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60

评论

27

5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卡特:美国最长寿总统,曾对邓公说派10万名中国学生留美

2024年12月29日,吉米·卡特在佐治亚州家中安然离世,享年百岁。

这位美国第39任总统的离去标志着一个历史人物的终结,却也让世人重新审视他为世界和平与中美关系发展奠定的基石。

他既是美国最长寿的前总统,也是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人物之一。

图片

回顾他的生平,从白宫走向全球,从花生农场到诺贝尔和平奖,卡特用一生诠释了和平与坚持的力量。

卡特与中美关系的起点

卡特对中国的兴趣始于儿时。他的舅舅作为海军士兵,将来自中国的纪念品寄给卡特,其中包括一艘小型古代帆船模型。

卡特曾形容这些礼物是他“与中国缘分的起点”。这一兴趣在他成年后进一步深化。

1949年,作为年轻的潜艇军官,他亲眼目睹青岛的历史变迁,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中国的复杂与重要性。

图片

1977年,当卡特成为美国总统时,他立刻着手改善美中关系。

彼时,中美虽已开启“乒乓外交”,但建交之路依然充满荆棘。

美国内部有强大的反对声音,包括对台湾问题的敏感处理和冷战背景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意。

然而,卡特坚持认为,中美建交不仅是美国的外交需求,更是全球和平的重要一步。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成为中美建交后的高光时刻。

图片

卡特为此安排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欢迎仪式。

肯尼迪艺术中心的舞台上,200名美国儿童用中文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演出结束后,邓小平走上台,与孩子们一一拥抱。

这一幕让反对建交的议员们哑口无言——甚至有议员承认:“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我们的反对票失去了意义。”

这一小插曲背后,是卡特和邓小平共同的努力,为中美关系书写了新篇章。

中美建交背后的较量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同时发布建交公报,宣告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交。

图片

然而,这一成就的背后充满了政治较量。

卡特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处理台湾问题。他决定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首先解决双方可以达成一致的事项,而后再处理台湾这一敏感议题。

在他的坚持下,美国在《台湾关系法》中明确规定,继续以非官方形式与台湾保持联系,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

不仅对外,中美建交的推进在美国内部也遭遇了来自国会和民间的阻力。

部分议员认为,与“台湾断交”可能导致区域不稳定。

图片

然而,卡特顶住压力,通过清晰的外交目标和直率的沟通赢得了公众和国会的支持。

卸任后的中国缘

卸任后,卡特依然心系中美关系。

他多次访华,与中国领导人保持互动。

一次,邓小平深夜致电卡特,询问能否派5000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卡特爽快答应:“为什么不派10万名学生呢?”

图片

这一承诺为中美教育合作铺平了道路,也成为两国关系中的经典一页。

创办卡特中心后,卡特依然将推动中美合作视为使命。

他帮助中国设计义肢工厂,推动残障人教育,并在汶川地震后亲赴灾区参与重建工作。

2019年,他撰文呼吁中美避免现代冷战,强调通过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性。

卡特的历史遗产

卡特的总统任期因国内经济问题和伊朗人质危机等一系列事件而备受诟病。

图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外交成就和卸任后的贡献让他逐渐从“最差总统”的标签中走出,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具道德感和和平理想的领导者之一。

无论是促成中美建交,还是在卸任后通过卡特中心推动国际和平与人道主义事业,卡特的遗产已超越了他的总统生涯。

卡特对中美关系的贡献被称为“划时代的外交突破”。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不仅结束了两国长达30年的隔绝状态,也打开了全球化合作的新时代。

建交后不久,中美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从1978年的不到10亿美元,到2020年已超过6500亿美元。

图片

教育合作也由此提速,1979年首批50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数十年后,这一数字已扩大至每年几十万人次。

这一成就对美国经济的推动更为显著。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美国企业带来了巨大市场,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支持了超过10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

此外,中美合作还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和平稳定,包括对朝鲜问题的协商和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

图片

除了中美建交,卡特还促成了埃及与以色列的《戴维营协议》,为中东和平打开了新的大门。

这一协议的谈判过程极为复杂,两国领导人曾数次因分歧而险些退出。

然而,卡特以无与伦比的耐心和个人魅力促成协议,使埃以两国结束了长达30年的敌对状态。

这一和平协议不仅为两国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军费开支,还显著减少了该地区的军事冲突。

除此之外,卡特在国内面临巨大政治压力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将巴拿马运河主权归还巴拿马。

图片

这一举动标志着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转型,也为改善美洲大陆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卡特以实际行动表明,美国应尊重小国的主权,而非一味施加霸权。

这一决定不仅赢得了拉美国家的广泛尊重,也为未来的国际合作树立了榜样。

卡特是第一个将气候变化问题提上国际议程的全球领导人。

在他任期内,美国发布了《2000年全球报告》,预测了未来几十年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和经济问题。

他还主导签署了《第二阶段战略武器限制条约》,推动美苏两国削减核武器的开发与部署。

图片

这一条约的签署降低了冷战时期的核战争风险,为全球裁军谈判设立了模板。

卡特卸任后创立的卡特中心成为全球和平的灯塔。

从1982年开始,这一中心致力于解决全球冲突、推动选举公平和改善公共卫生。

卡特亲自参与了几十场国际谈判,包括1994年成功缓解美朝紧张局势,1999年在苏丹与乌干达之间的谈判,以及促进古巴与美国关系的改善。

图片

根据卡特中心的数据,截至2020年,该机构已协助全球80多个国家成功开展了选举监督,帮助数千万选民行使投票权。

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疟疾和象皮病的防治工作,使得这一机构成为全球卫生领域的先驱之一。

卡特的人生不仅仅是外交成就的集合体。

他坚持以道德为核心的政治信仰,无论是在国内倡导种族平等,还是在国际舞台推动和平与人权,都彰显了他的个人魅力。

他将道德置于政治之前,即便面对连任失败的代价,也不愿妥协。

图片

此外,卡特的平民作风也为他赢得了民众的尊重。

在卸任后,他回到家乡,继续务农,并亲自参与卡特中心的建设项目。

他曾多次表示,“我从未想过成为富翁”,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和尊严。

结语

卡特在临终前表示,与中国建交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他的离世为这个世界划下了一道分隔线,提醒我们历史上总有少数人,用坚持和智慧改变了世界的轨迹。

他不仅是一位美国总统,更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一位与中国结缘的“老朋友”。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刻,和平与合作始终是人类最值得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界面新闻《美国最长寿总统进入临终关怀,卡特何以成最佳前总统?》

中国新闻网《百年卡特的三个“特别身份”|中新人物》

刘峥.卡特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D].四川师范大学,2021.DOI:10.27347/d.cnki.gssdu.2021.001215.

李准,叶满.美前总统卡特居家接受临终关怀[N].环球时报,2023-02-20(004).DOI:10.28378/n.cnki.nhqsb.2023.001323.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