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善,服务向心

图片

文/柳华芳 科技先生 出品

当我们畅谈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AI 大模型之时,仿佛迈进了未来时空。当人们探讨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的共生,人与机器的关系越来越重要,人与人的关系似乎不再时髦。

远方的母亲,打来视频,唠一唠家常,唠了一会儿,便没有画面、听不到声音了。紧张了好一阵子,给身在家乡的哥哥打电话问情况,他们正在果园干农活,父母都在身边,一切安好。晚些时候,搞清楚了,老母亲不小心关了摄像头、麦克风,她自己也一头雾水。

我站在硅基生命、碳基生命的十字路口,母亲依旧在那片乡村、那片田野,我们都生活在数字世界,但科技创新并非解决了一切问题,数字世界依旧存在着认知鸿沟。

快生活是对的,慢生活也是对的,无论身在何处,每个普通人都能享受到电力、网络、零售、智能科技,这是中国最大的成就。在全民上网、全民拥抱数字生活的时候,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奉献,他们连接每一个平凡的你我,抚平数字世界的沟沟坎坎。

图片

山海之约,共筑中国温度

我们生活在现代都市,习惯了超级便利的各类服务,并形成了中国式超级便利的生活方式。中国很多城市已经是发达国家水平,智能化生活方式也是全球领先,这里是中国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高科技产品的创新沃土。

与此同时,很多乡村、偏远地区往往成为商业服务的盲点,生活节奏慢、人口密度低、服务成本高、老年人口比例高,看似诗与远方,实则很容易成为数字荒漠。

看到人民日报微博的《有你们,才有中国温度》视频短片,看到国家电网、中国邮政、华为等企业奋战在祖国河山的东西南北,将电力、物流、智能生活送到了偏远地区,跨越山海,共同筑造中国温度。

图片

华为服务正在像电力、网络、快递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服务,国家电网、中国邮政等提供了物理世界的生活服务和保障,华为服务则是为消费者的智能生活护航。

从世界屋脊上的西藏拉萨,到北国风光的大兴安岭,到千岛仙境的舟山群岛,再到大西北的新疆吐鲁番,处处都有华为服务门店,处处皆有华为服务人的身影。

图片

我从来不怀疑华为人做事业的决心和意志,也相信华为服务人打造世界级服务水准的志向和能力。有一本讲述华为热拓荒海外市场故事的书,书名叫做《枪林弹雨中成长》,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环境、远离亲友的精神孤寂、疟疾、被打劫和战乱的海外环境之中,华为成功开拓了海外市场,打造了全球化企业。

当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和平、最努力的地方,我相信华为会把消费者服务做到全新水准,并会不断精进和创新。当前,华为已建立2100多家华为授权服务中心,并有2万多家服务接机点,覆盖全国99%的地级市以及92%的县区,贯穿大江南北,跨越山海之远,让华为服务最大程度地惠及到每一位消费者。

无惧风沙,不怕路远,在新疆吐鲁番,华为服务工程师维族姑娘小麦登门服务,帮助消费者解决了手机使用问题。维族大叔经常来店里免费清洗手机,人心换人心,为表达谢意,大叔将一筐美味葡萄干送到了华为服务门店。

图片

当看到华为服务工程师不断切换交通工具、穿梭于舟山群岛之时,我非常感动,这可能是维修十分钟、路上五小时的场景。这样的华为服务人,每一天都会非常疲惫劳累,却温暖守护了海岛居民的智能生活。

图片

华为手机、PC、平板等产品有一个技术创新理念,不让终端设备成为信息孤岛,所以,我们看到华为一碰传、华为分享、超级终端等众多跨设备协同的自研黑科技。华为服务是什么?是为华为终端消费者服务,用服务连接每一位消费者,不让每一位消费者成为无助的孤岛。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华为服务和消费者之间有着无声的山海之约,无论是到店服务,还是上门服务,每一次消费者服务都是华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面对面。在移动互联时代,每一次面对面都是弥足珍贵,华为服务是成为华为终端的服务品牌,也是在创造中国温度的华为标准,为中国品牌的消费者服务树立起一个标杆和榜样。

图片

温暖的数字世界,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华为在智能科技的创新方面一直是行业引领者,在跨屏互联、卫星通信、灵犀通信、电池技术等众多关键维度,保持着比较明显的领先技术优势。华为Mate 70系列用上了钛合金框架,加上第二代昆仑玻璃,耐摔耐磨,返修率预计会非常低,那么,华为服务部门是不是会闲下来呢?

伴随着华为手机的王者归来,华为终端的产品矩阵系列正在加快新产品的推出,“华为鸿蒙智家”品牌也会加快智能家居生态产品的创新推新,智慧办公、智慧家居、智慧穿戴、智慧出行等生态产品会越来越丰富。

华为服务不会闲下来,反而会更加忙碌和精进,因为他们要维修更加多样化的智能设备,也要面对更加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华为终端的创新战旗插到哪里,消费者在哪里,华为服务就在哪里,所以,我更愿意将华为服务称之为“智能化数字世界的守门人或护航使者”

看一个品牌的人文精神,不要看新闻稿和广告词,就看这个品牌对待弱人群的态度和行动。华为一直比较重视弱势群体的支持,比如华为手机推出了 AI 声音修复的功能,帮助言语障碍人士进行正常对话交流。华为通过科技创新将无障碍工作进行到底,筑造更加温暖的数字世界,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近期,华为推出了一项无障碍体验的服务创新——手语视频服务,把“不让每一个人掉队”的数字人文精神在消费者服务端向前推进。手语视频服务,是华为品牌为听障人群专门增设的一项服务,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实时沟通,帮助听障用户跨越沟通障碍,无声之中尽是温暖。

图片

华为服务推出手语视频服务,意味着服务人员增加一项手语技能,或者需要聘用懂手语的专业人士,是给自己的工作增加难度。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做服务,华为终端都是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大量消费者调研,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解决消费者的痛点需求,不以善小而不为,让数字世界更加包容、更加温暖。

图片

科技悦人文,扎根在人心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消费者永远是企业品牌的生存之根。华为服务是华为和消费者之间的人心连接,是产品力、创新力、品牌力之上的超级信任。

服务即人心,给予消费者多少人文关爱,消费者会回报更多的支持和热爱。真正的品牌热爱,不是营销炒作的大众情绪冲动,而是产品、服务、价值观、行动力等多元价值认同,是社会正能量的大众群体认同

“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华为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让人振奋的成果,麒麟芯归来,纯血鸿蒙商用,迈出了历史性的跨越,让中国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在技术上,华为向下扎到根,解决了中国科技的根技术难题;在服务上,华为服务向下扎到根,跨越山海之远,踏遍大江南北,扎根在消费者的心里。

未来的中国,未来的世界,未来的人类,未来的机器,一切都在科技浪潮中进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会创造空前的科技文明,也会带来认知鸿沟问题,可能产生数字难民问题。老年人、弱势群体、偏远地区消费者都需要更多的科技关爱,才能在数字世界不掉队、不孤单,才能共享科技文明。

共情消费者,并不只是一个营销命题,更应该是一个产品命题、服务命题。重营销、轻服务是很多企业高开低走、后劲不足的共同问题,不能只盯着消费者钱包,而忽视消费者的人本需求。以华为服务为锚,向华为看齐消费者服务,或许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级品牌的必修课。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