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推动与中国发展关系,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当时比较正确地观察到了世界大势。
文 | 海上客
一早看到新华社快讯:
“美国卡特中心29日发表声明说,前总统吉米·卡特当天在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卡特 图:新华社/美联
紧接着,新华社的评价,分为两句话。
第一句讲卡特对于中美关系的主要贡献:卡特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在其任内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二句讲他对全球局势的主要贡献:他在任期间,还促成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戴维营协议》。
1
在海叔看来,卡特的意义,留下的有关美中关系的主要遗产,该是其后的,特别是当下与未来的美国总统该好好学习总结借鉴的!
卡特出任美国总统的时候,中美是个什么局面?是尼克松访华后,已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中国作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与另一个常任理事国美国尚无正式外交关系。
彼时,中国与联合国五常中的另外三家——苏联、英国、法国都有外交关系。中国早不是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孤立在世界体系之外的模样。
但美国国内的政局混乱,导致了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继任者福特没敢跨越中美建交这一步。
当然,中国国内当时也有不便之处。
直到卡特出任美国总统。身在民主党阵营的他,并未以党派利益为先而否定共和党人尼克松迈出的发展美中关系之路,而是在纵观世界大势之后,主动做出推动美中建交。
1979年1月29日,美国总统卡特及夫人在华盛顿白宫举行仪式欢迎邓小平夫妇 图:新华社资料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卡特由此在美国被誉为“美中关系领路人”。
央视《国家记忆》等,曾如此描述邓小平访美时的一个细节:
“美国东部时间1979年1月29日,卡特和夫人在二十英尺长的红地毯尽头敬候。邓小平乘坐的黑色贵宾车徐徐驶来,当邓小平刚从车上下来,卡特立即跨步走上前,二人紧紧握手,笑容满面。”
有一位早年随家人从台湾地区移居美国,当时刚在一家知名企业工作的朋友,看到电视镜头中邓小平戴着美国人赠送的牛仔帽的样子,突然悟道:
新中国的领导人原来也是风度翩翩的啊!
他马上给公司高层写信,表示要到中国发展业务。
尽管真正落地中国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了,可如今眼见自己开拓的事业仍在中国蓬勃发展,也已人到暮年的他曾跟我说,如果没有邓小平,没有卡特,亦即没有中美双方在上世纪70年代那两年积极地相向而行,则中美两大国甚至世界就未必如此迅速得到发展红利。
这位商界精英的一家之言,其实也道出了不少美国人对卡特总统的感念!
2
尽管直接推动了中美建交,但卡特在任上没有访华经历。
而他之后的历任美国总统,除了现任的拜登以外,全都有在任上访华的经历。
其实,在两国建交之初,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一说之事。卡特在任上未能访华,丝毫不影响他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所做出的贡献。
还要看到,在卡特任上接待邓小平访美。当时邓小平的职务是国务院副总理。但卡特直接以相当于国事访问的规格接待邓小平。
此后多年,卡特在公开场合总说邓小平是自己的好朋友。
在卡特辞世后,一些媒体迅速发表怀念文章。
其中提到卡特“注定是中国的朋友”。
他在每一本自传中都会写下这样一句话,“与中国的关系是我人生中最为精彩的一笔”。
卡特儿时的卧室
有人回忆,卡特年少时,他的舅舅曾是美国海军的无线电发报员,他有到访中国港口的机会就会寄书信和纪念品给自己的外甥。
也有人回忆,他儿时的卧房中还摆着舅舅寄来的,一艘中国古帆船模型的复制品。儿时的卡特还会每周捐一枚五美分镍币,帮助当时的中国建立儿童医院和学校。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还提及,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卡特正度过自己的25岁生日!
没错,卡特生于1924年10月1日,今年10月1日卡特正度过百岁生日!
当然,与新中国同一天生日,这仅仅是一个巧合。
总感到,卡特推动与中国发展关系,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当时比较正确地观察到了世界大势。否则,1949年作为美国海军的年轻军官来到过上海的他,也不可能在那个年代就做出些什么。
哪怕如此,也要对卡特在推动美中关系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正视、点赞!
卸任总统后,卡特曾多次表示,自己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中国建交。他还说,在他任上,罗纳德·里根曾多次攻击他,说他抛弃了台湾当局。但问题在于里根接任美国总统后,并没有把其自称的被卡特抛弃的又给捡回来,反倒是实现了尽快访华。
卸任后的卡特曾多次访华,继续推动美中友好。
卡特于2009年前来中国,出席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
3
卡特对于世界也是有不少积极意义的。比如促成《戴维营协议》。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份协议,埃及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如果还在阿拉伯世界带头与以色列开战,而以色列又不善罢甘休,会是个什么局面。
要知道历次中东战争时,伊朗还没有卷入。
如果没有《戴维营协议》,无论中东谁胜谁败,是否整个地区成为一个大号的加沙?有更多无辜者惨遭屠戮?
从《戴维营协议》看当下,看未来,如何让更多地方开出和平之花?美国当下和未来的领导人足以深思!
卡特曾说,未来美中两国仍将在文化、政府和历史背景上有所不同,并且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但青年学生的差异并不大,因此不要忘记提醒青年人,美中分歧总是要远远小于双方得到的益处。
其实,整个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妨多听中国人一句,求同存异,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