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24年,商务印书馆官方微信陪伴大家每一天,为读者朋友们分享了许多好书。
2024年,哪些好书备受读者朋友们关注?今天为大家分享这12本好书,欢迎您收藏备读!
1.《康熙的红票》:一部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全球史新锐之作,许倬云、杜家骥、夏伯嘉、罗新、李雪涛联袂荐读,以全球史视野,透过西方之眼,讲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康熙皇帝。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作者孙立天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历史论调提出了质疑,呈现《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这样一本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佳作。
2.《韩家往事》:以天津“八大家”之首的“天成号”韩家为中心,旁及李连普、梅贻琦、傅铜、邝寿堃、卫立煌家族,折射丰富的时代底色,汇聚成一片浩浩汤汤的家国情怀。韩家姐妹是20世纪中国女性中最早接受现代教育的一代先驱,她们的际遇与选择让我们得以窥见传统家族在这一变局中的沉浮与命运。在《韩家往事》中,徐泓老师借由信件、日记、老照片和访谈等线索,用先辈悲欣交集的人生经历与彷徨求索的精神世界来对接大历史叙述,力图以个体来展现时代的宏阔与复杂,为每一个生命寻找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从而勾画出多层次、立体的历史图景。3.《金字塔的国度》:北京大学拱玉书教授、牛津大学约翰·贝恩斯教授倾力推荐,展现了古埃及叹为观止的物质文明和神秘宏大的精神世界。北京大学颜海英教授在埃及学领域深耕三十年,走遍埃及,遍访古迹,以多年积累从各个角度解读了古埃及文明的内涵。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埃及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也是智慧的象征、灵感的源泉。本书以近现代的考古材料为基础,以地理环境与宇宙观、金字塔时代、古典文化时代、帝国时代为脉络,展现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动因,涵盖古埃及的神庙文化、墓葬文化、木乃伊肖像画及造型艺术,为读者呈现一幅古埃及的全景图。4.《周制与秦制》:“这是我这一辈子最在意的一本书,也是最后一本书。” 冯天瑜先生关于制度文化史的深思与总结,深入探究中国古代制度文化的生成与演变。唐人柳宗元名篇《封建论》肯定郡县制取代封建制的历史作用,并对周秦二制作出历史性评判——周制“失在于制不在于政” ,即周的仁政、王道固然好,但制度(封建制)不利于国家统一,导致诸侯争战不休,故制度应予更革;秦制“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即秦政暴虐,激化社会矛盾,二世而亡,其政决不可取,然其制度(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故延绵千载。“周制与秦制”,并不是狭义上“周代的制度”“秦代的制度”,而是指自周代至晚清,历时三千年的周制文化、历时两千年的秦制文化,虽有多种变态、解构,但一直没有缺位于波澜起伏的中国制度历程。在中国制度文化进程中,“周制—秦制”是中国制度文化的一对基本范畴,切近历史枢要。5.《鲁迅与国学》:“鲁迅的智慧多半来自中国古文明的熏陶”,鲁迅与国学之关系,得到了全景式展现与全方位观照。鲁迅先生深味经史旧迹,驻足士大夫文墨,浸于野史乡邦文献,辑校古籍,搜求墓志,留意音韵训诂,一生往来于翻译、创作和整理国学之间,以世界眼光重审旧岁遗产。《鲁迅与国学》这本书,是对鲁迅文明观的认识,从新文学的角度看其与传统之关系。研究鲁迅,这样的工作不能不做。从一定意义上说,写这本书既出于好奇之心,也意在补课,试着从另一个角度谈论先生的风骨。年轻时代错过古代文化的学习机会,这是我们这代人的缺失。一旦了解了前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来源才知道,仅仅就新文学的背景讨论新文学家,大约是有问题的。6.《聆听》《回望》:西南联大研究学者、作家张曼菱女士推出的重磅新作。历时廿年采访了西南联大相关人物二百多位,形成了蔚为大观、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视频和文字资料。那一段人类群星闪耀时……《聆听》首次推出张曼菱自1998年以来对西南联大学人的珍贵访谈实录,这些资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将其整理出版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任继愈先生曾说:“张曼菱以她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使这一工程完成,令人感动。她是靠着西南联大的精神制作这部作品的。”在此基础上,《回望》进一步对西南联大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梅贻琦、闻一多、刘文典、费孝通等进行全方位解读,对一些至今争讼纷纭的话题进行多角度阐述,从一所战时大学的“形”与“神”入手努力还原联大的历史现场和精神实质。7.《寻芸记》《寻蟫记》:“摇滚博导”陈涌海首次跨界博物写作,独家科研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巧妙结合。“在图书馆的幽暗中度过一生”的书虫究竟是何物?由无意义的蠹鱼研究,一窥古典经籍之门。古今读书人既厌憎又用以自况、自嘲,“大小和光亮像一滴眼泪”的书虫/银鱼/蠹鱼/衣鱼/壁鱼/蟫——究竟是什么虫?在一路追踪、了解书虫的过程中,古书典籍中记载着用以防虫辟蠹的“芸草”又是何方仙草?为着这样不经意的好奇心,却着意数年的追踪、考证、踏查乃至设计了各种实验,写下数本笔记,编览各路文献,却只是陈涌海“主业之外”的放松头脑的游戏。而他的主业,对普罗大众而言非常“不明觉厉”的半导体材料研究——在此之前,他已经以一曲磅礴、苍凉的《将进酒》弹唱,被称为“摇滚博导”。8.《古音汇纂》:第九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部“综音声之流变”的大型工具书。由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前后历时达22年。全书共引书140余种,收录字目13000多个(含异体字)。《古音汇纂》把前代语音资料总汇到一起,为学人提供一份极为有用的材料,方便后人,嘉惠士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古音汇纂》出版后必对中国语言学以至其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乃至中国文化之前进起推进作用。此书出版之日必洛阳纸贵,斯可断言也。《古音汇纂》收录注项30余万条,注条40余万条,规模达1300多万字。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涵盖上古、中古和近代时期的音释材料,并提供其音读语境及相关字义训释,形成系统而完备的历代汉字音读资料汇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学术价值。9.《正当法律程序的早期发展》:“正当”程序能消解“不正义”遭遇吗?追溯正当法律程序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发展。不过,他又立刻指出,并不能从一个人的行为判定此人为无神论者,而只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言辞。但是,如果无神论构成一种法律上的犯罪,作为裁定罪行的言辞和行为,就必须由法律事先明确规定,如果是行为,其构成要件为何,如果是言辞,其内容是什么。而且,如果一个人因为无知而说了违背法律字面规定的话,并没有对任何人造成伤害,那么无知就构成免责的理由。对于“正当法律程序”的历史发展,流行的叙述基本上从1215年的《大宪章》跳跃到1787年《美国宪法》,令其在中世纪尤其是近代早期的发展晦暗不明。在现代世界,正当法律程序已经成为一项普遍的司法原则。本书尝试呈现一幅有关其早期发展的复杂图景,指出它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欧洲社会及思想的重大变动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在宗教方面的根源。10.《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中国的山岳俱为神明。”著名汉学家亲赴泰山实地考察,拆解泰山信仰的层累历史,诠析神明崇拜的嬗变过程,探求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山岳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泰山更是在众山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职能。本书的作者著名汉学家沙畹深入剖析了泰山在漫长的历史中受到尊奉的原因、泰山信仰内涵逐步变化与丰富的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上古时期的宇宙观和宗教祭祀背后的文化意蕴。沙畹曾亲赴泰山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碑铭与地方文献资料。他在书中首次运用正史、碑刻、民间传说、民俗资料等多种史料,将中国传统名山纳入文化史、政治史和宗教史视角进行考察,创立了中国神圣空间研究的基本范式。11.《诗的九重门:如何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诗歌是通向我们内在生活的入口;写作者与译者的诗歌创作指南、大众读者的诗歌欣赏手册。不是纯粹理论的演绎,更多是对具体诗人、诗作的细读。在此,古今不隔,中外无间,李白、王维、小野小町、松尾芭蕉、狄金森、米沃什、无名的游吟诗人、佚名的歌者,在他们的诗歌书写中,在他们欢愉悲苦的时刻,在灵魂洞开的刹那,是如一的,迸发一样的光辉。一本诗人谈诗、处处华彩的佳作。从诗的创作源泉——心灵开始,讲心流,讲心灵的专注,由此探讨一种如何充分表达自我,同时又开放包容、让自我融入万物、融入世界乃至入“一”的诗艺。随后,阐释了独创性、翻译、语言策略、口头记忆、写作与生命阈限等八个不同侧面,共同构成通往诗歌殿堂的九重门,进而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12.《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九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讨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著述。和当时希腊世界的大多数城邦一样,雅典当时并无现代意义上的政府,几乎所有政治活动都是公开的,重要的政策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辩论,所有决定的做出,都依靠演说家的说服力量和公民的表决。如果主要政治家们意见一致,则问题不难解决。然而,政治家们之间意见完全一致的概率并不高,一旦出现不一致,则意味着出现不同意见之间的交锋和竞争,甚至可能引发冲突。亚里士多德在叙述过雅典政制变革的历史后,列举了11次重要的政治变革,并且还有意列出了相互对立的政治家的名字,虽然他把对立双方一律目为民主派或贵族派的做法不免机械,但的确体现了不同政治家之间立场的差异。本书不仅有对雅典民主政治更深入的讨论,更有对斯巴达等其他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或民主因素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古代希腊世界的民主政治,加深对古代希腊历史多样性的理解,是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兴起、发展、一般特征和历史影响的综合性研究。