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陈培 葛越洲
年末已至,那些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进展如何?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走进杭州市临平区一个个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原本破旧的外立面焕然一新,坑坑洼洼的路面已重新铺装,楼道里凌乱的电线、网线变得规整、清爽,一楼门前还修建了雅致的中式院墙,三三两两的居民在连廊下、公园里聊天、下棋、散步、“遛娃”,好不悠闲自在。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事关城市发展更新的重要内容。今年,杭州市临平区新开工改造临平街道棉百弄、佳肴弄、工具厂宿舍等10个老旧小区,涉及居民2926户,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以上,12月底前将全部完工。“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坚持‘综合改一次、一次改彻底’的原则,统筹推进管道迁移、加装电梯、道路修缮等内容协同进行,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区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相关人介绍。
例如,棉百弄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近几年出现建筑渗漏水严重、管道破损、飞线凌乱等问题,并且小区内部空间拥挤,缺少绿化和停车空间。临平区通过集中规整外立面空调外机,拆除外保笼,增设主阳台雨棚晾衣竿及伸缩晾衣架,调整建筑外立面颜色,同时梳理小区内部现有空间,拆除辅房,加装电梯,设置集中停车区,扩大休闲空间及景观空间,融入宋韵文化元素等等,全面提升小区品质。
老旧小区改造,既要外塑“颜值”,更要内修“涵养”。在改造过程中,临平街道积极融入了未来社区建设理念,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场景提升,在睦邻之家设置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婴幼儿托育中心,划分出休息区、阅览室、医务室、日间照料室、儿童活动区等功能区块,满足老幼群体活动需求。同时,以见缝插针的方式盘活利用小微空间,例如,在一楼门前空地安装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拆除原有辅房腾出停车位和加梯空间等等。
然而,老旧小区改造有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多方协调。例如,庙东社区复兴弄87幢加装电梯之后,出现电梯与附近的非机动车停车棚距离过窄,影响非机动车通行的情况。为此,社区在征得群众意见之后,将车棚后移,从而腾出空间,既满足了居民对加梯、停车的需求,又不妨碍非机动车通行。此外,复兴弄还通过拆除辅房、推移外围墙院等方式增加机动车停车位,并增设道闸,防止外来车辆进入,有效缓解复兴弄小区停车紧张问题。
近年来,临平区通过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从居住环境、设施条件、服务功能等方面实现老旧小区面貌刷新,累计改造完成78个老旧小区,改造房屋500余幢,惠及住户15000余户。此外,为巩固改造提升成果,今年,临平区住建局还联合多部门、镇街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临平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后长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维护旧改成效,提高群众满意度、认可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