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广州12月30日电(记者徐弘毅)急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关联,高发于秋冬季节。专家提醒,儿童应定期接种疫苗加强免疫力,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及时就医,做好规范治疗及随访。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耳鼻咽喉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儿童患者,该患儿因支原体合并肺炎链球菌双重感染引起急性中耳炎,继发双耳突聋(全聋),由于患者家长前期延误就诊,后虽经积极治疗,双耳听力部分改善,但仍需佩戴助听器才能恢复正常听力。
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吴旋介绍,儿童咽鼓管具有短、宽、平等解剖特点,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容易通过咽鼓管途径进入中耳腔,引发急性中耳炎。其常见症状是耳痛耳闷耳鸣伴听力下降,听力下降大多呈现传导性耳聋。经过规范治疗,随着中耳积液吸收,听力大多恢复正常。
吴旋表示,上述患儿双耳突聋发生原因与上呼吸道病原体细菌直接侵犯内耳,以及中耳的炎症介质毒副作用密切相关。
专家表示,秋冬寒冷季节,儿童急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在免疫功能差的个体或者受到高度致病性病原体感染时,亦可并发脑膜炎、突聋等特殊事件。吴旋建议,儿童应定期接种疫苗加强免疫力,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对于既往有中耳炎病史的患儿,建议进行定期检查听力,并且平时避免滥用抗生素,避免出现耐药菌。
此外,吴旋还表示,儿童急性中耳炎的规范治疗及随访十分重要。他说,由于急性中耳炎恢复需要2至4周或更长时间,患儿家长应当重视后续治疗和跟踪随访,谨防引发中耳炎后遗症,带来儿童及青少年致聋风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