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四项包括TAT、PIC、TM和tPAI-C,适用于各临床学科血栓高危人群血栓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疗效评价及健康人群血栓风险筛查。下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医学检验科专家就为大家解读血栓四项及其临床意义。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凝血酶生成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TAT是凝血酶与抗凝血酶Ⅲ(AT-Ⅲ)1:1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反映凝血酶水平或凝血系统激活程度,是凝血系统激活的分子标志物,提示凝血酶活化,血栓开始形成。
TAT检测的临床意义:
证实凝血酶的生成,凝血系统启动的标志物;
提示DIC或排除DIC;
浓度升高可预估血栓的早期形成和程度;
抗凝治疗的效果判定,尤其是溶栓治疗后的再栓监测。
纤溶酶-a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
a2纤溶酶抑制剂(a2-PI)是抑制纤溶功能的蛋白质,a2-PI与纤溶酶结合形成1:1的复合物,从而形成PIC,反映纤溶酶的生成或纤溶系统的激活程度,用于纤溶类疾病的辅助诊断及评估溶栓治疗的效果。
PIC检测的临床意义:
适用于DIC和前DIC状态的早期诊断,指导DIC治疗;
临床上常见的血栓性疾病(VTE)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升高时预警各类大手术、恶性肿瘤诱发的血栓症,并推测病情进展;
抗凝、溶栓治疗的监测。
血栓调节蛋白(TM)
TM主要由内皮细胞产生,是凝血酶的受体与辅因子,是蛋白C的主要激活物。内皮细胞发生病变或受损时,常引起TM的表达、分泌异常以及释放入血,从而引起TM含量变化,因此TM可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
TM检测的临床意义:
具有捕捉凝血酶,抗凝以及抗炎作用,判断血管内皮损伤或恢复情况;
浓度升高时提示内皮系统受损、肾功能受损、DIC等;
TM升高,预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
纤维蛋白形成后激活纤溶系统,形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从而降解纤维蛋白形成D-二聚体和FDP。PAI-1是t-PA的生理性抑制剂,二者1:1结合形成复合物tPAI-C,导致t-PA激活纤溶酶原的活性被抑制,进而抑制纤维蛋白降解。
tPAI-C检测的临床意义:
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最佳诊断指标之一;
心肌梗死的风险指标;
判断术后血管内皮系统修复程度,监测血栓治疗药物效果。(通讯员 易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