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呼和浩特按照自治区部署要求,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首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区位等方面优势,加快建设首府都市圈,主动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全力推动面向俄蒙欧“对外开放圈”,切实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发展新格局,不断扩大“朋友圈”。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建设,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变化太大了。”在呼和浩特上大学,最后选择在这里结婚生子、定居落户的胡天华感慨万千。
近年来,呼和浩特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不断优化“一主一副”“一核两翼”城市空间布局,构建形成“一横两纵四环三枢纽十二辐射”立体交通体系,持续完善“两屏四带多点”生态空间架构,科学谋划“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发展体系,凝练形成了符合首府气质的综合文旅品牌。
目前,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项目工程建设已经进入竣工和验收倒计时。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是内蒙古首座4F机场,可满足年吞吐量2800万人次、飞机起降24.4万架次的使用需求。盛乐机场是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是京津冀机场群的主备降机场,同时连接俄罗斯和中亚地区,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交通节点。
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一层迎客厅
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航站区二标段负责人张昊介绍:“目前工程建设进入收官的冲刺阶段,我们计划2025年3月份通水暖气等,进而进行各系统的联调联试工作。”
呼和浩特将继续深化与呼包鄂乌城市群的合作,共同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区域整体。中心城区内部三年累计建设市政道路107条,打通“断头路”80条,改造背街小巷319条,建成242公里城市高架路网,市县间实现国省干道全覆盖。城乡物流基础设施提标升级,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申通(和林格尔新区)智慧电商物流园
“没想到只用了10分钟就办理完了,不用我来回往返呼包两地,真是太方便了!” 在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全区通办综合受理窗口,刚刚办理完异地公积金提取业务的王蕾对记者说道。
随着呼包鄂乌一体化进程加快,四地集中力量积极探索,共同搭建呼包鄂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并开设通办专窗,推动实现异地认证,全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让企业和群众共享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果。
“呼包鄂乌四市政务服务‘四城通办’开展以来,我们共同梳理发布了五批‘四城通办’事项,将四市本级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大部分事项纳入通办范围。” 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徐瑞介绍,“呼和浩特市以呼包同城化为契机,与包头市签署了政务服务领域合作协议,将312个高频事项纳入通办清单,并统一了事项要素。在两市的综合服务大厅设置跨市通办窗口,搭建了‘云见面’通道和‘呼包通办专区’,开辟了线上线下两个通办渠道。”
呼和浩特围绕教育、科技、人社、文旅、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更好发挥首府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主动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围绕推进“呼包鄂乌”一体化,持续加强与三地共建合作,积极发挥首府核心引领作用,着力提升发展牵引力、区域影响力,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在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效益逐步显现的进程中,呼和浩特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通过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京津冀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
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入驻航天经济开发区北斗大厦,将立足呼和浩特打造“一基地、三中心”(卫星地面接收基地、数据中心、应用中心、结算中心),成为首府京蒙合作的新兴力量。
“基于京蒙合作的政策导向,我们希望把北京国电高科的科技优势带到呼和浩特,力争一年内建成自治区卫星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内蒙古天启新联市场总监黄轩介绍。
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与高性能光栅产业化项目
航天经济开发区经贸合作项目只是首府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的缩影。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凭借产业场景优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度融入京津冀国家创新体系。截至目前,引进京津冀地区重点投资项目68个,投资额1229亿元。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倍增计划”,通过与北京市海淀区签订“两小时创新圈”合作备忘录,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平台,成功落地“京数蒙算”智算产业园等示范性项目,并建立人才科创飞地,吸引北京高端人才与科创项目入驻,形成京蒙创新合作生态。此外,呼和浩特市企业还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北京地区的创新主体展开合作,累计合作项目超过50项。新增13家院士和专家工作站,聚引39位两院院士、216个高层次团队,并与131家区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龙头企业海外研发中心增至15家。
2024年10月17日下午,一列由内蒙古国贸集团组织开行满载汽车配件的中欧班列从呼和浩特沙良物流园区驶出,经满洲里口岸出境,驶往俄罗斯莫斯科吉洪诺沃港,标志着2024年度呼和浩特中欧班列开行量到发量突破100列,发运量突破10000箱,创下呼和浩特市班列发运以来的历史新高。
11月6日,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呼和浩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加大优质跨境电商企业招引力度,与东部沿海先进地区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呼和浩特市在上海市成功举办以“呼沪联动·共绘丝路电商新蓝图”为主题的跨境电商经贸对接会,吸引了众多来自上海及周边省市的行业精英和企业家。
11月7日凌晨,一架图-204型全货运飞机运载着27.14吨工业器械、设备配件等货物,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顺利起飞,执行呼和浩特——乌兰乌德——莫斯科航线任务,标志着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正式开通洲际货运航线。
立足首府,放眼国际。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呼和浩特积极面向俄、蒙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开放水平。自2016年以来,中俄班列累计开通12条线路,发运176列,始发数量提升至自治区首位。今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1.6%。这些班列不仅带走了中国制造的商品,如家用电器、驱动桥、发动机等,也带来了世界好物如木材、钾肥等原材料,有力推动了内蒙古外向型产业的发展。
呼和浩特市商务局副局长谭金龙介绍:“下一步,将按照自治区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任务要求,力争每年外贸增速保持在10%左右,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来源:青橙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