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刘煦华 周瑾容
12月20日上午10时许,和煦冬阳照进湖南省人民医院岳麓山院区ICU病房里。
70岁患者廖女士的床旁仪器显示,她的生命体征已趋于正常。该院急诊三部主任、主任医师张兴文和同事曹焕新等人,刚为她撤下ECMO。
一切,归于平静。但此前,廖女士突发心脏骤停,濒临死亡。得益于ECMO“不眠不休”的4天支持,医护团队跑赢死神,抢回了她的生命。
这是该院第207例ECMO救治病例。自2018年7月在省内急诊率先开展ECMO救治以来,该院成人心脏骤停患者ECMO的生存率为31.3%,高于全国26.2%的平均水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ECMO,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通过膜肺和血泵分别起到“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别看它长得平平无奇,却有“终极救命神器”之称,是目前抢救急危重症最复杂、最顶尖的一项生命支持技术,代表着一个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危急重症急救水平。
“简单地说,在患者出现暴发性心肌炎、心梗、肺梗等急危重症并发心搏骤停的紧急关头,它是我们最后的‘撒手锏’。”张兴文说。
“ECMO的最大特性便是模拟心脏和肺,并替代它们工作。”张兴文告诉记者,除了能让患者心肺得以充分休息,更能为医生争取到找到病因、解除病因的宝贵时间。
与医护团队一样,“随时待命、闻讯而动、分秒必争”是ECMO的工作日常。
“设备围着病人转,是我们的理念。”在急诊科医生刘绍祖的记忆里,自从加入ECMO团队,“说走就走的抢救”已是常态。
以“大心脏”,敢闯危重症急救“深水区”,ECMO是重症团队的好搭档。
高龄或超低龄,一直被认为是ECMO等先进治疗技术的禁区。但在该院急诊科,曾完成过对1岁“白肺宝宝”的救治,而最年长的患者已达83岁。
ECMO很牛,而一支敢打硬仗的团队更牛。
湖南省人民医院岳麓山院区ECMO团队主要成员大约为7人,他们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急诊医生和护士,“80后”“90后”已成主力。
张兴文记得,2018年医院买回来一台ECMO,在省内急诊开了先河。当时,急诊科ECMO团队通过自学、进修和动物实验等方式吃透它,并一次次苦练穿刺、装机、撤机。
ECMO不是“一装了之”。团队完成装机后,如何确保ECMO匀速运转、契合患者的生命指征,离不开医护人员的辛勤守护。
即便是成功撤机,也需要医护团队精心护理。导管并不是一撤了之,更大的挑战是如何避免发生血管相关的并发症。
ECMO虽贵为“终极救命神器”,但它绝非“一个人在作战”。
“ECMO的开展需要医院的监护单元具备成熟的呼吸支持、血液净化、重症超声、镇痛镇静、专科保障、重症康复等综合治疗技术的辅助。”该院急诊ECMO小组组长徐静说。
她的记忆里,每逢ECMO上阵,心内科、介入手术部、放射科等多学科都会予以专业、规范、高效的生命支持技术。
“不仅如此,我们还配备了‘移动ICU’救护车,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室、急诊重症监护室一体化。”张兴文说。
同ECMO“并肩作战”的,有常规急救设备,还有车载手术无影灯、心肺复苏仪、车载呼吸机、除颤监护仪、转运监护仪等众多急救仪器和设备。
“即使只有1%的希望,都要付出100%的努力!”该院急诊医学科学科主任韩小彤说,全年24小时待命,就是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为患者的安全多上一道“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