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下午,“山色有无中——安祥祥荣宝斋新年书画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荣宝斋大厦三层会议室举行。
受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中央文史馆画院研究员郭石夫,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韩昌力,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李春霞,山东大学美育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原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晓峰,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墨,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研究员、荣宝斋画院导师徐鼎一,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主任韩劲松,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文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波,人民日报社文艺部部务委员、美术编辑室主编徐红梅,中央美院副教授张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美术馆馆长张鹏,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张楠,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陈都,《荣宝斋》杂志主编李向阳,中国美术馆副研究员吴国宝,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副教授徐桂香,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江锦世,人民美术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主任教富斌,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教师陈漫之,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赫英海,庄子集团秋水书院院长赵壹,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闫勇,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导师聂松,画家吕杰晓,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龙友,本次展览艺术家安祥祥以及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北京荣宝斋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四十余人。会议由荣宝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纪委书记李春林主持。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对书画家安祥祥及其作品的艺术内涵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阐述。郭石夫首先指出,中国画的艺术追求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安祥祥还是位很年轻的画家,但已取得不俗的成绩,将来的发展非常有前途。对于他未来的作品,建议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放松”笔墨,适当融入一些“糊涂”之美,境界方可更进一步。
韩昌力在观展后表示,安祥祥近年来在艺术上的修炼和修为有了显著的提升,作品展现了扎实的笔墨功夫和对传统绘画技法的深刻理解,“技能”与“智能”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齐白石的艺术之路提醒我们,技能的蜕变和性情的融入是艺术进阶的关键,未来如何将基础能力转化为更高层次的“慧能”,需要继续努力和探索。
李春霞分享了她对安祥祥求学经历的了解。中国画所首重的是人品,安祥祥首先注重个人修养,然后再追求画艺的精进。厚道是他的本性,也是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基石。现在的年龄正值发力之时,期待未来能看到他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李晓峰以四个“润”字进行了阐述。一是以德润身,德行、品行在同辈教师中很是突出;二是以文润心,全身心投入美术工作,在研究层面上做出了很多成果;三是以学润术,从文化、学养的深度去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真正达到“道技兼修、艺文并重”的层面;四是以古润今,能够借助前人的财富成就自己,并不断在探索中提升。相信通过这次展览,对他下一步的成长和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刘默对国画教育发表了见解。他认为,安祥祥以书入画,书法功底深厚,用笔生动灵活,具有朴厚之气,作品充分体现了范曾先生所提倡的尊重古典、重返自然的艺术理念。当下画展和美术教育更多地是看图像,而不是国画。安祥祥作为山艺国画教研室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提示学生一定要面对原作,让青年艺术家理解真正的笔墨、纸张、材料、颜色。
徐鼎一作为《荣宝斋》期刊原主编已与安祥祥认识十年有余,很早便发现其潜能。安祥祥学古不泥古,作品成熟全面且具有个人特点,山水画得益于书法功底,画面布局协调,人物与点景融合得当,发展空间很大。若能进一步掌握“混沌”之美感,他的绘画造诣定能更上一层楼。
韩劲松指出,在古典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在叙事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人看山水,是从有限中看无限,再从无限中回归有限,安祥祥的点景人物画得特别好。此外,观其作品能够感受到作画时的自由、潇洒状态,一气呵成的流畅感非常难得,某些地方如能变换节奏会更好。
陈文璟称赞,本次展览体现了荣宝斋对青年画家的一贯支持,树立了中青年画家的旗帜,让安祥祥可以通过作品更好地表达自己,非常好。
刘波首先分享了安祥祥艺术基础扎实的缘由,随后谈到,艺术语言上要锤炼出自己的造型,需要“练型”,要想走到更高境界,必须经过程式化的过程。安祥祥的年龄在画家里中可能是“婴儿期”,荣宝斋有胸襟从青年画家中择善而推荐,让青年画家的艺术之路走得更有力量和自信。
徐红梅从老同学的视角分享了安祥祥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风格的印象和感悟,阐述了书画同源对于中国画教学的启示,以及文化素养对于中国书画的支撑作用。她表示,安祥祥非常重视书法,可谓“诗书画印”兼善,这是他在绘画上成功的关键。但是,现在学院体系和美协、书协的工作中,书法和国画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割裂的,比如大多数美术高校的中国画学院和书法学院是分开设置的,从中国画人才的长远培养和发展而言,应该认真对待“书画同源”的文化传统。
张涛认为,中国画创作是个逆生长的状态,它不是越长越老,而是越老越新。安祥祥所处的阶段还可以有很多变化,可以尝试探索一些拙的东西,寻找一个明日之我,或许有不一样的惊喜。
张鹏表示,传统派的当代意义在今天来讲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山水画中人物和山水的关系在很多当代画家中处理得不好,二者联系的没有古人那么密切。有的把人物在山水中仅仅作为点景;有的山水中忽略了人物存在;还有的在人物画中把所谓的山水作为泛化的背景,这几种方式都有问题。安祥祥延续近现代以来人物画、山水画的传统路数,非常值得去研究。
张楠从展览画作中感受到了浩然之气和君子之风。她建议,展出作品再呈现些反映山东题材的绘画作品或写生作品,会更丰富地域特征,让外界对画家有更翔实的了解。此外通过展览联想到,AI对中国画的影响是什么?画家最不可替代的是什么?这是世界都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陈都从文艺评论工作角度出发谈及观展的感想。他认为,安祥祥的作品特点是通过笔墨语言阐释表现对象的生命力和情感张力,又通过外在的表现对象和主题转化为个人情感和意境的抒写。现在社会上对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问题讨论激烈,尤其是中国画方面的文艺评论工作两极分化、割裂感特别强烈,一些媒体甚至试图掩盖艺术家在技法和画面上的种种缺陷和可能。安祥祥掌握了“笔墨作为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这一内在规律,他的画作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现在中国画坛的问题,甚至可以提供中国画传统在当代语境中有力深入的探讨。
李向阳表示,安祥祥的全面性源于其善学精神,他不仅学习艺术技能,还深入研究艺术理论,这种学习态度与历史上全面发展的书画大家相似。他的创作正走在符合中国画精神指向的道路上,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要勇于在作品中做加法,追求“尽广大,致精微”的艺术境界。尽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也需要在推广、学术梳理和个人表达方面下功夫,以确保自己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广。
吴国宝谈到书画双修的重要性,指出安祥祥能够把画画的用笔在书法中既协调又符合一定的法度是很不容易的。此外,展览中描绘漓江和泰山的作品展现了他有意识地将诗意融入画作之中,使得传统笔墨更加生动,希望未来能在这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
徐桂香在展览作品中看到了很多细节。包括小帆船、点景人物、远山的处理,都能看出安祥祥在不断打磨自己的绘画,能够看出这些年渐渐的绘画演变脉络和进程。这些作品呈现的面貌,都是他这些年来孜孜以求的精神体现,值得我们学习,期待他更好的作品。
江锦世感慨,对于每一位致力于绘画的人来说,中国美术馆和荣宝斋是梦寐以求的展览殿堂。安祥祥的展览给“南开现象”开了先河,他一直在禀承着传统的笔墨和书法,追索着文人情怀,走自己的路和将精神世界表现在画面上,祝贺展览成功。
教富斌指出,安祥祥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齐白石题跋研究》曾获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基金的第一名。从本次展览作品看,他的童子功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孙悟空”这张画完全是放笔直取,里面的铠甲、衣着、祥云这几条线举重若轻,非常轻松,没有很好的毛笔基本功是很难驾驭这个线的,说明得到书法上的很多益助。
陈漫之表示,范曾先生提出新古典主义、“诗魂书骨”,安祥祥师兄一直在身体力行践行。他对传统下了很多功夫,山水画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老子的智慧,“有”和“无”的关系,师兄可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深入探索。
赫英海介绍,安祥祥的爷爷是书法家,所以他家学深厚,自幼涉猎书法、古典文学、古典诗词,书法在入学考核时就已经很有自己的特色和面貌了。
赵壹观展后感慨:“龙衔海珠,游鱼不顾”。他回忆了安祥祥读博士期间在他屋里勤于创作的情形。并透露,十年前安祥祥的市场就已经非常好了,作品常常一经推出,就有藏家收走。
闫勇表示,艺术家的成功需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天命使然,自己要有坚强意志,不改初心,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能够坚持下去;二是成长道路上需要同学的鼓励、老师的提醒和教导;三是正确对待处理学术和市场的关系。这三方面奠定了安祥祥将来有更大的潜能发挥。
聂松认为,“山色有无中”是安祥祥整体修为的展现,而不是一个局部。他本源的家庭书法的传承,他本源的对人生的认知都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吕杰晓从画中感受到有一种洒脱、自在的状态,希望安祥祥把这种状态继续发挥下去,相信他能做出更大的成就。
龙友表示,安祥祥对传统绘画精髓的深度汲取与精妙转化让人印象深刻。他将诗学、书法、美术史论等自身深厚的文化学养融入绘画,使之满溢人文气息。展览主题宛如一条诗意的线索,串联起百幅精品力作,令观者眼前一亮,未来定会带给大家更多惊喜。
研讨会尾声,安祥祥对与会嘉宾和主办方荣宝斋表示了诚挚感谢。他表示,今天的座谈会不仅让他收获了满满的鼓励与支持,更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深切期许。这些鼓励和期许,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指引着他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非常感谢各位师友直言不讳地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让他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方向。他会将今日之所感铭记肺腑,化为前行的动力,不负大家的厚望。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央视网、中新网、《中国日报》、中国文艺网、《中国美术报》《中国书法报》、北京电视台、书画频道、雅昌艺术网等二十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研 讨 会 及 展 览 现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