
研究表明房颤人群存在肠道微生物组差异,来自肠道微生物群的代谢物或可预测新发房颤风险。高尿酸血症不仅可能通过诱发心血管疾病而增加房颤风险,而且还通过氧化应激、炎症、胰岛素抵抗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机制直接影响房颤的发生。同时既往研究还提示房颤患者血清/血浆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生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房颤发生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这可能与心房结构重塑有关。
不良健康状况或疾病
环境因素
二者之间的关联是复杂且相互影响的。与传统的房颤危险因素不同,个体对许多这些非传统危险因素的控制较为有限,这给常规预防策略带来了挑战。本综述不仅总结了当前这些新兴危险因素与房颤发生之间的关联和潜在机制,还进一步探讨了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措施,期望能减轻房颤对全球健康带来的负担,并为未来房颤预防策略的更新提供理论支持。
·最后通讯作者
王宁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英才,上海卫生健康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围绕“代谢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全生命周期防治”进行系列研究,以第一/通信作者在EHJ (4篇),J Hepatol、Diabetes Care等杂志上发表SCI论著123篇,4篇大于35。以第二完成人获得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获得美国内分泌年会年度研究;两度获得中国糖尿病十大最具影响力研究奖。担任Diabetes & Metabolic Syndrome: Clinical Research & Reviews杂志副主编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多本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