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网络文学的发展局面已从高潮滚滚渐转为静水流深,但缓流内部的变化和更新,却又有急剧加速和持续深化之势。我们以往在理论认识层面上总结的不少网络文学的特征,正经受着来自网文写作实践一线的四面八方的冲击。其情形犹如江水拍岸、河流漫堤。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些网络小说的类型化标签,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拙于对应新近出现的网络小说的实际形态。从人设、情节和故事场景等各层面彻底突破类型标签的网文写作,已经层出不穷。再比如,穿越和重生现在已经从幻想类网文蔓延出来,泛化为几乎所有网络小说常用的一种叙事手段,甚至会让我们觉得:穿越和重生成了网络文学各种类型作品中主要人物登场时的一个身世标配。
与此同时,二十多年前促成网络文学全面兴盛的青年文化为表、传统文化为里的幻想类网文写作,也正面临亟需呼应时代召唤的关键契机,应及早完成视野拓展和方法蜕变,助力重振民族文化主体精神。
一
青年文化和传统文化,细讲起来指的是把握角度和存在层次都不一样的两种文化形态。传统文化是文化系统经验和系统知识的一个静态的庞大库存,其中当然有青年文化的要素和谱系。但在我们一般的理解和感受中,青年文化又是一种高度活跃的活化形态。
这主要是由于在历史的长时段和社会文化的总体格局内,青年文化常居弱势地位,一再扮演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彗星闪电般的临时角色。而且,每次青年文化得以在包括文学写作在内的社会文化生活场域中表现亮眼之时,多半还是被其他各种力量裹挟或带动起来的。
比如离现在最近的这波青年文化大放光彩,就是新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度卷入全球化潮流之际,适逢互联网实现全民普及,青年文化通过网络文学写作获得了在社会文化舞台上高光亮相的新机遇。
不过,二十多年前网络文学初兴时,它最具代表性的贡献是玄幻仙侠等幻想型叙事,其他类型都是网络文学这个以玄幻为主体的写作形式流行起来之后,把传统文学中的一些样式虹吸或转换到网络平台上形成的派生和衍化品种。近些年,网络文学日益明显地形成了幻想、历史和现实三大家族合为一体的格局,单纯的原生态幻想类型文在这个格局中地位已经下降,集聚的写手和读者规模量级渐呈衰退之势。最早一批玄幻文写作者如果坚守至今,也已成为标准的中年人,他们的幻想能力和幻想激情即便还在,也切换到了今非昔比的中年模式。
如今回头再看,网络文学在以幻想为主体的这种写作形态的加持之下,在二十多年前,迎来了青年文化的又一波划时代的崛起,表面上仰仗的是后来被称为老白文、小白文之类的青少年话语和架空背景的青少年构思,内涵上的支撑却来自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典籍里的各种神话和奇幻元素的调动。
二
令人略感遗憾的是,当下很多幻想类网文写作,仍陷于既有的类型窠臼,创新有限。如已在“番茄小说”上连更了两年多、现已累积到400多万字还意犹未尽且热度居高不下的长生文《开局长生万古,苟到天荒地老》(网上简称《长生烬》),较为别致的倒是它那种瞅准各种机会制造谐谑机锋的叙述方式,完全跳脱了故事本身的古装架空玄幻情境,憋足了劲、撒着欢儿地往当下的网民日常在线用语习惯里扎猛子,在大的文体、主题等方面则少突破而仅有娱乐性。特别是平台附加的类型标签“穿越”“系统”和“玄幻”“架空”,仍停留在二十多年来在幻想类网文里早已熟透了的人设和故事老套路,缺少有效的创造性转化。
当前,网络文学的写作和行业机制都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来到了一个周期转折的拐点上。表现在网络文学写作中的青年文化,现在是不是还应该以继续支撑起一个热情奔放甚至天马行空的幻想主体为主要的追求,或者在此之外、舍此之外,需要发挥哪些更重要的作用?而要承担这样的使命,一方面,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整个文学都首先应该担当起烛照现实的责任,反映和表现好当前广大城市和乡村各个具体行业领域的有为青年形象;另一方面,则应该在包括幻想、历史、现实在内的完整的文学、文化和精神生活空间里,对传统中那些有意义的资源进行重构,将其引导至能够为当下所用的方向上,展现出能够和源远流长而又继往开来的中华文明演进过程深度结合的当代中国文化的人格主体。
而具体到幻想类网络文学的守正创新,则需要有才华的写作者不仅在话语形式层面上继续保持和发扬欢脱可亲的个性特质,而且更进一步把这种特质努力渗透、扩展到人物和故事的内里,向着传统深处开掘,使得整个作品和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主体性表达达成更紧密更生动的联系。
作者:
文:李林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传院教授)图:豆瓣编辑:周敏娴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