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 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视频天象 | 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 | 周六 · 茶余星话 | 周日 · 太空探索
翻译:尹天任
校对:王茸 蔡贺菁
审阅:牧夫校对组
美编:周英杰
后台:胡永葳
织女星周围小行星带想象图
图源:NASA/JPL-Caltech
虽然在流行文化,尤其是影视和艺术作品中,小行星带常被描绘为高度密集的区域,如上面这幅织女星周围小行星带的想象图所示。然而,这种描绘与天文学的实际观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主小行星带中的天体分布相对稀疏,小行星之间的平均距离远大于它们自身的尺寸。因此,尽管该区域在视觉想象上可能给人以一定的密集感,但实际上,与其中一颗小行星实现“会合”仍然需要精心策划和高度精确的轨道控制。
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系列中,有一个经典场景:汉·索罗(Han Solo)与他的同伴莱娅·欧根娜(Leia Organa)、楚巴卡(Chewbacca)以及C-3PO在千年隼号(Millennium Falcon)飞船的驾驶舱内,被帝国的TIE战斗机追击。由于超光速引擎受损,飞船无法进行超光速跳跃,索罗决定采取一种高风险的逃避策略,将飞船驶入一个密集的小行星区域。C-3PO提供了一个概率评估,指出成功穿越小行星群的可能性极低,大约为1/3720。尽管面临极高的风险,索罗凭借其卓越的飞行技巧和对飞船的精准操控,成功地在小行星群中穿梭,巧妙地避开了密集的障碍物,最终摆脱了帝国的追击,并确保了全体船员的安全,并按照合同规定活到了电影的结尾。这一场景为观众带来了十足的紧张感,非常具有观赏性,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电影片段。
千年隼号穿梭于小行星区域
图源:《星球大战》影视截图
现在,且让我们抛开电影,剥离流行文化带来的影响,认真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太阳系中的航天器如何才能安然无恙地穿过主小行星带?
用一个简单的答案来说,这很容易。针对太阳系内主小行星带的航天器穿越问题,我们应当认识到流行文化中的描述与实际天文观测之间的差异。如上文提到的电影《星球大战》中所描绘的小行星带场景,与实际天文观测结果不符,属于艺术夸张和虚构。尽管主小行星带包含众多小天体,但相对于其广阔的空间范围,这些小天体的分布密度极低,远未达到拥挤的程度。因此,对于航天器而言,穿越这一区域并非如虚构作品中所展现的那般充满挑战。
该观点初看似乎悖于常理,毕竟主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数量多达数百万颗。此外,据天文学家估计,那里大约有 110 万到 190 万颗直径大于半英里(1 公里)的小行星。那可是一大堆翻滚着的大石头!然而,如果把所有这些小行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整体星球,其结果将是一个直径只有930英里(1500千米)的矮行星,而且这相当于一个质量仅占月球3%的矮行星——对比冥王星的直径1477英里(约2377千米)。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天体分散在广阔的空间中,主小行星带所覆盖的区域大约为 4.7×10^25 立方英里(约2 x 10^26立方公里),小行星之间的平均间隔约为600,000英里(约965,600千米)。这一平均距离并未考虑小行星族的存在,后者可能呈现出更高的聚集密度。因此,即便是天性忧虑的C-3PO也应当能够冷静地向任何太空旅行者传达,“与主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发生碰撞的概率极低,大约为十亿分之一”。
为了提供一个直观的尺度对比,我们设想将太阳缩小至棒球的大小。基于这一比例缩放,主小行星带可以被构想为一个圆盘形状的区域。该圆盘的内边缘距离这个棒球大小的太阳约为76英尺(即23米),而外边缘则延伸至113英尺(即34米)之处。在此设定下,如果我们将所有小行星的总直径累加,其大小仅相当于一根标准回形针金属丝直径的一半。进一步地,若将这一微小如丝的累积直径再细分成数百万个更细小的碎片段,这些碎片段散布在宽度约为37英尺(即11米)的圆盘区域内,即主小行星带的内外边缘之间,那么结果将展示出一个极为空旷的空间环境,其中小行星的分布极为稀疏。简而言之,小行星带中的天体并非如常见描绘那样密集,而是散布在广阔的空间中,真正的航天任务规划必须考虑到这些天体间巨大的间隔。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航天器,包括但不限于旅行者号、先驱者号、伽利略号、卡西尼-惠更斯号以及新视野号等,都已成功且未受任何阻碍地穿越了这一区域。这一事实不仅验证了该区域的实际空旷程度,也预示着未来航天器在执行深空探测任务时,同样能够安全地穿越主小行星带,而不会与小行星发生意外接触——当然,除非其特定任务目标是研究其中的某一颗小行星,比如NASA的NEAR Shoemaker(尼尔·舒梅克)航天器。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