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深读|塔克拉玛干的奇迹:绿锁流沙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30日电 题:塔克拉玛干的奇迹:绿锁流沙

  新华社记者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朝闻道》中写道,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干预下,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终变成草原。这个科幻故事,因为不久前在中国出现的一个场景而有了现实感——

  2024年11月28日上午,一条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屏障被填补了最后缺口,沿着沙漠边缘蜿蜒成链,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这一刻意味着,中国人以近半个世纪的执着,把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围了起来。

      揭秘绿色超级工程的时空细节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横亘于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以南。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是中国人治沙的最新成就。通过从时空维度梳理的数据、细节,可以为这一绿色超级工程“画像”:

  3046公里——这是绿带周长。从中国地图上,人们可以感受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广阔: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总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

  46年——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包括新疆在内的“三北”地区开启大规模荒漠化治理进程。

  7000万亩——这是植绿面积。40多年来,新疆依托“三北”工程在风沙危害区域植树7000多万亩。过去30年,新疆人工绿洲面积由6.5万平方公里增至10万平方公里,增长约54%。

  为什么要耗费如此之巨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锁住沙漠?

  新疆南疆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人们长期饱受风沙肆虐之苦。威胁并不只是眼前,东面相邻的库姆塔格沙漠有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会合的风险。一旦两大沙漠“牵手”,将更大挤压人们的生存空间。

  “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全面锁边‘合龙’,将有效阻止沙漠继续向外移动。”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卢琦说,“这不仅能防护沙漠周边的农田、牧场和人居环境,也有利于减轻京津冀沙尘暴发生频率和强度。”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提出“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被列为“三北”工程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

  当年底,依托“三北”工程,已有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建成,剩下约285公里的空白区大多位于风线、风口、风沙路径上,所处区域水资源匮乏,是南疆风沙危害最深、条件最恶劣的区域。

  集中攻坚、补齐“缺口”的时刻到了。

  2024年7月,《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总体方案》通过论证,与其配套的资金、用水、用地等“九条措施”出台,突出以系统集成措施打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人力物力财力得以集中,区域联防联治全面推行。

      “难中之难”与“艰中之艰”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防沙治沙是‘难中之难’‘艰中之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亚宁说。

  难在何处?

  气候极旱——

  这里年降水量仅约5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500毫米。极旱条件下自然植被稀少,防护林种植与后期管护成本超高。

  风力极强——

  塔克拉玛干区域绿洲防护缺口大多是我国著名风口,也是流沙入侵和沙丘活化的易发生区。据林草部门监测,沙漠年均3级风以上的天数为291天,年均沙尘日145.6天。

  沙粒极细——

  这里的沙以细腻著称。在强风推动下,细沙漫天飞扬,沙漠不断扩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移动沙丘众多,当地人说,沙丘一夜之间能移动几十米,最高的沙丘有200多米。

  古往今来,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而当地人与风沙的抗争从未停止——

  位于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策勒县,曾经因为风沙侵袭被迫3次搬迁。上世纪80年代初,借着“三北”工程的推进,策勒县再次向风沙“宣战”,种树植绿保卫家园。

  但是沙魔不会轻易退场。当地干部回忆,每次大风过后,当年新栽种的树木几乎会被流沙埋没,需要人工挖沙抢救。几乎每一片新植的林地都要花费3年、栽种3次以上。

  无论再难,人们也从未放弃。他们投身家园保卫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家园的连接地带护绿增绿。

  “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塔克拉玛干沙漠总体上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南疆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对防沙治沙的财力、物力及科技配套支撑不足。”陈亚宁说,此次合围成功,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的,殊为不易。

      锁沙的“N”种模式

  不计其数的草方格编织成一张金色沙网,成片的光伏板聚成蓝色海洋,梭梭、红柳扎根黄沙迎风挺立……

  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区域风、沙、尘的源区和路径、气象、水文条件各不相同,当地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原则,分类施策科学治沙。

  工程治沙:“中国魔方”草方格——

  冬日里,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南缘的和田地区民丰县,人们正忙着在沙地里铺设草方格。

  工程治沙主要适用于水资源匮乏的区域,通过增加地面粗糙度起到削减风力、阻挡沙粒作用,能有效降低风沙的搬运能力。草方格是工程治沙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出方格状的沙障。根据沙地性质和原材料来源等,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有不同的技术标准。

  生物治沙:优化生态“急先锋”——

  沙生植物是优化沙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急先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植绿护绿,水是最大的难题。

  沙区普遍依照“以水定绿”策略,科学搭配乔、灌、草。为了让植被更丰富,科研人员几十年来遴选出梭梭、红柳、骆驼刺等一批适应环境生长的本土植物。

  光伏治沙:借力新能源一举多得——

  近年来,西部地区广泛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等沙区,发展这类工程还有更多的生态效益。在产生清洁能源的同时,一排排光伏板可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流沙的挟沙能力,而清洗光伏组件的水可以灌溉植被,形成绿地。

  从种树种草到打草方格、再到铺架光伏电板,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完成的治沙使命,总是不乏新创造。今天,机械化、智能化治沙工具和新技术大量应用,治沙效果不断提高。

      沙里淘金

  1984年,战略科学家钱学森具有预见性地提出沙产业构想。40年后,一条治沙致富双赢、绿起来富起来结合的沙产业之路正在徐徐延伸。

  43岁的麦麦提·麦提赛伊迪曾经觉得,沙子是他这辈子最想远离的东西。1个月多前,他却主动申请从村里承包了700亩沙地,打算用红柳和大芸填满锁沙绿带周边的地块。

  他家所在的民丰县是受风沙侵袭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持续治沙,当地按照“谁投资、谁种植、谁受益”的原则,把国有未利用土地划转村集体管理,村里再把地承包给农户。

  政府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比如通电、供水、修路等,农户只需平整沙地、铺设滴灌带,就能种上红柳、梭梭、红枣、沙枣等沙生植物。

  “红柳能把沙子压住,大芸能卖钱,用水量都不大。”麦麦提·麦提赛伊迪说,“去年收获800公斤鲜大芸,纯收入差不多1万元。新包下700亩地,种完后四五年就能收获。”

  “治沙见效益,才能更长久。”和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骆爱科说,得益于自治区出台的资金保障、生态用水等政策激励,和田地区已有8277户群众承包41.2万亩沙地,14家农民合作社和33家企业参与防沙治沙。

  从硕果累累的阿克苏苹果林,到遍地花开的于田县玫瑰花基地,再到新疆杨、红柳、西梅交错而立的麦盖提县生态林,沙区特色经济植物种植红火,带动了加工、贮藏、运输等产业发展。

  甚至,农业产业链已从种植业延伸到养殖业——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新闻不断引发关注:沙漠养出珍珠贝、10万尾“海鲜”“定居”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还成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重镇。环塔克拉玛干地区是重点建设区域,正陆续引进大企业和大集团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光伏治沙项目。

      人沙和谐新起点

  关于人与沙关系的几个思考——

  除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还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这些沙漠是否都有必要“锁边”?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基本上较为固定、不会外扩对周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沙漠,不需要锁边。”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高鑫认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张宇清提醒,即使针对流动沙漠,也不能机械照搬塔克拉玛干沙漠用生态屏障锁边的方式。不同沙漠有各自的气候条件、地理特性,坚持因地制宜至关重要。

  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终极目的,是不是要“让沙漠变绿洲”?

  卢琦说,将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目的在于防治沙害、变害为利,而不是要人为消灭沙漠——那是不可能的。

  他解释说,荒漠化防治不是要“人定胜天”改造塔克拉玛干、撒哈拉这样地质演化时期形成的原生沙漠,而恰恰是要按不同类型荒漠的形成、发育规律,保护其生态系统原生性、完整性,宜沙则沙,减少人类干扰,保护无可替代的荒漠生物多样性。

  对荒漠化、沙化土地,则要因害设防、积极治理、适度利用,改善生态环境,遏制气候变化及工农业扩张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围起来只是为了不让其继续移动或减缓其移动速度,避免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大的危害。

  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被围了起来,治沙是不是就一劳永逸了?

  “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屏障锁边‘合龙’并非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张宇清说,新栽种下的梭梭等植物初期要浇水管护,多年来种下的部分植物也需要科学抚育才能发挥生态功能。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85公里空白区实现锁边“合龙”,只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阶段性成果。新疆南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未来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巩固好“绿进沙退”的好局面。

  从大禹治水破解水患到南水北调配置中国水资源,再到“三北”防护林拦阻风沙,中国人总是以坚韧而富有想象力的大手笔,实现定国安邦、安居乐业、延续文明。未来,人与沙的故事将继续精彩讲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