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元治理”绘就和谐宜居新画卷

原标题:“邻里·元治理”绘就和谐宜居新画卷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徐晓 孔珂依

“保证按时送到。”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文澜社区大河宸章小区门口,骑着电瓶车的外卖配送员小王接到了买家的电话,他自信地回复道,“现在进小区很方便,节省了很多配送时间。”

该小区外卖配送量大,但因实行人车分流管理,外卖配送员需步行入户。此前常有外卖配送员因订单超时或停车不规范与物业保安发生争执。为从源头化解矛盾,文澜社区会同物业和业委会三方协商,制定管理公约,推出以心暖“新”服务,物业增加“代收代送”服务,简化外卖配送员进门流程,并明确外卖配送员需要遵守的小区管理制度。公约实行后,外卖配送员和物业的矛盾化减为零,社区更加平安和谐。

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相关矛盾纠纷增多的新情况,拱宸桥街道建立了定期排查、上门走访、矛调培训、一小区一预案、部门联动等多项机制,同时在有条件的住宅小区设置爱心驿站,提供饮用水、充电设备、医疗箱等温情服务,有效预防矛盾纠纷发生。

这是拱宸桥街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街道创新建立“拱宸邻里·元治理”机制,以“抓源促治、强基固本”行动为总抓手,全域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据悉,拱宸桥街道共有6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有1至3名网格员,定期滚动排查发现各类风险隐患,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同时,街道配强调解员队伍,形成“5分钟矛调服务圈”,并依托“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等线上平台,为群众提供在线咨询、评估、调解等便捷智慧服务,有效提升矛盾纠纷预防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为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街道还将信访、110警情、家暴案件等全口径汇聚至元治理系统平台,通过AI人工智能深挖不同事件数据间的联系,生成一系列交叉分析报告和“数字锦囊”,为治理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截至目前,街道共受理办结信访案件2171件,办结率100%,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93%;处置110联动警情2659起,办结率100%;调解矛盾纠纷192件,成功率94.44%。(王春 徐晓 孔珂依)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