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房颤标准化诊治 这场学术大会有干货

近日,2024四川省心房颤动专病建设项目学术交流暨总结大会在蓉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学者。
图片
记者了解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整体发病人数占总人口的2%-4%,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群体,房颤发生率已达10%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脑梗、脑卒中、瘫痪、痴呆、抑郁症、心脏扩大乃至心衰
四川省作为人口大省,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房颤患病率逐年增加,不仅给患者个人带来巨大负担,也对整个医疗卫生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于此,我们启动了心房颤动专病建设项目,旨在全方位提升四川省各级医生对心房颤动的认知与理解,更新治疗理念,提升医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通过系统筛查,让更多心房颤动患者能够被及时发现,并获得正确、规范、合理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华教授说。
图片
绿色电生理技术具有安全、并发症少、治疗精准等特点,无射线辐射,在更加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效率。近五年来,我省能够开展心房颤动介入手术的医疗中心从昔日的三四十家增长到如今的一百多家,2023年全川的电生理手术量达19000多例,2024年手术量已突破22000例。让四川省心血管界越来越看到心房颤动标准化诊治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四川省心房颤动病人带来了标准化诊治的机会。
开幕式上,依据2024年电生理手术量和增长量两个重要指标,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被评为了“2024电生理四川年度杰出中心”。现场与会专家们,还对房颤消融新技术和新理念、电生理学科管理、房颤消融临床实践方法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图片
接下来,心房颤动专病建设项目将重点推动《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技术规范》系列团体标准的落地实施。这一团体标准,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CHRS)组织编纂,凝聚了全国60多位专家半年来的智慧结晶,作为介入手术的标准化流程与格式,未来有望在各大医疗机构广泛应用,成为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